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本次并购之前五年内的并购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二者在整体上存在反向关系,但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且在国内首次运用配方法对二者倒"U"型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验证;本文还发现高管的薪酬与并购绩效并未直接挂钩,在并购后公司绩效并没提高的情况下高管薪酬却明显地增加了。  相似文献   

2.
国家开始推进融资支持、金融贷款等鼓励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的政策。文章研究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在2011—2015年国内并购重组数据,采用融资约束指标对主并公司进行分组,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结果发现,弱融资约束类和强融资约束类的主并方对企业并购绩效都是成负相关,相较于弱融资约束类,强融资约束类的企业外部融资对并购后的财务绩效作用更为明显。文章的研究从新一层面分析了融资约束对并购绩效作用方向,分析结论细化,对于分析企业并购中的融资约束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韩立岩  陈庆勇 《经济学》2007,6(4):1185-1200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本次并购之前五年内的并购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二者在整体上存在反向关系,但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且在国内首次运用配方法对二者倒“U”型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验证;本文还发现高管的薪酬与并购绩效并未直接挂钩,在并购后公司绩效并没提高的情况下高管薪酬却明显地增加了。  相似文献   

4.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永东  朱广印 《金融评论》2010,2(2):73-82,38
基于企业理论和财务理论,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2006~2008年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动力和原因,企业并购政策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过度自信企业实施的并购行为比非过度自信企业高20%左右;而内部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并购决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过度自信管理者相信自己是忠于股东的,但是却可能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决策;标准的激励合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独立董事可能需要在项目评估和选择管理层方面发挥更为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4—2019年我国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发起并购的可能性和并购规模。机制检验表明,缓解融资约束和经理人代理问题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的潜在机制。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外部信息环境和产权性质会影响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效果,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作用在分析师关注程度较低、投资者信息需求较强的企业中以及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企业并购行为之间因果关系的经验证据,对于现实中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5—2007年沪、深两市931件并购事件,并借鉴情报学中内容分析法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编码,以研究企业高管团队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嵌入在金融网络的社会资本对并购后的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高管团队嵌入在校友网络的社会资本反而不利于企业并购后的绩效。高管团队政府工作网络的社会资本对并购后的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高管团队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网络的社会资本并不利于企业并购后的绩效。本文同时引入了区域因素作为调节变量,实证表明,区域因素对企业高管团队嵌入在校友网络的社会资本与并购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区域因素对企业高管团队嵌入在金融网络的社会资本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有文献对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相对较少,系统地研究不同的并购动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更有利于探究企业并购中的财富增值问题。以不同的并购动因会对并购绩效产生不同的实质影响为前提,在对企业并购动机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分别从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角度、管理者行为角度、政府的政治干预角度分析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喜华  张馨月 《技术经济》2023,42(4):160-171
高管团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其稳定性对于企业防范重大风险、保持平稳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企业并购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大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高管团队稳定性的提高能够降低风险承担水平、减少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而降低企业发起并购的可能性;进一步地,稳定的高管团队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并购整合能力和并购绩效,呈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本文对于上市公司重视高管团队稳定性,减少企业的盲目并购和损毁性并购行为,提高并购效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并购前后以及三种并购类型的企业成长性,通过扩展检验Gibrat法则模型,利用分位数回归,研究了企业规模、年龄和并购特征对并购后企业成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并购后企业成长性显著增强,横向并购企业的成长稳定性明显强于纵向和混合并购企业;Gibrat法则在并购后企业成长中不完全成立,并购后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年龄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外部融资显著推动了并购后企业高成长;并购特征不是影响并购后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并购作为上市公司对外扩张的一种主要方式,一直都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09-2018年我国A股财务宽裕上市公司,试图探索财务宽裕程度对并购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务宽裕与并购行为呈显著负向关系.其中,财务宽裕程度越高,公司并购金额越少、并购频率越低,但是财务宽裕与并购类型的选择没有显著相关性.进一步发现,高管持股会加强财务宽裕对并购行为的抑制作用;并且,相比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公司,产品市场集中度高的财务宽裕公司对并购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同时考虑高管持股和产品市场竞争的机制后发现,在产品市场集中度高的行业中,高管持股对财务宽裕公司的并购行为具有更明显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潘敏 《技术经济》2020,39(2):30-36
并购是当前国内外企业常用的发展战略之一,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非理性行为视角出发,采集2010—2018年间A股市场中重大资产并购重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市企业并购决策存在同伴效应;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兴行业的企业同行并购频率对企业并购概率产生的影响小于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民营企业之间的并购同伴效应强于国有企业,但同伴效应在不同权属企业之间不具有传递性;高管联结程度高的企业并购同伴效应大于低联结程度企业。因此,建议加强对民营企业、传统行业、高管高联结企业并购非理性行为的监管,避免由于企业盲目跟风给企业绩效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扎根于中国转型经济背景,提出了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下企业海外并购的两大动因,即成长冲动和风险对冲.同时认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内生有机成长方式、外在本土并购扩张方式受到了阻碍;企业面临着因融资成本、非经营性成本增加带来的风险;此时,海外并购便成为企业的最佳策略.本文以2008-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述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在成长冲动和风险对冲的驱动下,企业倾向于使用海外并购来替代本土并购,且这种替代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成长冲动强烈、融资成本和非经营性成本较高、风险承担能力弱的企业更倾向于采取海外并购策略,以规避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公司内部决策和治理机制的核心,董事会在并购中起着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相较于一般董事会特征研究,基于并购的研究视角可以更好的检验董事会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主要从董事会的结构、规模、领导结构等方面出发,研究综述了并购中的董事会特征与股东财富之间的相互关系.结论认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并购中的董事会特征研究不仅会为并购股东价值创造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也会为实践并购操作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不完美市场和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企业并购能否通过协同效应带来有效的市值管理?本文选取了在2007—2010年期间发生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检验了并购的价值创造和市值管理有效性之间的联系,并做了分组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对企业未来三年经营绩效有正协同效应的并购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更高的市值管理效用。分组检验结果进一步显示,投资者更为关注异地并购、同行业并购、民企并购以及股权分散型企业并购。这些并购类型的市值管理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经济研究》2016,(3):123-136
企业微观层面的大量研究表明,生产率决定了并购,那么一国整体的生产率水平是否对一国总体的并购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企业国内并购与跨境并购在微观决策方面的特征,构建国内并购和跨境并购完成数量的宏观决定模型,以此揭示宏观因素对企业决定进行国内并购或跨境并购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近十年的并购数据从宏观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提高对国内并购和跨境并购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内并购同时受到国内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及市场规模的影响,跨境并购同时受到东道国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以及中国与东道国文化差异的影响;国内股市增长对跨境并购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具有较大波动性的国内并购,其促进作用并不稳健。本文的研究拓展了文献对生产率和总体并购关系的认识,有助于理解企业并购的决定因素和并购资本国际流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江乾坤  杨琛如 《技术经济》2015,34(5):104-111
以主并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和企业国际化理论等,构建分析框架并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溢价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溢价决策的基本因素,海外并购高溢价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我国企业"走出去"交纳的"学费";企业高管的自利与过度自信心理特征会放大并加剧中国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溢价程度;高国际化程度能有效抑制中国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溢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导致跨国并购潮落的若干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五轮国际并购高潮已逐渐跌落,“9·11”事件以后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从企业并购的动机,企业并购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并购对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战略联盟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公司并购是资本市场的永恒焦点.本文以2007-2010年沪深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国有上市公司并购中的高管代理问题.实证结果发现并购频率与并购规模对高管薪酬的不同部分其影响具有差异化:并购频率对高管显性薪酬总额有显著正影响,分别与货币薪酬正相关、与持股薪酬负相关;并购频率对高管隐性薪酬没有显著影响.说明虽然资本市场对公司频繁并购给予负面回应,高管持股薪酬下降,但高管货币薪酬的上升会抵消这部分下降的幅度,高管依然可通过实施更多的并购来提升显性薪酬总额;并购规模对高管显性薪酬、显性薪酬的两个组成部分(货币薪酬和持股薪酬)、隐性薪酬皆有正影响.国有上市公司高管通过操控并购频率与并购规模进行权利寻租.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51,自引:8,他引:243  
本文从并购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我国学者常用的以股价变动来衡量企业并购绩效的方法并不适合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采用一种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来衡量并购前后的业绩变动 ,并以此分析和检验了1 994-1 998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从整体上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 ;不同并购类型在并购后不同时期内业绩不相一致 ;另外 ,并购前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绩效在短期内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2008—2010年我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管理层并购行为更加理性化为切入点,探讨了企业内源融资能力与并购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质量在内源融资能力和并购绩效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随着管理层理性程度的增加,内源融资能力越强,并购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并购绩效越好;同时,在公司治理质量高的公司样本中,内源融资能力对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会加强,说明内源融资能力是驱动并购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管理层持股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公司治理质量对并购绩效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