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鸣  郭思永 《财经研究》2007,33(12):103-113
并购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一项资源配置战略,而实施这项战略计划的决策权一般掌控在公司高管手中,因此,研究并购中高管人员的行为动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2~2004年发生并购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并购中企业高管人员的自身利益变化。经验证据表明,企业高管人员有很强的动机通过企业并购这种方式增加自己的薪酬和控制权收益,研究后还发现,当企业高管人员处于临近退休时,这种动机会更加强烈。同时发现,由于制度刚性的存在,企业高管人员会借助并购,并通过并购后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大、雇佣员工人数的增加等因素增加自己的薪酬,而且薪酬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这项研究结果对公司治理中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契约设计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股权激励能否真实有效地缓解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本文以2010—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我国股权激励计划为诱因,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及计划实施完成后的业绩表现,发现公司业绩在激励计划实施期间表现优异,但是之后,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本文并没有找到公司使用四种传统盈余管理方法——对应计利润、销售额、生产成本与酌情费用操纵的证据。深入研究后发现,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公司高管会通过频繁的并购活动来操纵公司当期利润,然而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完成后,高管不再专注于并购活动对公司当期利润的影响。本文为监管部门有效监管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冰  吕巍  周颖 《财经研究》2011,(10):124-134
文章以2004-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的1 480起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事件历史分析方法研究了公司治理和经验学习对企业连续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并购管理程序熟练程度和以往并购绩效反馈都会增加连续并购决策的发生概率;(2)国有股权、管理层持股比率的增加、CEO和董事长两职合一会促进企业连续并购的发生,而具有较高独立性的董事会则可能会降低企业并购的发生概率;(3)国有股权、管理层持股比率、董事会领导结构和董事会独立性会强化经验学习对并购决策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4.
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对构建创新型国家具有战略意义,而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主体,权力高的管理者对企业创新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尚不明晰.以2010-2017年6453家深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探讨管理者权力、高管激励和企业创新三者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管理者权力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起部分中介作用,根据Sobel检验证实中介效应显著并采用IV-GMM估计来消除管理者权力的内生性来源.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权力高的管理者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高管薪酬在管理者权力与企业创新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而高管股权激励不存在中介作用.研究为支持创新的公司治理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6.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采用专利申请数量和知识宽度分别衡量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文章发现2000~2017年间,研发人员分布重心逐渐向企业倾斜,显著推动了总体创新数量的增加。不过另一方面,研发人员分布向企业倾斜,并没有对创新质量产生显著积极效应。进一步考察机理后,文章发现政策获取动机诱导低水平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不足是影响创新质量提升的两个重要制约因素。基于此,文章认为,政府决策者一方面应进一步明确企业部门在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鼓励企业创新的社会氛围,完善和优化创新激励政策,推动企业积极投入创新;另一方面要更加明确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学术部门在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保障学术部门在前沿技术、关键技术,重大科技项目等领域的科研人力投入,并加强与企业部门的交流,促进学术部门研究成果向企业转移,从而带动创新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受“产业生命周期假说”的启发,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并购类型的绩效,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企业并购现象的“企业生命周期假说”,并以2003年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横向并购绩效最优;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绩效总体优于横向并购;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混合并购的绩效最优,进一步证实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企业总样本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高管股权激励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制形式是影响高管激励调节作用的重要情景要素,高管薪酬激励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与绩效关系分别起着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而高管股权激励仅对非国有企业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发现,反映公司治理和财务运营质量方面的控制变量对不同所有制企业高管激励发挥调节作用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制定合理的高管激励机制,提高创新绩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2008—2019年中国公司并购数据,本文发现在短期和长期中,并购中均存在正向匹配效应,即并购溢价与标的公司盈利质量越匹配、收购方并购绩效越高;并且,本文证实了短期匹配效应的信号传递机制、长期匹配效应的投资效率和协同效应机制。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连续并购中也存在短期和长期匹配效应,但在受产业政策支持的并购中不存在长期匹配效应。本文拓展了并购溢价合理性的理论框架,为正确认识匹配对并购绩效和资源再配置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7—2020年中国工业企业上市公司跨境并购数据,实证分析跨境并购与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关系,并整合制度观点,分析产权异质性和东道国(地区)异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跨境并购规模和跨境并购股权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跨境并购整合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不稳健;第二,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发现,跨境并购规模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正向影响仅在国有企业样本中显著;第三,基于东道国(地区)异质性分组检验发现,当东道国(地区)为发达国家(地区)时,跨境并购规模和跨境并购股权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当东道国(地区)为发展中国家(地区)时,跨境并购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丰富了现有理论成果,对中国工业企业跨境并购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尚媒 《大陆桥视野》2006,(12):62-63
熟练地掌握整合进程是成功收购的前提条件,大多数收购交易的价值都体现在将中国的成本优势与西方公司的品牌、技术和其他资产之间的结合。随着跨国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他们通过收购国外公司或与国外公司结盟,以获取原材料、技术和知名品牌的使用权,同时进入能够助其实现增长目标的新市场。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文章对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制度障碍进行了理论探索,并利用WIND资讯2004-2010年海外并购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正式性制度约束会通过产业保护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产生直接的显著影响,非正式性制度约束不仅能单独影响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并且能通过并购经验对正式性制度约束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魏永刚 《经济师》2001,(1):11-11,17
文章就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两种主要会计处理方法 :购买法和股权联合法中的后者的合理性作粗浅的探讨。说明其理论基础、主要特点及使用股权联合法的益处与弊端 ,对两种方法作一浅显的比较 ,并介绍各国的基本做法和我国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8.
19.
20.
国际经验、文化距离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组织学习论和制度因素论,对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对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论,并以2000-2007年在沪深两地和中国香港上市的非金融类企业发起的海外并购交易为样本,对其现金流、账面收益和股东财富相关的多种财务绩效指标在海外并购前后超收益的变化趋势和决定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经验和海外并购经验越丰富,采取海外并购后的绩效越好;选择文化距离越小的东道国,海外并购后的绩效也越好。同时,相对国家竞争优势及东道国管制人文特征等因素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绩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