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字化技术驱动商业社会进入平台经济时代,而平台被认为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写照,且越来越成为企业转型升维之道和竞争优势之源。利用CiteSpaceV科学计量工具,通过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采用计量综述和系统综述相结合的方法,探寻了平台研究的关键文献,展示了研究热点演进轨迹,搭建了平台研究整体理论框架,最后展望了中国情境下的平台研究。研究发现,平台研究主题经历了从技术管理平台产品创新、架构创新,到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平台定价、双边市场,再到战略管理平台设计、商业模式的演变,并且交叉融合趋势明显。此外,平台理论框架可分为核心特征、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三大层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公司创业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探索公司创业的关键文献和研究趋势,对于公司创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引文分析工具CiteSpace II,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采用定量和系统的文献综述方法,对各国学者发表的公司创业文献进行梳理,探寻领域内关键文献,展示研究主题演进轨迹,并分析研究前沿的重要文献,最后对公司创业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夏恩君  闫宽  李俊 《技术经济》2021,40(6):80-92
商业智能作为企业数据整合和决策支持的信息系统,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商业智能研究前沿和主题演进规律的研究.为了揭示商业智能研究主题和演进趋势,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思路、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梳理和评述近30年(1990—2020年)Web of Science中商业智能领域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商业智能研究文献数量处于快速成长期,研究潜力较大.美国处于商业智能研究前沿,中国的相关研究在国际中影响力不足.目前商业智能主要聚焦于管理信息系统方向,未来商业智能的研究将主要聚焦于商业智能与大数据、商业智能的风险与挑战、商业智能与创新、商业智能与预测性分析等主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共引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绘制创业研究发展与前沿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解读创业研究的兴起发展与前沿热点。创业研究的重要发展节点包括:新制度理论、嵌入理论、自我雇佣、创业导向、国际创业和创业机会。创业研究的前沿热点包括: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和经济发展;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技术转移和大学衍生企业。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前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进制造技术是当代工程科技前沿研究中的学科领域之一,是21世纪引领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学科基础。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最新方法和可视化技术,绘制出当代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前沿领域的知识图谱,形象地展示出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存在3个主流知识群,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前沿的主流学术领域,并揭示了三者的学科归属与相互关系,即它们基本上属于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以及基于理论导向的应用技术研究范畴,从而为我国跟踪和占领世界先进制造技术前沿的制高点提供了可供决策参考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7.
在知识经济浪潮下,知识动态能力为企业提供了动态竞争环境下培育持续竞争优势的路径。由于知识动态能力研究具有多元化、阶段性等复杂特点,因此探究该领域知识基础与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2000-2018年248篇知识动态能力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处理技术以及期刊双图叠加技术,分析知识动态能力研究力量分布、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发展阶段以及学科知识流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框架,将知识动态能力细分为重构、合成、发展、构建、复制、转换、同化和整合等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我国2010—2019年发表的硬科技研究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硬科技研究的核心作者、机构以及发文期刊等,并对硬科技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理论前沿进行探讨。运用CiteSpace V知识图谱软件对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出的761篇硬科技研究论文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分析发现硬科技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相关研究在2017年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后出现了高峰,但目前核心作者群、核心研究机构以及发文期刊等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而通过对硬科技研究的关键词分析,发现硬科技研究可分为孕育期、成长期、爆发期等3个阶段,其研究先后聚焦于创新创业、科技创新中心、营商环境等热点主题。  相似文献   

9.
汤临佳  郑伟伟  池仁勇 《技术经济》2020,39(7):1-9,26
本文利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1—2018年关于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基于主题词共现分析结果,本文首先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其次,本文进一步追踪该领域2016—2018年期间的最新文献及其相关引用情况,基于文献共被引分析结果,归纳了三大研究前沿热点:"生态系统"反思及补充、系统风险预测及应对、系统成员行为与微观治理机制;最后,文章瞄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提出合适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价值专利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资源,提升产业链高价值专利产出以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已成为重要议题。虽然高价值专利研究热度持续升温、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且研究分散未成体系,有待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构建整合框架,为本领域学者深入研究高价值专利形成机理及管理模式提供借鉴。基于科学知识图谱(SKM),运用CiteSpace工具分析高价值专利内涵、评价体系、影响因素、价值效应等前沿问题,基于研究热点演进和理论整合框架全面展示该领域发展脉络。研究发现:①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战使高价值专利于2015年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基础根植于专利质量和专利价值领域,涉及过程管理、竞争优势和价值链等理论;②高价值专利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法律环境制度、技术创新活动、权利人管理模式等多维因素的影响,相关构成要素、影响因素、评价体系、价值效应等研究成果有待系统整合;③高价值专利通过促进资产价值转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未来可在整合框架的基础上搭建高价值专利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完善高价值专利管理体系、挖掘专利运用协同案例、构建高价值专利市场转化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以WoS数据库中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文献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学科知识结构、热点和趋势进行总结。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学科知识结构由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工业4.0、云制造平台与企业商业模式、物联网与平台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智能物流、物联网与企业信息系统5部分构成。研究热点方向主要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知识管理与商业模式、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与产业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最后,提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架构—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行机制—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出结果”为主线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理论框架,并从3个角度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制造型企业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的稳定与繁荣。中国制造型企业通过创新探索与实践,初步实现了关键技术与核心产品国产化,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自然会重点关注突破性创新方法。通过阐述突破性创新特征,说明其在发展中国家使用时遇到的障碍,并通过文献和案例研究讨论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策略——开放式颠覆创新。这一方法有助于企业成功获得创新性产品或服务,借助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和业务多元化战略适应市场变化,通过持续性创新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开放式颠覆创新不仅是对中国企业30多年来创新实践的理论提炼,也是适用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新范式。  相似文献   

13.
在明确界定企业性格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探索性理论架构,试图阐明由组织成员个体人格到组织层面企业性格的表现形式和演化机制,并基于6项核心特征分析,指出企业性格对组织竞争优势形成的3条作用路径,提炼出竞争优势形成的性格基础观,为未来研究提出整合性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从社团演化入手,构建基础研究动态社团演化分析框架,揭示基础研究科技人才队伍发展规律。首先,构建基础研究动态科研合作网络,运用派系过滤算法提取静态社团,基于社会分层理论与帕累托原则改进即时最优法,揭示关键学者在动态社团识别中的作用;其次,改进动态社团生命周期模型,增加稳定事件以更好地描述动态社团演化活跃度;再次,基于系统理论与竞合理论,从结构、演化和产出3个方面提取16个动态社团演化特征要素,并将其划分为规模与数量、产出与速度、竞合与活跃性、发展与延续性4部分,分析动态社团演化规律。基于以上研究,以集成电路领域为案例,比较中美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动态社团发展现状,并给出我国基础研究管理与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演变及其理论依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宁军 《当代财经》2005,(1):101-104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特指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贸易保护理论及其政策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原有的特征产生了一些变化,表现为更多地寻求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对进口保护的重新重视;从非关税措施的明显性保护转向隐蔽性保护;从单纯贸易政策转向经济、竞争政策,这些演变背后存在众多的理论支持,研究这些演变及其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新测量误差会严重影响学术研究、政策制定与企业决策质量,且相关问题研究缺乏清晰的逻辑主线与理论框架。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围绕什么是创新测量误差、为何产生创新测量误差以及如何减少创新测量误差的逻辑主线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建立创新测量误差研究理论框架,得出相应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创新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