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0—2017年我国沪深A股1281家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分析股票流动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来看,股票流动性会抑制企业创新,而且对后期抑制作用更大;企业规模和行业特征是影响“股票流动性-企业创新”关系的重要因素,即股票流动性对大型企业和传统行业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中小型企业和高科技行业企业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机制研究显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在股票流动性与企业创新间起双中介作用,虽然股票流动性对二者的作用方向相反,但最终都会导致企业创新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的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通过多种匹配分析方法控制企业的异质性,分析了股票流动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好的企业其创新能力更强。融资融券业务提升股票流动性但是不影响企业创新活动,基于融资融券业务的拟自然实验分析发现流动性改善有利于企业扩大研发投资规模,提高创新能力。股票流动性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包括提高融资规模以及提高机构持股比例。本文为通过发展资本市场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以2010—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倍差法分析发现,机构交叉持股能够抑制企业创新失败,其作用路径在于,机构交叉持股通过减缓企业外部融资压力、约束高管代理问题对企业创新失败发挥治理作用。情境检验结果表明,在机构持股量较大、机构持股深度较高、股票流动性较强的环境下,机构交叉持股对企业创新失败的抑制作用显著。结论不仅能够丰富机构交叉持股治理后果研究,而且可为有效抑制企业创新失败,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解决股票错误定价问题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前提。以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抑制股票错误定价。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减少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从而能抑制股票错误定价。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媒体报道多、公众关注度高能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票错误定价的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股票错误定价的抑制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管理层数字战略引领水平高的企业中更显著。为此,要建立健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效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5.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外部监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将公司治理传导效应纳入机构持股与企业创新关系及作用机理分析框架,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内部控制有效性、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和管理费用控制是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的3个重要传导路径。另外,战略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较于财务型机构投资者更为突出;同时,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国有企业整体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机构投资者有能力和责任对企业施加影响,实现企业绿色转型。本文将机构投资者与ESG、CSR投资的相关研究拓展至绿色创新领域,采用2005—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面板数据,创新性地从动力和路径双重视角实证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机构收益和监管压力是机构投资者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的两大动机;缓解融资约束是机构投资者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路径,而改善企业治理水平对绿色创新影响不显著;压力抵制型机构持股显著增强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但是压力敏感型机构持股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无显著关系;区域绿色创新水平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越强;相较于低污染行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增加对高污染行业的绿色创新的影响更大。结合当前绿色金融领域的具体实践,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完善激励机制体系、提升内部治理效率、优化外部监管环境推动企业绿色创新。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6-2015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从监督、容错和促进知识溢出3个方面分析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显著提高了公司创新产出;在影响渠道方面,机构投资者主要作为公司治理监督者和区域知识溢出的传播者,促进投资公司创新产出;机构投资者尽管没有通过降低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为管理层可能遭遇的创新失败提供风险保护,但显著提高了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可能性。采用中证800指数成份股调整进行机构持股外生冲击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控制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该研究为分析我国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创新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者行为与股票流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和投资者行为理论为基础,从股票流动性的视角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与投资者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社会贡献值与股票市场的买卖价差和换手率显著负相关,与股票的交易量、交易额显著正相关,说明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对投资者的行为是有影响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度越高,该公司的股票流动性越好,越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同时也间接地证明了企业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履行社会责任是互相促进而不是相互矛盾的。  相似文献   

9.
连续竞价市场的股权结构、非对称信息与流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分笔交易的高频数据研究了股权结构对指令驱动的连续竞价市场中流动性和非对称信息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对股票流动性有正的影响,且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减少交易过程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降低流动性成本。以国有股权和法人股权为代表的公司内部人对股票流动性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降低交易过程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对减少流动性成本有积极作用。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越分散,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流动性成本越低。  相似文献   

10.
外源冲击导致机构投资者部分持仓公司的股价发生大幅波动,致使其对该类公司关注增加并相应减少对其他公司的关注,进而对关注度降低的公司形成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本文以200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通过减少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削弱减持股份的威慑,进而抑制了机构投资者关注度下滑公司的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负向影响主要表现在实质性创新上,对策略性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该负向影响在公司治理较差、国有产权、顺周期行业以及法治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更明显。本研究揭示了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对公司创新的抑制作用及其内在机制,对优化公司创新以及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企业财务决策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关系,研究投资者意见分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包含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新闻媒体在内的多源媒体对企业的报道态度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意见分歧通过管理层情绪效应抑制了企业创新。相比传统新闻媒体,网络新闻媒体报道态度异质性更能强化投资者意见分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意见分歧激发管理层悲观情绪效应,并受到股权分散程度的正向影响和高管异质性的负向影响。投资者意见分歧通过管理层情绪效应对探索式创新影响更大,最终降低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企业金融化现象在学术界备受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资和企业创新均具有积极影响,那么风险投资能否影响企业金融投资行为?以2009—2019年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东部区域企业中。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通过促进企业实体投资抑制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分析发现,风险投资能够缓解被投企业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的改善并未促进企业金融化,而是促进企业创新。结论可丰富风险投资与企业金融化相关领域研究,证明风险投资能够驱动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对政府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金融回归实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0—2018年沪深上市企业年报文本,运用计算机文本挖掘技术并结合情感分析,测算企业发展预期指数,进而揭示企业发展预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企业发展机遇预期、前景预期、计划预期对企业创新均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风险预期提高会抑制创新产出,但没有证据支持资金预期对创新存在影响;②基于财政刺激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并未显著放大企业发展机遇预期、前景预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也未缓解风险预期对创新的抑制作用,但会强化计划预期和资金预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政府补助有利于强化企业机遇预期、前景预期、计划预期和资金预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未缓解风险预期对创新的抑制作用;③融资约束抑制企业发展机遇预期、计划预期和资金预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未强化风险预期对创新的抑制作用;④不同行业性质和股权性质下企业发展预期对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6-2015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从监督、容错和促进知识溢出3个方面分析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显著提高了公司创新产出;在影响渠道方面,机构投资者主要作为公司治理监督者和区域知识溢出的传播者,促进投资公司创新产出;机构投资者尽管没有通过降低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为管理层可能遭遇的创新失败提供风险保护,但显著提高了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可能性。采用中证800指数成份股调整进行机构持股外生冲击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控制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该研究为分析我国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创新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2006年~2008年在深圳上市的1119家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关注对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关注度高的公司股票的换手率高、交易量大,机构投资者关注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流通市值小的公司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异质机构、企业性质与关联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7-2009年3618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关联交易密度和关联交易频率两个维度对机构持股、企业性质和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持股对企业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这种不显著性主要归因于证券投资基金;不同性质的机构对企业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证券投资基金对企业关联交易基本不存在抑制作用,而险资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则相反;企业性质对异质机构和关联交易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民营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国有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7—2019年Baker指数和中国上市企业相关数据,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市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市企业创新水平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上市企业专利申请总数、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及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且在更换解释变量、检验模型稳健性之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第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市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非市场新入者企业和高竞争行业企业中尤为突出。第三,企业规模、企业资金自由度(大股东掏空情况)、机构持股比例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市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中具有调节效应。第四,虽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了上市企业创新数量,但是提升了创新质量,且企业规模越大、机构持股比例越高、资金自由度越充裕,创新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18.
股权结构与流动性的关系:理论、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万里  孟卫东 《经济师》2006,(11):103-104
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分析股权结构与流动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得出如下结论:(1)持股的内部人由于拥有信息优势,通常对二级市场股票流动性具有负的影响;(2)机构投资者出于投资策略的需要,对流动性的影响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深化和扩展股权结构的主体类型,综合分析其对流动性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相关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企业资源配置优化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及对应的股权结构数据,实证分析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优化效应;作用路径分析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公司治理、优化投资效率和缓解融资约束路径,进而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效应在国有企业、低市场化地区和高行业监管环境下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利用共同机构投资者的资源优势和治理优势,推进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实现企业间协同联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股票简称是投资者接触股票时获取的首要信息,其文字特征和信息含量会对个体投资者的认知产生影响。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字形、字频和字义对股票简称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研究股票简称质量对投资者行为和股票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简称字形简单、易于理解以及信息含量高的股票会吸引更多的个体投资者购买,拥有更多的个体股东,具有更高的流动性,产生明显的股价高估。上述效应在股市快速上涨期更显著。本文研究为监管部门审核股票简称以及上市公司编制股票简称提供了有益参考,对投资者合理制定投资决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