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消费者法治意识是促进还是约束了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呢?在美英等国纷纷促进本国FinTech创新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事关中国金融全球崛起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文依据挑战/威胁、冷/热系统两大心理学理论,基于2009—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研究这一问题。结果表明,消费者法治意识水平与FinTech创新数量、质量之间均为倒U型非线性关系,过弱或过强的消费者法治意识均不利于FinTech创新数量、质量的提升。因此,在保护消费者时,应当遵循适度原则。进一步分析发现,消费者法治意识还通过行业自律组织和研究机构建设、信贷缺口,间接影响FinTech创新数量。最后,本文就促进中国FinTech创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5年底到2016年初,P2P网络借贷平台中晋系、e租宝连续遭到公安部门调查,涉案金额均高达数百亿元,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此前的"野蛮生长"暴露出诸多问题,不少创新偏离了正确方向.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推进,互联网金融正回归法治轨道,对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力度正在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以政府主导甚至干预经济发展为特征的转型经济中,政府行为会影响法治与金融发展间的作用机制。本文利用1995-2005年中国省级单位的数据研究了政府行为和法治水平对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考虑政府行为这一制度因素时,法治水平的提高对地区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但这个效应有限。转型期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明显具有重要影响,地方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对法治促进金融发展的作用产生部分挤出效应,甚至是完全的替代效应。本文的结论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只有在充分认识到政府行为主导金融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准确把握法治与金融发展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也对主流法与金融文献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4.
论金融创新的需求与供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苑德军 《现代财经》2001,21(4):16-21,43
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中的一种“生产行为”,创新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金融制度等就是具体的“产品”,因此,金融创新也有一个需求和供给的问题,近年来,对金融创新的新理论研究,已成为金融理界的一个热点,但是,在现实的金融创新研究中,对金融创新的需求与供给问题却几乎无人涉及,为此,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的理论框架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作为金融领域的新成员,P2P网络借贷金融创新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介绍P2P网络借贷的发展背景,然后运用金融排斥理论、门槛效应理论和模型、信用配给理论和金融创新的相关理论对P2P网络借贷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是结论。  相似文献   

6.
P2P借贷是一种创新的金融组织形式,对实现普惠金融以及促进金融民主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P2P借贷的背景以及发展现状,对其运营模式、自身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研究,与美国Lending Club对比分析国内P2P平台发展前景,进而提出规范P2P借贷平台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内生金融发展理论这一新的理论框架来理解中国的金融发展.我们利用中国1978年以来的数据,通过计量研究发现,产权改革、法治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的自由化,将有利于增加私人信贷,但对整体信贷量以及金融深化并无显著的作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私人信贷水平,而且对于整体信贷量的提高以及金融深化都有显著的作用.本文的结论是:构建合理的制度体系是中国金融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对一个国家P2P网贷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深度分析不能脱离本国的市场结构、行业准入制度、征信系统建设、投资市场环境等深层结构的剖析,通过对中美两国P2P网贷市场的具体运营背景的深层结构比较分析得出中美两国网贷消费者保护强度"弱"和"强"的结论。中国目前P2P网贷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显现出了统合立法层级低、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缺乏统一的消费者保护机构、消费者保护理念尚未与时俱进、网贷纠纷解决机制效率低下等弊端。而美国P2P网贷消费者保护统合立法层级较高、可操作性强且适用于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有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以消费者保护理念为金融改革最高理念、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灵活简便且专业性强。应构建一个包括P2P网贷在内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统合立法体系、建立"一元化"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将P2P消费者保护理念作为P2P监管的最高理念、建立FOS和ODR机制融合发展的更加高效快捷的P2P网贷纠纷解决机制是保护中国P2P网贷消费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姚忠伟 《江南论坛》2021,(10):27-29
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必须深入理解和系统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一般认为,理论基础、理论主线和理论框架是构建一个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犹如盖房子的地基、主梁和"四梁八柱"一样.为此,本文试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理论主线和理论框架这三个方面,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作一个初步的探析.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好比是盖房子的地基.夯实地基,才能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法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体来看,至少由以下几个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金融行为、消费者金融教育和消费者福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者金融行为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并在近十年来开始得到主流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重视。消费者金融行为的研究集中在如何定义、描述、理解和预测、改变、发展,以及比较消费者的金融行为。本文从上述六个方面对美国关于消费者金融行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讨论了消费者金融行为与消费者金融教育、消费者福利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中国消费者金融学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中国消费者金融学领域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中国所面临的影子银行等一系列金融问题绝大部分是因为中国的金融创新不足,金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发展于2005年的第三方支付又一次勇挑金融创新的担子,尝试在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给我国的金融创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的金融监管面临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借助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金融创新,研究其发展动向,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抑制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历史动态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存在的金融抑制问题,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一个能准确生动地反映中国金融抑制程度动态变化的综合指数。然后用协整理论检验了中国金融抑制对金融深化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抑制的放松会促进金融深化。虽然中国金融抑制的现实与麦金农和肖理论分析的假定前提并不完全一致,但实证的结果支持麦金农和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王东林 《时代经贸》2011,(4):171-172
金融创新的实施必须要以项目为支撑,是金融领域中的一种“生产行为”,因而也有一个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问题,这种关于成本效益的分析应该构成金融创新项目决策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贯穿于金融创新项目的评价、决策、实施及考核等各个环节之始终。本文运用成本效益理论,对人民银行金融创新的成本与收益构成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人民银行金融创新项目管理、推进金融创新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实现人民银行金融创新工作的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成都2014年10月18—19日科技金融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科技创新活动与金融资源配置之间形成的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系统性、整体性制度安排,其对于我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的陆续颁布、科技金融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科技金融实践的日益创新,科技金融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学科体系正在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为进一步增进中国科技金融政策制定者、学术领域和实际业务界之间的交流,促进中国科技金融政策、理论  相似文献   

15.
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提出创新理论并用它来解释经济周期和社会过渡问题以后,一些西方学者开始把创新理论应用于金融理论的研究,就金融创新的成因、利弊和对策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理论成为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中外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实现中国科技金融突破性发展的制度安排为出发点,通过多维度对比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企业、政府部门在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要素深度结合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经验,针对中国科技金融服务市场、产品体系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如下制度创新与政策建议:一是积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引导功能,完善科技金融创新生态环境;二是突破固有的金融服务思维,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深度发展;三是以市场化机制为导向,创新科技金融产品设计;四是进一步推进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五是借助自贸区建设,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回顾与创新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在制度供给绝对匮乏的条件下起步,中经七年的准备探索、十年的制度框架构建和四年的调整、充实、深化阶段。改革的主线是从计划金融传向市场金融的制度创新。十十年金融改革推动了金融发展,改变了制度运行环境,启动了制度的要求与供给互动机制;中国金融改革内涵是是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数量扩张向效益提高,制度创新是带全局性的,改革必须能揽全局。发展是永恒主量,改革是历史性任务,开放是制度转型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中国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发展,需要认真研究金融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特点,结合“十五”期间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挑战,直面WTO,完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调控体系,提高金融效率,保卫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多主体的长期系统工程,然而目前多数环境政策涉及产业发展,虽然减缓了污染排放,却也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在环境保护中,政府实施干预的环境规制政策和消费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环境保护的效果存在广泛争议。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干预和消费者自发行动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否相同,是否存在一个边界,这些都是理论界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福利视角出发,将政府干预的环境规制政策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纳入同一理论框架下,通过理论推导从而分析政府干预和消费者行为引导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影响,进一步地,通过引入环境税和消费者环保意识,比较在环境保护中政府环境规制和消费者主观意识之间的关系和边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和征收环境税均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当两者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时,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作用相同;而且存在一个边界,使得在特定范围内各自发挥其优势。政策制定者需要明确消费者环保意识与政府环境规制的边界,适当地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以达到最佳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金融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金融创新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关系到如何适应日益激烈的金融创新,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问题则是金融市场乃至经济社会体系的各个领域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研究》2012,(10):257
<正>由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数量经济学会数量金融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金融信息网承办的"金融创新与科技论坛",自2005年9月举办首届,现已顺利举办三届。该论坛得到了学术界和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国内众多金融界的专家、学者,利用这一平台交流真知灼见,共同研究金融创新学术,探讨金融实务产品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