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建设生态农业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系统和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生产系统。而农业本身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它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其构成包括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环境(土、水、气、热)和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政治经济、技术条件,系统内部的每个单元和每个因子对整个生态经济系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必须从本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实际出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民族旅游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诸多不足,西部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基于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旅游产业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邱文彬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农村产业结构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在充分分析湖南农村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21世纪初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湖南省“十五”规划目标,提出了新世纪加快湖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过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给农村带来的影响,稳定发展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构建一、二、三产业度高关联的产业体系。文章对山东省淄博市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7.
李佳伟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4):1-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产业结构仍较落后。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极不平衡、轻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重工业、制造业内部“三低一高”产业居多等问题。西部地区应转变片面强调发展第三产业的观点,高度重视发展第二产业:要统一规划,加强区内的整体协调,要实现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并大力发展能源深加工行业。本文从研究制约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因素入手,寻找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生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产能过剩和供需错配、产业结构调整中创新驱动不足及产业结构调整软环境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在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方面发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对阜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省阜新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惟一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文章分析了阜新目前的经济结构状况和问题,探讨了阜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构想和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94年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的税收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情况,首次就刘伟、李绍荣(2003)的模型分析产业结构税收弹性问题,并结合就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能促进税收增长。同时还比较东部地区三种产业税收弹性的差异与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要结合就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重新审视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的关系;要在加快就业结构转换的同时,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税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究——基于"利润学说"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转型时期,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从马克思的利润学说出发,分析了中国目前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认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充分发挥"利润"这一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要素市场自由流通,同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最终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沿海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实证——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省市经济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其内部仍有欠发达地区。促进沿海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依据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SSM)对山东省菏泽市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菏泽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菏泽产业结构演进的机理,提出今后菏泽产业结构演进的态势,以期为菏泽市及与其相似的沿海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区域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具有相关性,因此,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必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进行自身结构上的优化。浙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包括:通过分类建设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的类型结构优化,按照合理梯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层次结构优化,省会中心城市与其他各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区域结构优化,学科专业改造与发展同时并举的科类结构优化,完善非正规高等教育体系的形式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城镇化、异质性金融需求与金融产业结构调整——以广东省中山市农村城镇化为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进程引致了异质性金融需求。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制度,既不同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大城市、大工业为导向的信贷资源配置战略所决定的商业金融制度安排,也有别于以传统农户的生产或消费为扶持对象的政策农贷制度安排,因此不可能在现有金融系统内单独依靠对某种金融机构的改造来确立。笔者认为,有必要确立适合于城镇化进程的专设性金融制度安排,其核心机制在于小额信贷的风险甄别功能,其路径可以是民间金融的合法化。中山市小榄镇的新型金融制度安排模式可以向同类型经济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农村农业优先发展需要在制度上确保广大农民能够更加平等地参与经济发展进程,共享改革成果。这就要求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优化配置的制度体系,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重点关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功能,将地票制度改革作为一项自然实验,利用2000-2017年间的统计数据,客观评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该政策的实施不仅能够持续有效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对地区工业和服务业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的中间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社会消费与农民职业发展是重要的影响渠道。为此,政策部门应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下尽快形成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农民通过级差地租公平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7.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丰富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宁波农村更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走在了全国前列。随着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也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解决贫困问题,也就是解决了生态保护问题.反贫困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破解这种空间、生态、贫困合为一体的布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升教育与科技水平;二是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四是生态富民建设;五是发展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19.
平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键与核心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产业结构优化形成方面。本文系统分析了市场开放与地方财税竞争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03—2014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市场开放显著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但国际市场开放和国内市场开放作用力的大小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国内市场开放的作用力更大,中部与西部地区则相反。地方财税竞争一方面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另一方面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本文进一步考察发现,地方财税竞争会削弱市场开放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的效力。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拉弗效应”,结构性减税只要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保持一致,就能在增加财税收入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地方财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其中的经济建设性支出会扭曲资源配置,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地方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显著的结构效应,所得税相比商品税更趋于优化产业结构。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深化市场开放、矫正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实施财税体制改革等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