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当前河南省党和政府最大的政治。党的建设应以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最大的政治,而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党,建设中原经济区离不开党的领导,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兴衰成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中原经济区中以郑州、洛阳、许昌三市为顶的三角区域里,有七个文化相同、地理位置相连的县市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被称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中原组团",这七个县市形成了中原经济区的隆起区。县城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聚集了不少非农业人口,是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是城市化发展的节点,是大城市连接小城镇的桥梁和纽带,在实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为中原经济区提出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丹 《理论观察》2014,(7):70-72
"中原兴则中华兴",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将是从根本上体现中国整体发展的一个标志,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原经济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生态意识薄弱、经济粗放增长、科技相对落后、区域法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同时促进生态科技发展、加强生态制度建设,为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确价值导向、良好经济基础、有力科技支撑及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政府服务环境的好坏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加强政府服务能力的建设是为中原经济区全面发展提供良好软环境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原经济区政府服务软环境现状,并通过实证调查发现政府服务软环境中,政策的合理性和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关键指标。要想留住区内企业,并吸引外来企业入驻中原经济区发展,必须从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蔡明清 《魅力中国》2013,(16):27-27
“保粮食是责任,谋发展是使命。”河南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伴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河南面临着绝佳的发展时机。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粮食生产优势区,是国家粮食安全重点区。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业和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靠大智慧、大手笔。写出大文章。”  相似文献   

6.
段世霞 《特区经济》2012,(5):281-283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本文在分析PPP模式为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政策引导和增强市场活力的基础上,对利用PPP模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是中原崛起的重要一极。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关系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了十大支撑体系,其中“构筑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居于首位,充分说明了产业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规模明显增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29万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293.37亿元,均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8.
次区域的合作与发展将大大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进程.文章分别探讨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豫中地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综合试验区”、“中原经济协作区”、“东南地区”等四大次区域的合作基础与条件,并相应地给出了发展战略建议,以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当前中原经济区经济稳定而高效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原经济区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总体上呈现出“低效与高消耗”的特征。影响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不仅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发展中原经济区的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为:采取“因地制宜”的经营方式发展经济:利用中原经济区战略腹地效应,全面发展农业;探索“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产业化经营基地”模式的路径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农业化学、生物科技、进行农业基础保障设施建设、加强宏观调控、调整农业结构来提升中原经济区农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原经济区建设空间布局确定为"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而"对接周边"的关键是如何实现省际边界区域协作发展。目前,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协作发展主要受利益主体、区位交通、联动体系等因素制约。淡化"行政区划"观念、加强政府层面协作、整合区域基础资源以及促进产业聚集等措施,是实现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协作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马琳  厉昊  陈桂芳 《魅力中国》2013,(20):256-256
摘要:本文就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意义,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目标,经济的发展概况和特点,找准在中原经济区的定位、目标和方向,促进中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意义,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偃师经济的发展概况和特点,找准偃师在中原经济区的定位、目标和方向,促进偃师和中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中原经济区战略给邯郸市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邯郸市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优势,提出了邯郸市的发展对策.要大力发展特色高优农业;发展结构合理的基础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利用悠久的文化历史开拓旅游业;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提升城市魅力;努力推进技术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政策·要闻     
《中国招标》2011,(33):34-35
国务院:将出台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意见国务院支持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将于近期出台。至此,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将正式作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中原经济区将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粮食  相似文献   

15.
安磊 《特区经济》2012,(3):200-202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使得中原城市获得了发展的有利时机,而现有不合理的交通运输将会成为资源流失的诱导因素,阻碍经济区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在构建立体化交通体系、发展物流、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把握产业转移机遇方面加以努力,增加城市收益,全面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6.
张玉茹 《魅力中国》2013,(8):288-288
备受关注的“中原经济区”于2011年1月26日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的中心地位,处于全国东西南北的枢纽地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部崛起一个重要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货币化和资产金融化的程度加深,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经济领域的核心和经济增长的先导性力量,并演变为资源高效配置的决定因素。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与金融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区建设》2007,(12):18-20
加快老区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加快老区发展,是尽快改变老区面貌、改善老区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 加快老区发展,是河南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战略意义。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原经济区迫切需要政策体系的支撑。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和土地政策必须协调配合,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政策体系,合力破解中原经济区的难题,深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保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中原经济区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在介绍静脉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论证制约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发展静脉产业的可行性及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要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在加快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