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大量的贸易建立在“先购买,后付款”的基础上,因此可以说信用己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市场要素。现代经济生活中,客户认为公司提供信用理所当然。如果要去立即付款,除非是十分短缺的商品,否则销售很难实现。而经营们于是乎也懂得灵活运用信用,以取代货币交易,这便更刺激了社会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3.
《会计师》2017,(14)
国际贸易涉及对外出口和对内进口双向交易流程,客户信用管理和收汇管理是国际贸易对外出口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项管理内容,关系到国际贸易企业能否强化内部管理,合理规避企业风险,促进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本文探索企业在客户信用管理与收汇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思考提高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和收汇管理的可行对策,对国际贸易企业及时规避风险、保证企业利润、维护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7.
如何应对国际贸易结算多元化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手段不断增加,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多元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给我国银行业国际结算业务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活动的主体之一为海外客商,在贸易过程中,各种操作环节繁多复杂,由此滋生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尤其是贸易结算,在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形势中,面临诸多的风险性挑战.在该背景下,文章将在了解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管理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结算风险控制策略,旨在通过有效的结算风险规避方法取舍,保证国际贸易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西方国家中,90%的商业贸易都采用信用方式进行,而中国由于企业间信用的缺失,这一交易方式的比例仅为20%,落后的结算方式不仅严重地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国际贸易交易中,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一直困扰着出口企业与银行。信用证欺诈案件以及信用证使用不当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出口企业与银行的利益。分析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风险,对出口企业顺利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总结了出口企业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谢婧 《现代金融》2009,(3):11-12
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贸易面临的国家风险、信用风险等风险明显加大,我国的进出口企业应该详细了解各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优缺点,以及贸易对方的资信状况,根据每笔贸易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在确保交易顺利进行和货款顺利收回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和进出口业务收益。  相似文献   

17.
作为直属国务院领导的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充分运用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和对外担保等政策性金融手段支持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同时,不断增加新的业务品种,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为进一步发挥、完善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业务创新过程中,设计实现了国际贸易结算系统。一、需求的提出作为国内银行的传统业务品种,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在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普遍开办,相应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及信息应用系统也已基本建立。而作为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过去一直没有开办…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因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不力而形成的风险增多,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信用衍生产品最初形成于1993年,是用来描述场外交易舍约的一种新的方式.后来随着新世纪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信用衍生工具作为一种有效地进行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出现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由于信用衍生产品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和有效的应用,有专家和学者就认为它的规模将超越其它的所有的信用衍生产品.但对于我国来讲,因为特殊的国情和市情,金融产品质量低,因而存在着很大的信用风险.但从长期来讲,无论是国内的银行还是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都要求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笔者相信未来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相似文献   

20.
胡倩云 《中国外资》2011,(14):44+46-44,46
信用衍生产品最初形成于1993年,是用来描述场外交易合约的一种新的方式。后来随着新世纪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信用衍生工具作为一种有效地进行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出现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由于信用衍生产品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和有效的应用,有专家和学者就认为它的规模将超越其它的所有的信用衍生产品。但对于我国来讲,因为特殊的国情和市情,金融产品质量低,因而存在着很大的信用风险。但从长期来讲,无论是国内的银行还是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都要求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笔者相信未来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