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业集群作为新型区域发展理论,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长株潭区域创新体系将有利于整合创新资源,增强该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在分析了长株潭区域创新体系效能和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株谭产业集群化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式--集群创导.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层次,研究了区域创新网络结点的交互作用和联结所引致的区域创新网络创新机制,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之间交互作用的概念模型,揭示了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微观机理.并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区域电力互联互通,实现电源、负荷差异的互补,共享联网效益,提高能源安全水平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全球范围内,在各国政府、区域经济共同体和国际组织共同努力下,跨国区域电力合作机制已经广泛建立,电力联网已经使各国普遍互惠互利。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和东盟区域相互交叠,包括东盟10国和中国的云南、广西,其中泰国、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同属于东盟区域和GMS区域,而中国的云南和广西则属于GMS区域。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中国与东盟  相似文献   

4.
谢玲  李海源 《广西电业》2004,(11):23-25
在中国大陆海岸线西南端,与越南最大的经济开放区芒街口岸经济区只有一河之隔的广西东兴市,既沿边又沿海,是中国陆路出入境第三大口岸,也是中国通往东盟的重要门户之一,素有“国门”美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特别是防城港市提出“兴港、强市、富民”的战略目标以来,边境贸易、跨国旅游和新崛起的工业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构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以资源理论和网络理论为基础,构筑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旨在提高其创新成功的几率.  相似文献   

6.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与区域经济耦合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生态产业共生将成为当代矿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此基础上,文章研究了矿区生态产业共生与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性、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与整合区域资源、与技术创新、与区域市场运行效率等耦合机理问题.最后提出了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构建政府支持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结合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演变历程,阐明汽车工业从企业自我研发到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之路,并结合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应按照以下途径形成有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创新网络:企业SWOT分析、选择技术创新路线、确立技术发展战略、构建内部和外部创新网络、促进内外网络协作创新、加强创新管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吉峰  周敏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5):107-108
大学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大学科技园区产业化程度较低、技术扩散与市场化进程缓慢,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后劲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在高新技术园区培育创新网络,构建以信息与契约为主的创新网络主体间的联结机制,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推动高新技术园区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化特征,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参与者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其城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沈阳市城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提升沈阳市城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金秋绿城,朱槿花开。10月20~24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七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宣布开幕。期间,中国与东盟各国围绕"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电力经贸合作共赢"这一主题,举办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暨中国  相似文献   

11.
江浙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以江浙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率悖论”为切入点,提出区域技术创新所引致的效率涵盖了区域技术创新的市场效率和社会效率。在分析和比较江浙区域技术创新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并解释了“效率悖论”。笔者认为,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市场机制)的完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建设,以及政府对区域创新的促进(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可以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因子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根据对各要素的分析,本文选取了1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海、北京等9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验证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由因子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基本符合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冰山 《中国纺织》2004,(11):112-113
政府高官的声音 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供应链管理的普遍实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全球采购网络向中国延伸,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规模也逐年上升.在今后5年中,上海要把推进跨国采购中心建设,作为加快建成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举措.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产业转移,为上海建设跨国采购中心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支撑.上海将进一步创新对外贸易方式,改善投资环境,创造发展跨国采购的新优势,加快成为全球跨国采购链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成为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而通过知识流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要素集成和网络结构优化、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尤其重要.本文运用模糊数学原理,构建了知识流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剖析了区域内外知识流动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因子,并针对性地提出扩散、集成、提升和转化产业集群显性和隐性知识,实现集群创新的突破性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5.
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应有之策。本文采用2011~2020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体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可显著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作用机制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在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能源技术创新可通过创新要素配置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可正向调节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提出构建能源技术创新生态圈、建立绿色经济内外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区域能源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丁巨涛 《工业技术经济》2003,22(5):21-22,29
在知识经济时代,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是促进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西部跨越式技术创新战略实施要点主要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树立正确的模仿(二次)创新意识,积极推进西部企业模仿技术创新,并逐步走向自主创新;高度重视西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复杂性,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构建西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管理。  相似文献   

17.
施锦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0):59-61
广西以及周边的广东、海南、云南是面向东盟的最前沿地区,也都是泛珠三角经济区成员,在CAFTA的机遇下,这四个省都面临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奢望所有的地区同时实现市场的统一,而寄希望于相近个体的融合.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四者目前的分工现状,并进一步探析产生这些现状的原因,认清四省的分工弊病,为清理分工障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10月21至22日,第二届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南宁成功举办.论坛就"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经验及服务东盟电力市场的优势和策略"的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着重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东盟电力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论坛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赵希正表示,电力产业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具有明显的互补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东盟电力合作前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文献综述,深入了解国内外学者对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进展,并与当前经济转型下的产业转移相联系,提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研究的突破点,包括运用演进博弈论、复杂社会网络理论等研究产业转移背景下申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演进,以及集群创新网络间的协同与互动,使两个集群创新网络内企业实现持续创新能力提升,转变集群创新网络的不可复制性为更高层面上中小企业集群网络的可重构性,进而推动集群创新网络理论的发展并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大力开拓东南亚市场,广泛与东南亚国家开展电力合作,铺架跨国电网进行电力输出的合作关系日益加强,我们结合东南亚国家推进职业教育大众化策略的需要,充分利用双方的教学资源,开设一些适用性较强的专业,为东盟国际培养实用性人才,不断开拓周边国家的办学领域,开辟东南亚国家的就业市场,实施"跨国合作办学"战略、构建"广西一东盟电力职教办学平台",使之能够起到拉动国内生源的作用,促使广西电力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国际职业教育相接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