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生态社会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既有利于发展经济,又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符合我国国情,对于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创新,能从根本上缓解能源危机及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2.
邱亚东 《中国经贸》2011,(8):133-134
循环经济是种新型的经济管理模式,以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为核心,以低排放、低消耗为基本特征,以再利用、减量化为原则,是对传统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本文首先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其次论述了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构建循环经济管理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态与循环型小城镇建设及产业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妤 《开发研究》2005,(2):78-80
生态与循环型小城镇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依靠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采用循环经济方法来建立城镇产业循环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以及生态保障体系,以具有生态高效的产业和景观适宜环境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4.
生态税要为发展循环经济“保驾护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循环经济与生态  相似文献   

5.
张璐 《天津经济》2007,(7):34-36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的减物质化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6.
我国奶业推进循环经济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与运行原则 (一)循环经济的核心:资源与环境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加强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它的两大核心.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一是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将传统经济中"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线性物质流动,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物质循环,从而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和杜绝环境污染,以最小的生态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生态经济为理论基础,融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一体,以低投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少排放甚至零排放为特征,对物质、能量闭路循环使用。本文以龙岗为例,积极探讨加快龙岗区循环经济建设步伐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作,扎实推进2015年循环经济工作,制定本计划。一、总体要求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着力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区域和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以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为抓手,提升重点领域循环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我州的州情与国情基本相同,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在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既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针对海西国土资源现状,海西要全面发展循环经济,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和强化政策技术支撑4个方面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苏建设  顾巍 《特区经济》2006,(11):129-130
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引发循环经济的诱因,因此,进行制度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保障;在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中,政府应该承担起创新的主体。而在我国,在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方式上,应该采用渐变性和激变性相结合的创新方式,在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内容应重点对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激励制度、产权制度等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2.
王东 《新疆财经》2006,(5):47-51
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物质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良好维护实质上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以循环经济为理念,改革环境立法、完善现代环境保护制度能够促进我国循环型社会的构建。因此,应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新疆地方环境立法的基本思路,从而实现新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理论的国际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这是循环经济的本质含义。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均早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对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实践方面所取得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建设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桃 《特区经济》2008,228(1):202-203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以产业集群为理论发展专业特色镇应是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缩小与东部差距的出路;另外,西部地区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不能再走传统的先发展再治理的道路,而应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由此,提出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以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型专业镇。  相似文献   

15.
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已把发展循环经济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但是,受传统能源利用结构以及某些经济、法律制度安排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制约了发展的步伐。只有尽快采取措施克服这些制约因素,才能将循环经济的发展逐步推向规模、良性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研究在校本科生的教材循环利用情况。通过他们对教材循环利用的认知程度和评价、使用态度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教材循环利用的现状,并针对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可操作性,探讨了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薄弱的农村经济基础、滞后的小城镇建设步伐与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成为西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与严峻挑战。西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应探索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新模式,其基本建设思路是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小城镇建设基础、以小城镇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载体,加快构建以先进的管理体制为前提、以完善的金融体系为保障、以健全的基础设施为基石和以农业与小城镇的特色文化为补充的西部小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8.
福建作为一个资源相对稀缺的省份,面临着循环经济发展的紧迫性。本文通过对福建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与困境的分析,探讨福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并重点分析政府与企业在其中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张天 《上海国资》2004,(1):28-36
本文运用热力学中的“相”概念、系统论中的“相空间”理论以及生理学中的“器官”理论,从物理、生理和心理三者融合的角度对经济软组织—“经济相器”进行了研究,试图通过经济要素间无形联结形成的相对稳定状态这一新视野,诠释现代经济的一些基本现象。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县域产业结构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勇 《乡镇经济》2006,(5):36-38,64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其本质是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县域经济具有弱质性和不平衡性,县域发展要求配置好县域产业结构。文中探讨了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县域产业的生态转型、生态化主导产业选择、产业集群的层次性。并提出岳阳县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