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本文在概述中国粮食补贴政策演变轨迹的基础上,对现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进行了经济学解析和现实分析,认为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得利多的不是粮食生产者,而是粮食消费者;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不能平抑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不能代替价格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粮食直接补贴、价格支持、配额生产“三位一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粮食等农产品的生产给予政策性补贴,是许多国家包括工业化发达国家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的一种通行做法。对粮农补贴政策的选择,不仅直接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2004年开始实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对粮食供给能力、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农民收入等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但政策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促进效应也存在递减趋势,需要通过现行农业补贴方式的完善和创新来更好地发挥各项补贴政策的协同效应,保障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8)
1.对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关于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目标的认识,目前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部分人认为补贴主要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在实践中,不少地区采用脱钩补贴的形式,即以计税面积、计税常产或基期商品粮数量为依据计算补贴,补贴的对象是所有承包土地的农户,而与是否种粮并无关系。我们应当明确,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应主要是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我国的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首先实证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的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以及经济作物的价格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大于粮食直接补贴,然后,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与改革探讨——对河北省粮食直补试点县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设计的目标看,一是保护粮食生产,鼓励农民多产粮食,增加粮食供给;二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三是实现粮食补贴制度的创新。我们在河北省较早实施粮食直补政策试点县的容城、正定、围场做了实地调查,对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粮食补贴政策自推行以来在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粮食产量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同时也显露出一些弊端,如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对农民行为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补贴方式不当、补贴额度太小等使得政策的预期目的没有达到。基于此,重点论述粮食补贴政策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经过两年多的实施,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缓解基层干群矛盾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成效,但本文研究也表明,江苏省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实施成本过高、补贴程序复杂、补贴标准偏低、补贴品种单一等问题。未来江苏省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应简化补贴程序、扩大直补资金规模、逐步提高补贴额度和补贴品种,同时,借鉴国内外直接补贴的先进经验,完善粮食直接补贴体系,构建促进粮食增产和维持农民种粮收益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粮食补贴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的惠民政策。发达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本文介绍了国外主要粮食生产国对粮食补贴的方式和发展状况,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国外粮食补贴对我国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垦区现已建成以农业为基础、农工商综合发展的重要经济系统。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当地粮食生产的作用进一步突出。本文从粮食补贴政策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出发,分析现有政策对促进粮食生产的效果,并结合实际提出完善黑龙江垦区农业(粮食)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粮食直补政策是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刺激粮食生产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惠农举措,但在政策实施中却出现了政策瞄准机制出现偏差、补贴资金使用绩效低下、补贴方式不利持续发展、补贴政策缺乏有效激励等问题。因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重构粮食直补政策的瞄准机制,探索粮食直补政策新的补贴方式,实行与物价水平挂钩的动态补贴机制,坚持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并重,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的相关配套措施等五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运用制度创新,对粮食补贴进行改革,改原来对流通领域的间接补贴为对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这对于提高补贴效率、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但同时我们应看到,这项政策改革出台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就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思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如何进一步做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粮食直补和良种推广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优质专用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一项重要措施。上述政策的出台并实施,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大包干”故乡安徽省滁州市,农民有句口头禅:“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意思是家庭承包制简捷明了,一抓见效。然而,多年来,国家对粮农的补贴却“拐了个大弯”:通过国有粮食企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形式,间接暗补粮农。2002年9月,安徽省在滁州市来安县、天长市试点“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第一次把这个弯子“拉直”了。这次改革把过去补在流通环节的费用直接发放到粮农手中。每一公斤粮食,国家直接补贴粮农一角一分钱。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角一分,却点燃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近万亩土地不再撂荒;市场竞争趋于活跃,国有粮食企业负重… 相似文献
16.
一、粮食直补政策遭遇的尴尬福建省从2004年来对储备粮收购的直补款(即直接补贴款和良种补贴款)实行与订单粮食挂钩的惠民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卖粮的积极性,进一步增进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有效地掌握了粮源,增强了粮食安全宏观调控能力。但从两年的实践来看,不论是2004年的每50公斤预付3元,在订单收购时再兑现余下的2元,还是2005年的在收购中将5元补贴款随粮款一次性兑现,农民在卖订单粮时却普遍觉得未分享到直补政策的补贴。为何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尴尬现象?其原因是按订单合同中的约定,农民的卖粮价格是以随行就… 相似文献
17.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2004年国家在取消农业税同时开始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补贴数额逐年增加.尽管这项政策转变具有历史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对其影响做深入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6省份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所获得的1000多户农户数据,详细分析了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的相关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农户...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后受到了农户的普遍欢迎,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增收效应并不显著。为此,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确保粮食直补政策效应的发挥,实现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所谓质押预付订单农业,是指具备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条件、有经营能力的粮食企业与农民平等、自愿、协商签订粮食预购合同,并向农民预付一定比例的预付粮款,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企业预付粮款和兑现合同的质押,农业发展银行向企业发放预购定金贷款,支付农民预购粮款而形成的订单农业。实行支持质押预付订单农业一是有利于扶持优势企业掌握粮源。企业掌握稳定的粮源是稳健经营的最基本条件。如吉林省东丰县进行粮食直补试点后的三年来,除原有的22户国有粮食企业外,又发展了40多户具有营业执照、固定场所和烘干设备的个体私营粮食经销商,该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