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栽植成品柿树苗的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果农发展柿树的一大难题,河南省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张保伟在生产实践中,潜心研究出一种蜡封套装栽植成品柿树苗的新技术,使成活率达到96%以上。他的具体做法是:一、优选苗木:在惊蛰前后,选用高1m以上、直径在1.5cm以上二年生的成品苗木做栽植苗木,在采苗时要尽量保持根系的完好。二、截干封蜡:在成品苗高1m左右的饱芽处裁干,再用熔化的石蜡水将截干部位封好。三、拉泥栽植:挖大穴,一般树坑规格要达到80cm3,树苗要统一拉泥,栽植时尽量使根系舒展完好,细使树根留接接触肥料,苗木援芽处…  相似文献   

2.
宋华 《乡镇企业科技》2009,(33):225-226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绿化、美化水平逐渐提高,在绿化施工中,为了早日呈现好的绿化效果,多采用大规格的常青树进行工程用苗,为确保苗木的成活率,本文从5个方面对移植大规格桧柏做了阐述,以达到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绿化、美化水平逐渐提高,在绿化施工中,为了早日呈现好的绿化效果,多采用大规格的常青树进行工程用苗,为确保苗木的成活率,本文从5个方面对移植大规格桧柏做了阐述,以达到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张克美 《民营科技》2014,(11):194-194
油松不易生根,移栽不易成活,种植大苗相对于小苗成活率低,为提高移植苗成活率和活后生长旺盛、保持良好树形,对油松大苗移植及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张建平 《民营科技》2013,(6):207-207
提高苗木成活率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有效降低林业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营林生产中,必须采取可行的措施,提高苗木成活率。现对移植苗木成活的原理及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熊红双 《民营科技》2014,(2):231-231
营林绿化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营林建设中的质量控制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最基本的控制措施就是苗木的成活率。在营林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苗木的种植还是移植,苗木的成活率都是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以下根据苗木成活保障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对提高营林建设中苗木成活率的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为保障在林业工程建设中提高苗木成活率技术的实施提供参考,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对林木进行精心栽植的基础上,为了确保抗旱保成活,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好水分,根据当地实际气候情况,选择合理的整地、定植、覆膜、集水等技术手段及苗木栽植时间来增强林木的成活率,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抗旱作用.  相似文献   

8.
熊义宝 《民营科技》2013,(5):219-219
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技术原因、栽植时间不适当等,为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应做好壮苗的培育、合理整地、认真栽植、选择适当的栽植时间,并做好苗木栽植管理,使苗木生长在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9.
在苗木栽植过程中,科学地安排各道工序,把握好苗木的生理特性,在枝体受伤,但细胞没有完全失水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恢复细胞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植物细胞的失水时间,有利于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我们对几个园林施工单位在盛夏季节的苗木栽植过程进行观察,做到“四随”的施工单位比没有做到“四随”的单位,成活率明显高出20%以,因此,非正常季节,在施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做到“随挖、随运、随栽、随管”,能够大大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8,(16):178-179
对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Machilus dauzhenensis)一年生野外直播苗苗期生长节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生长呈平缓"S"型曲线生长;苗木生长节律分别经历了慢生期、速生期和渐进停滞期3个时期,苗高速生期从7月上旬至8月上旬止,地径速生期从6月上旬至10月上旬止;苗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为10.9cm、2.0mm。分析道真润楠苗木的生长节律,为不同生长时期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孙青洋 《民营科技》2011,(11):135-135
樟子松为松科、松属,又名海拉尔松(日)、蒙古赤松(日)、西伯利亚松、黑河赤松,为常绿乔木,树冠卵形至广卵形,树干通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嗜阳光,喜酸性土壤。现对樟子松大苗移植造林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王发鹏  赵宇希 《活力》2011,(7):37-37
苗木质量直接影响造林质量和幼树生长。我们以台湾相思容器幼苗为研究材料,开展容器苗苗木的质量性状分析以及主要评价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台湾相思容器幼苗不同生长形态质量指标的分化程度不一致,根、叶以及茎生物量、全株生物量、地径、侧根数、主根长等质量指标的分化程度大,表明幼苗质量分级和评价十分重要: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地径3个因子最能反映台湾相思容器幼苗的质量水平,总生物量是反映苗木质量的相关中心,为幼苗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其次是地径。根据各类因子指标在生产实践中的可测性.台湾相思容器幼苗出圃时可用地径作为主要测定评价指标。而苗高、高茎比、叶片数可作为衡量苗木的一般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开发》2015,(5):46-47
在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中,苗木的种植是一项重要组成内容,绿化施工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苗木种植的成活率,因此必须要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控制技术。文章针对园林绿化施工时苗木的选取、淋水、栽植时间、养护等各个方面的控制进行了阐述,坚持"适地适树适时"的原则,提高苗木种植的成活率,希望能对绿化施工企业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是抗旱、耐寒性较强的乔木针叶树种之一,在干旱沙丘上,其主根一般深扎1~2m,最深可达4m,侧根扎深50cm,孤立木根系向四周伸展,直径可达13m以上.本文对樟子松的种子的生产的研究主要围绕影响产量的因子和增加产量的措施以及樟子松结实规律的研究.影响产量的因子有:环境、气候、管理措施、母树产地等.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苗木失水不仅影响它的活力及造林成活率,而且影响造林后林木的生长状况。随着苗木水势、根系活力的下降,林木初期年高生长量也随之下降。许多相关分析研究表明,苗木水势、根系活力与造林后林木的初期年高生长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可见造林前苗木活力的高低对造林后苗木的生长状况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现通过对苗木的起苗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如何提高造林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公路绿化工作大多在公路边坡上进行,蓄水难,失水快。同时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造成苗木移栽成活期间降水少,蒸发强烈,而且公路点多线长,人工灌溉费时费力,很难满足幼树在成活期间的水分供应,幼树常因干旱而死。所以,提高水的利用率是解决这个中心问题的主要途径。结合多年来公路绿化技术的实践和经验,在认真试验研究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供可为实践直接应用的提高辽宁省公路绿化栽植成活率的抗旱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一、林业科研事业单位存货的特殊性及管理的重要性1.林业科研事业单位存货的特殊性。存货是指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及其辅助活动而储存各类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以及辅助材料、花卉苗木、外购商品等。由于林业科研培育所需育苗物资比较特殊,其物资主要有:苗木、树皮、树渣、农药、专用配方肥料等等,在林业科学研究工作中,需要大量的培育幼苗来开展引种栽培试验,以"2019年自治区林木良种补助:油茶大苗培育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油茶大苗的培育、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及地径等指标的观测来分析科研项目的最终表明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5,(24):210-211
对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银杉一年生野外直播苗苗期生长节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生长呈平缓"S"型曲线生长;苗木生长节律分别经历了慢生期、速生期和渐进停滞期3个时期,苗高速生期从6月上旬至8月上旬止,地径速生期从6月上旬至9月上旬止;苗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为4.6cm、0.7mm。开展银杉播种育苗研究,观测银杉从播种发芽至可炼苗出圃期间的生长节律,为在不同生长时期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朝武 《民营科技》2014,(2):244-244
樟子松是抗旱、耐寒性较强的乔木针叶树种之一,在干旱沙丘上,其主根一般深扎1~2m,最深可达4m,侧根扎深50cm,孤立木根系向四周伸展,直径可达13m以上。现对樟子松的种子的生产的研究主要围绕影响产量的因子和增加产量的措施以及樟子松结实规律的研究。影响产量的因子有:环境、气候、管理措施、母树产地等。  相似文献   

20.
《西部财会》2013,(5):54-54
为进一步提高铜川市印台区财政现代农业生产支持苹果产业项目实施的整体水平,通过认真总结现代农业项目实施成效,切实落实项目建设相关要求,使现代农业项目实施有个质的跨越,项目领导小组及建设单位积极在创新发展上做文章。一是创新项目运行方式。新建园项目改变过去政府下任务,由农民各家各户单独栽植果树的新建果园模式,采取统一对新建果园项目对外实行招投标,镇、村和农户只负责落实有发展苹果意愿果农的地块,以协议确定新建园面积,并以合同方式落实种植公司进行工程化栽植,在确保三年成活率的前提下移交果农经营。二是创新新技术推广。为加快果业的产出周期,加快果农增收步伐,积极引进容器大苗移植新技术,实施工程化栽植,以其适应性强、成活率高、便于管理,见效快的明显优势,受到广大果农的普遍欢迎,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新技术在项目区的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