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禾 《浙江经济》2000,(5):42-43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9%,中国经济以其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令全球瞩目,被誉为"中国的奇迹"。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却日益受到质疑,并由此引发了大量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本文则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2-2007年中国工业及行业经济增长中资本、劳动和TFP贡献率的测算与比较发现:TFP对中国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70年代的日本,这种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使中国很难具备与70年代的日本相同的能力应对危机.在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可能要付出相对较高的增长代价.  相似文献   

4.
出口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将出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分为出口部门自身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两类,来考察出口贸易如何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以出口内生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为基础,本文结果表明,出口贸易主要通过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然而出口部门相对要素生产率优势对增长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我国目前人力资本积累程度不高,因此导致出口贸易未能与人力资本充分结合共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6.
7.
基于索洛增长模型,测度了1978-2013年云南省全要素生产率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发现,云南省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较大,呈现先急剧上升后平稳下降的态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仍处于依赖资本与资源投入推动的粗放型、外延扩大式增长。  相似文献   

8.
研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其中一个重要课题是经济增长因素研究。文章通过对2000~2009年江苏省经济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对10年来江苏省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资本因素、劳动力因素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科技进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世锦 《开放潮》2003,(1):27-29
目前,有一种新的增长力量正成为替代积极财政政策的力量,拉动经济增长。这种高增长行业可以支持中国经济增长30-40年。因此,政府应着力推动一些改革和政策上的调整,以使这些高增长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0.
徐辉  周文魁 《魅力中国》2009,(20):32-33
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对江苏省经济增长源泉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资本、劳动力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苏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江苏经济增长属于资本和技术双推动型。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对其收敛性进行分析。通过采用Malquist生产率指数对1978~2005年省区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近30年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因素,技术效率改善并不明显。但是技术效率变动的差异却导致了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发散趋势,而后者是造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总被引:135,自引:0,他引:135  
本文通过对1952-1998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计算了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作者发现,在改革前,中国经济的TFP波动很大,1978年的TFP水平与1952年相比,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退步。但是在改革后,中国经济的TFP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苟大金,贺晓明,杨艳科学技术进步是当今世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推动着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更替和新兴产业的建立与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由于我国长期以来资源高消耗,使以资源为基础的原材料价格明显上升,给经济发展造成了成本上升的压力。高投入、高消耗所导致的高增长、高通胀等问题很多,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常红军(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兰州,730070)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沿袭着一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依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是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一般特征。由此导致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
王永静  王艳 《乡镇经济》2008,24(7):93-96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采用索洛余值法对1979—200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素投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算,对此期间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判断,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非常低,兵团经济长期处于粗放增长状态。要改变兵团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其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的投入来推动,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甚微。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后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有所提高,并且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效率的提升。最后指出要想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必须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