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aura  D'Andrea  Tyson 《时代经贸》2010,(19):19-21
大家早上好! 非常荣幸今天能到这里参加主题演讲,在全球经济展望及全球经济启示的主题下,我将从"从消费市场看外国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角度两个方面展开我的演讲。  相似文献   

2.
建立防火墙纾困欧债危机 增加全球投资推进经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午餐会发表主题演讲,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挑战的焦点在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应对危机和风险蔓延,欧洲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建立了防火墙,目的在于增加全球投资者应对危机挑战的信心。全球经济的稳定恢复还有待于增加投资,尤其是增加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内的产业格局与储蓄消费的失衡决定了全球的分工格局与全球经济失衡,这种失衡是诱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金融危机反过来也会影响全球失衡的调整,其最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使得国别经济关系关注的焦点从财富增长转向了利益调整中的财富分配。在这一背景下,从短期来看,防止经济衰退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但在长期,我们更重要的是防范全球经济失衡中的利益调整所造成的中国长期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4.
论全球经济失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傅瑜  徐艳  何泽荣 《经济学家》2006,(6):103-109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大特点。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实际上是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表现。研究一国经济的对外失衡不应该仅仅研究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的失衡,而更应当研究整个国际收支的失衡。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美国的失衡。一个国家的对外失衡是国内经济失衡的表现,中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中,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汇率政策的协调。这一协调是解决经济全球失衡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解决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关键是治理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全球经济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很难进行预测。在全球经济调整过程中,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宋宏 《经济师》2010,(8):6-8
自2009年3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摆脱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逐步进入恢复性增长区间,令世界瞩目。但与此同时,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会上对中国提出的控制碳排放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等接踵而来,又令人不能不给予关切。2010年盛夏时节,香港中文大学及亚太研究所研究员石齐平先生应邀到安徽出席一个学术论坛。笔者在听取他的演讲后访问了他,访谈的主题就选择石先生的演讲主题之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研究》2012,(8):257
<正>由《经济研究》编辑部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联合主办的2012年"全球生产网络、中国经济转型与国际贸易结构调整"论坛,定于2012年10月27—28日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举行。一、会议背景及主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和运输技术进步以及各国贸易政策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在此环境下,全球分工体系逐渐深化,全球生产和国际贸易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全球分工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的98%以上是中小企业.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十年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天,中小企业所面对的基本市场环境,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说就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具体表现为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和全球生产的一体化.认清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树立全球化的观念,加强国际合作,做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相互受益者和...  相似文献   

9.
学者多从国际政治学角度对全球治理这一命题进行分析,但全球经济治理的对象是经济问题,因此也需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本文从公共品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全球经济治理的经济学含义。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全球公共品的需求特点和供给能力,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增强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而这除了增强国力之外,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的经济体制更适应参与制订全球规则的需要,从而提高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长远来说,因为全球经济的衰退,使得中国在经济增长模式上必须从出口依赖型转为内需驱动型,由国内消费来带动未来的经济增长。因此,这次全球的经济衰退在未来两年中将会给中国的改革带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于2011年6月25~26日在北京举行。峰会以全球经济治理:共同责任为主题,旨在探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推动各国共同承担全球经济治理的历史责任。本刊现将部分与会嘉宾及专家学者的观点整理成专辑刊发,以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对本专辑的编辑出版给  相似文献   

12.
《时代经贸》2009,(11):25-28
首先,我向北京WT0事务中心表示感谢,感谢他们邀请我参加这次国际论坛。谈到经济开放所带来的好处,北京可能是全球最恰当的地方之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更要采取公开的态度来谈市场的开放。危机与机遇是这次论坛的主题,我参加过美国和欧洲许多经济危机的论坛,他们的主题更多的是谈风险、谈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日益严重,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困境,财政政策空间缩小,常规经济政策失效。各种经济保护主义政策,如贸易保护、汇率干预、资本流动管制等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全球经济治理的关键是重组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金融体系,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存在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因此解决中国的双顺差现象被发达国家视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之一,而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亟需提升。本文尝试运用SWOT战略分析框架,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展开实证分析,分析中国的比较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以及核心竞争力,进而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实现国家利益和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经济再平衡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极大关注和竞相研究。本文在研究了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点、原因以及全球经济的再平衡等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并不是单方面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也就不能仅局限于对汇率或投资—储蓄缺口某一单因素的调节,而应当从结构性因素、供给政策和要素流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世界各国相互协作、各种政策相互结合,各国配合来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格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结构,从而奠定了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全球整体的经济运行,任何时候都是在一定的经济秩序下进行的。建立与维护全球经济秩序,历来是在"竞争—合作"框架下完成的。经济大国是全球经济新秩序的主导力量。在当今世界,中国与美国的"竞争—合作"关系对形成全球经济新秩序至关重要。经济大国只有消除彼此的经济威胁,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才能建立起健康的全球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之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7月4日在北京发布以"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解决经济不安全问题"为主题的<2008年世界经济和社会概览>报告,该报告指出,由于受贸易冲击、自然灾害、内战和冲突等因素影响,经济不安全的状况目前正在全球蔓延.无论穷国还是富国都已受到冲击,其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是最贫穷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第二分论坛上,发言嘉宾围绕产业转移与重构主题发表看法,认为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和新兴市场国家崛起,对中国制造业造成了压力,但世界经济重新洗牌也给中国带来了重要机遇,要合理利用全球资源,把世界工厂变成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虽然在总量上是不断增长的,但在结构上却呈现失衡状态,全球经济失衡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中国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失衡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议题设置、规则变革、机制建设、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如"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太自贸区等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修正和完善,获得一定的国际赞誉。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建设者和变革者,需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对接,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的供给,争取更大的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失衡与中美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出现和加剧吸引了各国政府和学者的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对全球经济失衡典型事件的历史回顾,探寻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内在原因,并就这次全球经济失衡中备受关注的中美双方的利益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美国的单边思维与中国的多极化思维是这次全球经济失衡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中国和美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要加强合作,中国应加大金融改革和汇率政策调整的力度;美国作为全球化受益最大的国家,应该搭建更大的国际舞台来接纳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