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元是美国实力和地位的标志.美元霸权的根本在于支撑美国的全球霸权.美元指数在2007年中延续了2001年以来的下跌走势,在受美国经济衰退及次贷危机影响下,再度深幅下跌.随着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美元跌势依旧,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正在遭受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最严峻的一场考验.尽管如此,美元霸权地位在短期内还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时期的美元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是美国实力和地位的标志。美元霸权的根本在于支撑美国的全球霸权。在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下,美元指数延续了2001年以来的下跌走势,且跌幅较深,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正在经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严峻考验。尽管美元霸权地位短期内从根本上不会改变,但是正在被削弱。  相似文献   

3.
刘文文 《全国商情》2009,(10):69-70
2008年美国发生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并迅速传播到全世界.有关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很多学者做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地缘政治来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得出了危机爆发的根源是美国推行石油和美元霸权的结论.美国放松对金融的监管、新的科技革命难以诞生、金融过度创新、金融危机迅速向全世界传播的根源都是美国的石油和美元霸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改变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加快发展新能源、加强国际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4.
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被认为是继大萧条后的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动荡。本文以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此次危机爆发的本质进行剖析,认为危机爆发的本质性原因是在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下加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金融资本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危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形态发展到国际金融资本时代,以虚拟资本为存在方式下的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国际金融资本扩张过程中,通过两个基本制度的设计构建了世界经济秩序的基础:一是在货币领域,以美元符号化为基础的国际信用货币体系的建立,解脱了实物对资本的束缚,货币纯粹脱离开贵金属,虚拟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造成了全世界的虚拟经济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的依赖;二是在生产领域,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内安排产业结构,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统治体系中,造成了全世界在实体经济方面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实体经济的依赖。金融自由化成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流动的纽带,使得全世界的经济循环流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资本为主导的循环圈。国际金融危机不过是这一体系出现问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普遍实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这一实质没有改变,只是具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危机的新的形式——它以需求过剩的假象形式存在。形成现代危机新形式的逻辑是:直接生产过剩的传统经典危机→虚假需求膨胀→虚假需求过剩而实际需求不足的现代危机。消除金融危机的出路似乎不是"救市"而是"治市"(治理金融市场)和"救实"(救助包括增加人民实际收入在内的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指出,财富的主体本质就是劳动,财富的主体本质实现就在于再生产人并实现为劳动。而人的"对象化了的劳动"——即物质财富成为主体(人)消费的对象,是人重新获得活动(劳动)的机体能力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说,财富只有作为人的消费的对象才成其为自身,财富的消费就是其本质的实现。而以资本积累为基础的扩大再生产,使财富不断远离自己的本质。财富的自我否定又直接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出现危机。资本主义金融创新虽然借金融手段解决产品的过剩危机,让经济危机得以暂时缓解,但是同时积累了更多的资本结余问题,其突出表现就是把"产品过剩"直接表现为"资本过剩"。而当代金融危机的"过度消费",是建立在"借贷消费"基础上的,究其实质是非主体本质实现的财富生产。因此,危机是不能避免的,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过剩危机"的一个佐证而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才能看到危机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现在已过五个年头,美国的经济仍没恢复,欧洲各国又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因此许多人反思美国人错在哪里?为此,我们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让美国人看到错误逻辑的危害;第二,挖掘美国错误逻辑的社会根源;第三,分析美国怎样才能改变错误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就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海啸影响逐渐减少之时,2010年底以来以欧债危机为导火索的新一轮金融危机重新将这个词带回学者和公众的视野。对于近年来不断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理论界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等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马克思金融理论的角度看,当前债务危机依然是实体经济矛盾尖锐化的表征。债务危机表现为金融市场上的不稳定,同时又体现了经济制度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的分析视角和科学的分析工具,是其他金融理论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根据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深入研究虚拟资本的产生根源、基本属性、运行规律以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有私人财产控制的私人生产”问题。信用制度作为资本集中的强大手段,将日益庞大的社会资产集中到由少数人掌管的金融机构中。对次贷危机的分析表明,把社会资本作为私人生产来进行,是造成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按马克思的观点,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扬弃了资本的私人性质,在社会生产组织和执行职能方面,提供了向新生产形态过渡的基础,但它“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因此,处在这种“过渡点”上,如何使社会利益得到伸张,也就是如何使社会资本为社会生产,是我们从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美元霸权与当代国际货币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元霸权构成当今国际货币秩序的基本特征,也构成国际经济交易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美元霸权下的国际货币秩序是一种不均衡的秩序,其更多地体现了美国的意志和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美元霸权下的国际经济货币秩序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不稳定的。我国的政策选择应该是积极参与国际货币秩序的重构,并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应付的方式来维护我们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应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是虚拟资本天马行空式的自我发展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的结果。虚拟经济恶性发展,形成严重泡沫,不仅使资本与劳动的矛盾激化,而且使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矛盾激化,危机必然爆发。举债和赤字财政是西方发展虚拟经济的重要形式和内容。高额举债,严重资不抵债,成为危机的重要因素。虚拟资本集中表现为美元霸权资本。美国凭借美元作为国际商品交换和储备手段的地位,通过超发和贬值,掠夺国内劳动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财富,巨额财富就可收入自己囊中。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虚拟经济理论视域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演化形式。近年来,虚拟经济领域内的金融危机频频发生。用马克思主义虚拟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的产生进行解读,分析虚拟经济的理论来源,初步界定了虚拟经济、经济危机及金融危机并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解析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在全球的蔓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的制度失灵密切相关。IMF的权力结构主要体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益,导致IMF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本功能失效。虽然IMF进行了改革,但美国在IMF权力结构中仍具有明显优势。重建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是由复杂的机制所构成的。概括来看,其中的机制包括五个关键性环节: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矛盾、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矛盾、自由与风险之间的矛盾和市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分析与研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引发机制,对于认识与理解此次金融危机,及时调整金融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进展,美国市政债由于其相对安全性,反而受到投资者的追求,促使市政债发行量增加,降低了市政债市场溢价。同时,危机的破坏性作用引起了美国整个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市政债市场的改革则体现在官方监管制度改革、自律制度改革以及具有危机特点的产品创新。这些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市场透明度,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市政债发行者,促进市场效率,以重振美国经济,并促进美国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可以看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苏东剧变以后,产业工人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受到削弱,导致虚拟资本过度膨胀,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兴起所引发的工人阶级地位提高和实体经济发展,对20世纪以来历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克服,都起到了其他学说无法起到的标本兼治作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标本兼治地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