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文化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繁荣,但发展仍良莠不齐.本篇论文以延安市富县张村驿镇为例,以民风民俗为切入点了解和分析当前农村文化的现状,通通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对新农村建设中民风民俗没落的现状探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俊 《中国电子商务》2012,(18):154-154
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体育的发展是一场机遇,建设农村体育的关键是在把握机遇,抓住发展的重点,稳步的前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走访、逻辑归纳等方法对新农村背景下湖南湘乡农村体育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了解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冲击,也对新农村背景下农村体育建设应把握的重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体育文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随着体育人口增长,体育规划滞后;公共财政投向农村体育事业的资金长期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较少,且体育素质偏低,指导力度不强,使农民很难掌握正确的锻炼技术和方法;懂现代体育业务,会经营管理的体育人才十分缺乏;农村体育设施很少,尤其是方便农村群众健身的公共体育设施更少.应把体育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范畴,建立、健全农村体育组织机构,实行统一规划;搞好农村体育文化站点建设,提高农民的健身意识;开展传统的、民族的、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项目;拓宽体育经费来源,繁荣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4.
谢燕春 《商》2014,(37):290-291
随着社会经济化、全球化,乡镇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西方体育占据体育界的主导地位,而民俗体育的发展是背道而驰,一步一步走向衰亡,为了避免宝贵民俗体育文化的遗失、灭绝。而教育作为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可以起到传承及发展的功能。针对民俗体育的教育传承这个问题,本文阐述了其必要性,分析了民俗体育在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会彬 《商》2014,(35):107-10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我国民俗体育活动形式日益增加,逐步重视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相结合迎来新的发展。但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如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化发展中的负面效应以及传承的瓶颈问题。活态传承是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民俗体育活动走进校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主要结论:民俗体育活动形式日益增加;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传承的瓶颈。建议:民俗体育是具有极高锻炼价值和教育价值的体育活动。进校因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可以打造一批年轻的民俗体育的接班人。同时,丰富学校体育活动,为其发展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6.
田帅  吕伟 《商》2012,(11):147-147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化建设处于初步发展时期,目前国内对于新农村社区体育跨学科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利用达到耗散结构所需要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的非线性机制以及涨落等条件对新农村建设下农村社区体育进行研究,指出当前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的提出和逐步实施,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农村学校体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对促进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斌 《现代商业》2008,(11):256-258
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国特色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体育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与社会发展要求极不适应,因此,要从体制,措施入手,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各种因素,促进农村体育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综合分析等方法,在分析农村社区及农村社区体育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下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推进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限制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包括体育人口稀少、体育意识淡薄、体育设施贫乏、体育消费低下、管理体制落后。我国应加强农村体育规划,加大农村体育投入,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农村学校体育,培育民间体育机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国家全力支持、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体育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商》2015,(29)
在改革开放、经济转变发展的关键时期的今天,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这项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我们不难看到,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和政府都将下定决心要把农村建设的更好。当然,这与社会、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对象都有莫大的关联;因此,作为体育专业群体中的一员,我有责任、有义务为我国中学体育教育服务;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价值,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提升中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完善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由此可见,农村学校体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就应将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对发展农村体育的重要性质,重新定位农村学校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研究并制定出适合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相关发展模式,这对于加快农村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实现全民健身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楠  ;张峻熊 《消费导刊》2014,(5):235-235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由于农村体育工作开展相对滞后,加强农村体育宣传、促进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商》2016,(1)
本文以河东民间体育为研究对象,以河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客观分析了民间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剖析河东民俗体育传承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了完善河东民间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滕飞  闻又文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7):231-2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面临着创新的压力和机遇。然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创新仍困难重重。以此为重点,深入分析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邓淑锋  张平 《中国市场》2013,(32):85-86
城乡结合区的农村从经济、人们的生活意识思维等分析,逐渐接近城市生活。响应党中央三农政策新农村文化建设,其中体育文化是重要组成成分。体育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农民体育健身。城乡结合区的农村农民经济收入较好、生活思维水平提高、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提高的前提下,为发展农民体育健身社区化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健身社区化,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的身体健康,为建设、发展和谐社会、和谐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渠扬  唐文兵  崔冬冬 《消费导刊》2009,(24):213-213
一、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科学内涵(一)新农村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共同劳动和生活的乡村农民,具有主动性和自发性农村体育文化不是少数人的活动,乡村农民也不仅仅是被动的受众。应当明确,农村体育文化主要是乡村农民自身的"人化"和"化人"过程,我们既不能将"文体下乡"活动等同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也不能  相似文献   

17.
陆香君  李宝军  李耀珍  张妍蕊 《商》2013,(20):138-138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发展“本土文化”,发挥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加强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工作,要寻找有效途径,构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合理机制和体系,并通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来促进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体育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通过分析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对宁夏体育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旨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农村房地产市场开发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冰 《市场论坛》2009,(1):33-34,17
农村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农村房地产发展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重要意义,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健全土地管理系统体制,建立健全农村第二住宅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土地管理和规划管理,完善企业厂房建设规划,以实现农村房地产市场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景宁县大均乡作为浙江省的民族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考虑其特殊的民族文化特性。通过分析大均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大均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使该乡在解决"三农"等新农村建设基本问题的同时能做好农村生态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使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