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稻葵:未来挑战是软着陆 未来1~2年,挑战是软着陆。其中GDP增速、CPI、外贸顺差的软着陆有望实现。  相似文献   

2.
《上海企业家》2005,(1):55-55
针对关于“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刘国光日前提出,限制投资过度、投资过热部门的投资,实现这些部门的软着陆是必要的,但不要轻易讲中国经济软着陆现在不存在整个国民经济软着陆的。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市场的主题变为"消费",体现了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态度真正的"大拐点",也就意味着房地产的"软着陆"不远了。房地产什么时候"软着陆",这又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软着陆"息息相关。但在双"软着陆"的"新常态"下,最后只有20%的开发商会活下来,并非是危言耸听,这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软着陆",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通过"互联网+"、"创客"、"双引擎"、"中国制造2025"等新词传递了施政新思路。但这需要一个  相似文献   

4.
[人物]     
《东方企业家》2005,(7):22-22
金人庆 《银行家》杂志将“2005年度亚洲财长”称号授予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该杂志主编泰姆威尔评价说:“这个国度成功实现可能已经过热的经济的软着陆,赢得了全世界的感激和赞扬。”  相似文献   

5.
我国成功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步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健康发展轨道。如何提高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继续保持这一良好态势,是关系到河北省跨世纪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于远牧 《物流时代》2012,(11):21-21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济软着陆”已成为企业的精神寄托,仿佛仅凭政府的宏观调控之手,一朝“着陆”,万事大吉。现实情况是,自中国经济首次软着陆至今,二十年来,国内软着陆与国际性经济危机相互衔接、交错,期间,在  相似文献   

7.
市场走势决定于经济运行状况。根据有关经济专家分析,为了保证今年“软着陆”的基本成功,我国仍将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9%左右;继续严格控制通货膨胀,力争使物价涨幅回落到10%以内。为了加快与国际市场接  相似文献   

8.
再一次从联想集团全身而退,是柳传志本人的软着陆,也是中国式管理在跨国范畴里的软着陆,其间交织着刀光剑影、韬光养晦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在经济运行中也曾数次出现过热,每次都试图使经济“软着陆”,但均未获得成功。例如:1984年第4季度开始经济出现过热,1986年力图“软着陆”,结果未“着陆”却再次起飞;1988年经济过热,实施治理整顿,想“软着陆”,结果由于力度过大,最终导致了“硬着陆”。最近这一次面对1993年再次过热的国民经济,我们沉着应对,锲而不舍,经过3年多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软着陆”。1996年国民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经过1995年至1996年两年艰苦的努力,顺利地实现了“软着陆”,但经济“软着陆”后我国经济处于什么走势?今后几年里,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明确这些问题对认清今后的改革方向与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经济虽然实现了“软着陆”,但经济生活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软着陆”后经济发展面临最为根本的问题是结构问题。结构不调整我国经济难有大的发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宏观经济显现出先慢后快再慢的特征,为了使国民经济能够保持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中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一、“软着陆”时期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在1992年出现了明显的过热现象,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投资增长迅猛,政府为了稳定经济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措施用以配合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在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软着陆”。在此期间国家采取的主要财政措施是:1、禁止地方当局未经授权给予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税收优惠。2、削减基建…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1996年是中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喜悦的一年。因为中国经济首次成功实现“软着陆”,正如1996年11月24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宣布的,“整个经济开始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发展轨道,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  相似文献   

13.
观点荟萃     
樊纲:中国经济软着陆正在进行中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称,中国经济软着陆正在进行中,现在还说硬着陆是缺乏常识。樊纲就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及政策走势做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经济总量关系从短缺转变为结构性过剩;经济体制初步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结构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经济运行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从以前的高速度、大波动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增长时期。为了准确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以来,一直沿着持续快速健康的轨道发展。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多变的条件下,仍然保持了7.6%的增长速度,整个经济形势是好的。但在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以保证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我国GDP增长速度由1992年的经济过热连续第八年回落,现在是在合理区间的连续下降,是“软着陆”后的继续走软。但在去年下半年GDP的季度增长率呈现上升势头(四季度达到最高值9%)…  相似文献   

16.
改革大视野     
中国经济政策与朱镕基经济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权威人士撰文说,五年来中国经济政策所反映的朱镕基经济思想,有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是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控制通货膨胀。1997年中国物价从1994的21.7%下跌到0.2%,经济增长速度从1992年、1993年的13%下降到8.8%。“软着陆”是基本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经过3年多的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国民经济保持了适度快速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金融财政形势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实现了“九五”开好局的预期目标,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纲领开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18.
引言10年前,我在《经济研究》发表了“当前需求控制的主要目标——兼论稳中求进的改革思路”一文,针对1987年下半年经济由“软着陆”转向回升过程中,理论界和工商企业界要求进一步放松银根,刺激需求的呼声,建议为了保证制度创新式改革顺利进行,应该注意需求控制力度,实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3、5、8改革方案”中提出的“稳中求进”方针。可惜,这一建议未引起管理层的重视。从1987年到1990年,经济发展先是大起,后是大落,震荡很大,代价不小。时隔10年,到1996年,经济又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虽然经济界有不少人建议全面放松需…  相似文献   

19.
无论在一国之战,还是在举世之内,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的确可圈可点:持续保持高增长,完全平抑“高通胀”,顺利实现“软着陆”,成功规避“金融风波”。然而,历史并没有将满盘幸运与美好全部留给中国,当这列东方经济快车即将握别旧世纪之际,一堵新的屏障——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经营者》2005,(2):18-18
<正>我对中国经济仍很乐观。今年初,人们还在谈论中国经济增长过热最终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的问题,最近对中国的访问使我深信,中国经济正在实现“软着陆”。2005年,中国经济情况会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