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引黄入冀”工程冬四月引水存在与当地灌溉时间严重不匹配的问题,如何科学储存和利用宝贵的引黄河水资源,是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地下水库则是科学合理储存水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选择南宫市溹泸河河道,进行河道入渗能力大型试验研究,利用水均衡法计算溹泸河河道入渗能力,分析入渗能力的大小对地下水位变化幅度的影响,计算溹泸河北段河道入渗场适宜的引水流量。结果表明:动水条件稳定的入渗能力为0.13 m/d,静水条件稳定的入渗能力为0.11 m/d;溹泸河北段的合理引水流量为0.48 m3/s;入渗初期地下水位响应滞后时间较长,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地下水位响应滞后时间缩短,且地下水位增速变缓。通过试验研究,获取了南宫市规划地下水库建设论证需要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为南宫市规划地下水库的科学建设提供技术理论支撑,为古河道带区地下水库河道入渗方式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障金陵河的生态基流量,同时增强地下水的循环速率与强度,本文以金陵河引洪入渗试验为例,运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洪水入渗地下的调蓄能力。结果表明:①约有24.9%的调蓄洪水增加了含水层的储存量,36.3%的调蓄洪水最终随地下水流排泄到金陵河,增加了金陵河的生态基流量;②调蓄洪水在含水层中储存并滞后了200 d。由此可见,洪水入渗地下充分利用了洪水资源,对研究区内水资源进行了时空上的再分配,调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选取季节性河流大沽河上、中、下游3处代表性河床作为野外垂向入渗试验场地,每处分别做2组试验,研究不同包气带水理及理化性质下河道入渗能力。结果表明:河道入渗过程可分为快速入渗、缓速入渗与稳定入渗阶段,总历时为1.3~2.0 h;不同河道包气带水理及理化性质影响着河道入渗过程,同一试验场地各组试验相同深度沙层初始含水率越小则入渗速率越快,相同深度沙层初始含水率相近时,上、中、下游沙层水分入渗速率依次减小;当同一试验场地各组试验沙样每层初始含水率之和相近时,各层之间初始含水率差距越小,则达到稳定入渗的时间越短;随上、中、下游沙样粒径依次减小,其稳定入渗率依次减小,约为0.006 5、0.004 1、0.002 3 cm/s。  相似文献   

5.
农村大部分地区天然河道存在土质河道日益萎缩,水质下降、水环境承载力小的现状,针对天然河道不可替代的行洪和景观作用,近年来都江堰灌区加大了以节水改造为主的续建配套建设步伐,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提出河道整治、生态恢复、景观营造的一体化的综合保护对策,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景观、环境、生态与效益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以龙岗河干流初期雨水的调蓄设施工程为实例,计算了初期雨水调蓄设施的雨水处理规模和调蓄容积,分析了敞开式和封闭式调蓄池的优缺点,对水力翻斗和人工清淤两种清淤方式进行了比选。结果表明,敞开式调蓄池和水力翻斗清淤更有利于调蓄设施的管理维护,且节约经济成本。龙岗河初期雨水处理调蓄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对实现经济环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促进阿拉尔生态城市建设和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以阿拉尔市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校园、市政、居民区、道路绿化带4个功能区绿地土壤,用环刀法测定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并做了模型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4个功能区绿地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存在明显差异,稳定入渗率为道路绿化带绿地(0.31 cm/min)校园绿地(0.05 cm/min)市政绿地(0.02 cm/min)居民区绿地(0.01 cm/min);应用常用的入渗模型进行了拟合,通用模型及Kostiakov模型能较好地描述4个功能区的绿地土壤入渗特征,Philip模型在本区的适用性最差。研究结果为阿拉尔市绿地土壤的管理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通过短时间尺度的土壤水动态监测数据难以准确获得土壤水入渗补给的规律,因此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栾城试验场开展了长时间尺度(5 a)的土壤水动态监测试验,监测深度为340 cm。利用Hydrus-1D软件的双渗透(基质流区和大孔隙流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采用最小函数法对模型进行参数反演。为克服地表复杂的气象条件可能给模拟结果带来较大误差,选取140 cm深度为模型上边界。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流区(m)和大孔隙流区(F)土壤水动力特征参数nm,nF,αmαF,大孔隙流区饱和导水系数KsF对模型入渗补给量的灵敏性最高,并被选取为模型反演参数。 总体上,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模拟值能较好地拟合其实测值,其决定系数为0.78。地下水入渗补给速率具有年际变化特征,但在年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在雨季达到最大,然后缓慢减小。年均入渗补给速率为220 mm/a,其中由优先流引起的入渗补给量为211 mm/a,这表明地下水入渗补给以优先流为主。该研究成果可提高对地下水入渗补给规律的认识,同时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农业节水管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一河一策"工作是实现科学治水、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的重要措施。针对公安县复杂的河流水系特性以及平原水网地区存在的水旱灾害、侵占岸线、水质污染、水流阻塞、淤积断流、血吸虫风险等突出问题,围绕实施河长制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六大任务,提出了相应治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同一水文气候区内的凤庆河、晓街河流域,由于流域内的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两流域河川径流、产输沙规律的显著差异,根据2003年两流域同期实测水文资料,从生态系统组成、土地利用方式对比分析产生水文差异的原因,揭示两流域生态系统及土地利用对流域水资源的效应,为区域生态系统及水资源综合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冬雨型河流的水文要素变化规律,以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瓦赫什河流域为研究区,对该研究区气温、降水、径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气温的季节性变化与径流过程具有较好的同步性;2瓦赫什河流域降水量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春冬季;3对于冬雨型河流,降水主要以固态形式堆积在流域上,径流主要以融冰雪融水进行补给。  相似文献   

12.
锦江河位于恩平市境内,属于潭江恩平段.该治理河段河道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每年遇台风、暴雨、洪水时,容易造成较大洪涝灾害.为了保证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亟需对本河段进行治理.工程采用清淤疏浚+生态护岸护坡防冲手段,对堤岸堤坡进行加固抗滑设计.项目完工后,能提高岸坡抗冲刷能力,解决淤积、排洪不畅问题,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湖南省样板河湖建设,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目标,以省级河流浏阳河为例,从水安全、水环境、生态景观、管护等方面筛选出19个指标,建立样板河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AHP-结构熵权法和云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浏阳河评价等级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宗家桥河为例,通过污染特征分析和污染负荷调查,诊断确定了河道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采取外源治理、生态清淤、水生态修复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河道水质,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同时,结合宗家桥河治理案例,提炼出江苏省农村河道水环境治理路径,以期为江苏省农村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干支流水体交换特征初步研究——以朱衣河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三峡库区中部典型支流朱衣河与干流界面水动力参数、河口流场强度与特征的分析,计算了干支流水体交换通量,进而探讨水库运行各个时期干支流水体交换情况及其对库区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朱衣河河口水体具有双向流动特性,水库运行各个时期干支流交界面进出水体分布不同,流速差异显著;不同季节与水库运行期河口流场相应表现出上下分层、左右分布,以及进出流量差异显著等特征;尽管朱衣河河口净流量较小(全年大部分时期小于100 m3/s),然而双向水流结构的存在致使水体有效交换量相对显著(约为净流量的5~10倍)。根据朱衣河实测数据及相关资料,初步推算了库区干流水体参与干支流水体交换的比例,得出全年平均交换率为204 %,1月份最高,达343 %。  相似文献   

16.
以尼洋河为例运用分形算法探讨了河道演变的机理,初步认为:在河道演变分类的基础上,河道演变是河道外部条件和河道内部条件不断协调的结果,即演变主要依靠水力和携砂两个关键因素。具体到尼洋河来说是渐进式演变与急剧式演变相结合的河道演变,其渐进式演变主要由于携砂带来河势演变,其急剧式演变主要是由于水位落差或流量增大引起的纵向和横向演变。  相似文献   

17.
结合深圳市潭头河的环境概况,从现状排水体制、水体水质情况、污染源3个方面对深圳市潭头河黑臭水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治理思路,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水补给、生态修复4个举措对潭头河黑臭水体进行了专项治理,以彻底消除河道黑臭,改善潭头河的水质及周边环境,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很可能对欧洲莱茵河的径流造成影响。需要用领先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去加强适应性战略,以应对河道径流变化,关键在于认识气候的潜在影响以及社会与自然体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这两者无论是在个体、地方、区域,再到国际等各个层面上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度。提出了面临的三大挑战。在制定适应性战略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不确定度是第一大挑战。研究发现,为支撑流域适应性规划而对不确定度进行传播一般仅占现有不确定度的一小部分,如只利用一种模型或一种情景以及一种方法去考虑不确定度。第二大挑战是克服目前科学家提供的科学知识与决策者所需知识之间的失配问题。早期使用"政策风险评估法"的经验表明,该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决策者的需求。第三大挑战是如何恰当地将莱茵河流域的跨境特点纳入到研究工作和政策制定中来,从整个流域层面而不是单一流域内层面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并实施适应性方案,这样可以提供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实际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很可能对欧洲莱茵河的径流造成影响.需要用领先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去加强适应性战略,以应对河道径流变化,关键在于认识气候的潜在影响以及社会与自然体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这两者无论是在个体、地方、区域,再到国际等各个层面上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度.提出了面临的三大挑战.在制定适应性战略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不确定度是第一大挑战.研究发现,为支撑流域适应性规划而对不确定度进行传播一般仅占现有不确定度的一小部分,如只利用一种模型或一种情景以及一种方法去考虑不确定度.第二大挑战是克服目前科学家提供的科学知识与决策者所需知识之间的失配问题.早期使用“政策风险评估法”的经验表明,该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决策者的需求.第三大挑战是如何恰当地将莱茵河流域的跨境特点纳入到研究工作和政策制定中来,从整个流域层面而不是单一流域内层面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并实施适应性方案,这样可以提供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实际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新疆高寒山区河流主要发源于高山带冰川和永久性积雪的融冰雪水,如何确定冰雪消融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对研究新疆山区性河流的径流形成过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以玛纳斯河为例,采用肯斯瓦特水文站1958-1987年逐日气温、降水、蒸发及径流等资料,借助G IS工具提取流域数字高程,运用含融雪结构的新安江模型对流域径流进行模拟,估测其山区气温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以期为其他资料缺乏的地区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