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研究设施是探索科学前沿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国内与国际合作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既有传统的单点大型自然科学研究设施,也有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的多点、虚拟、新兴的大型人文科学研究设施。目前,荷兰有66个大型研究设施,其中,单点设施占49%,多点设施和虚拟设施各占20%多。荷兰大型研究设施路线图对入选的设施有诸多要求,其中包括:因获得投资而取得科学突破;研究领域要反映荷兰和欧洲热点问题;设施建成后将产生知识聚集效应,吸引和留住顶级人才。研究荷兰大型研究设施路线图的形式、内涵和编制方法,期望有助于我国大科学设施建设,有利于中荷大科学合作。  相似文献   

2.
为保持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汇聚和培养人才,提高全球竞争力,各主要国家/地区纷纷制定了大型研究基础设施战略规划(路线图)。本文对欧盟、英国、美国能源部制定的大科学规划以及俄罗斯拟制定的科研基础设施战略进行了对比研究及深入分析,认为各国(地区)制定大科学规划在管理实施模式、优先领域选择、设施遴选标准、分类支持体系、定期更新制度,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制定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战略规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凭借强大的整体科技实力和长期的巨额科研投入,美国引领着几乎所有重要领域的大科学研发与国际合作。本文梳理了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国内关于国际大科学项目的态度变迁,分析总结了美国大科学项目组织和管理体系的4个特点:并未制定国家层面的大科学规划;国际大科学合作是国内大科学项目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项目酝酿组织自下而上,由科学界驱动;管理与决策程序细致公开透明。本文还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大型研究设施建设计划为例解析了美国大科学项目的组织、资助与管理模式,以期为中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有关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在运行管理模式上具有国家所有,依托大学和专业机构管理;针对不同设施、用户和项目分类管理;围绕设施共享深入开辰科研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凝聚全球顶尖人才、先进技术项目等特点。本文研究分析了美国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国家实验室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模式及特点,并就我国国家实验室和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加快大科学研究的建设步伐 随着日本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政府对科技投入的逐步增加,为确立21世纪日本在国际大科学舞台上的地位,一批具有世界顶级水平的大型先进科研设施正在建设和酝酿之中。  相似文献   

6.
法国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因建设及运行成本高,往往需要制订多年规划。法国研技部根据全国科研机构的建议,兼顾优先科研领域和可用财政预算,对此进行整体设计。以前,只有物理学、地球和宇宙科学等科研领域才具有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由于科学研究所需的设施和装备越来越复杂,科研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越来越高,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模式也开始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国家基因资源网络、信息大网络、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数据银行等。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大型研究基础设施面向国际用户开放共享程度高,与世界顶级研究机构合作密切,积极向企业和公众开放,相关做法对意大利保持在相关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培养和吸引人才、促进产业和社会发展、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等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经验对当前我国鼓励大型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法国世界一流科研大国的地位,应对法国当前面临的科学、技术、环境与社会挑战,2015年3月5日,法国教研部发布新国家科研战略——《法国-欧洲2020》,该战略是继2009年《法国研究与创新战略》后出台的第二个国家级科研战略,确定了应对法国10大社会挑战的优先科研方向和5大主题行动计划,强调面向应用的研究,重点解决法国面临的社会挑战。本文在对《法国-欧洲2020》战略的制定流程与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特点,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国家对本国科研事业的扶持和对科研人员的社会保障,为了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潜力的利用率,以及发展符合新经济环境的科研和开发的先进组织形式,俄联邦政府于1997年5月7日作出了《关于加强国家对俄联邦科学支持的紧急措施的决议》: 一、根据《俄科学与国家科技政策法》,俄财政部在制定1998年度和今后几年的联邦预算草案时,对民用科研和试验开发工作的拨款额应不低于预算开支的4%。  相似文献   

10.
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是印度全国性的,以应用开发为主的科学和工业研究机构。由40个研究所、国家实验室和中心组成。由于拥有众多的实验室和科研院所,每年都要进行较多的科研仪器设施的采购,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CSIR制定了一套专门的审批、招投标程序。  相似文献   

11.
美国能源部2003年11月10日宣布了面向未来20年的《未来科学设施计划》,提出今后20年间将要建设的28个大型科学设施建设项目。并根据其重要性和可行性将这些项目进行了排序,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于未来20年科学挑战的思考和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2.
印度国家大型科研仪器设施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大型科研仪器设施的建设是科技基础条 于孟买理工大学内,始建于1976年。该中心对外开件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印度政府一方面通过加 展有偿服务, 设施从核磁共振光谱仪到一般的分强国际合作, 利用其它国家的先进仪器设施开展 析仪器均有。使用费用从100卢比到6000卢比不研究, 以弥补科技投入不足和缓解先进科研设施 等。用户对象可以是工业企业,也可以是学生和研缺乏的问题; 另一方面注重加强本国的科研仪器 究人员。使用设施前,用户向该中…  相似文献   

13.
浅析课题制科研管理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在200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科技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今后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各类科研项目将全面实行课题制。  相似文献   

14.
欧盟的《第七个框架研发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4月6日,新任欧盟研究委员波托科尼克向欧洲议会工业委员会汇报了欧盟委员会《第七个框架研发计划》的制定情况,详细地介绍了该计划的总体框架。框架计划是欧盟自1984年开始执行的一项周期为四年的大型、综合性、连续性科研计划,其战略目标是推动欧洲科技大联合,促进欧洲科技进步,振兴欧洲经济,提升欧洲国际竞争力,为不断改善欧洲公民生活质量和欧盟一体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国外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及大科学工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很少有国家针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制定专门的战略规划,而是将其列入研究基础设施规划或路线图以及国家整体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国际大科学项目一般由该领域知名科学家提出,在国际平台上宣讲以获得国际同行认同,并说服各国政府以获得实物或资金支持;如果是一国主导的国际大科学项目,则一般由主导国进行相应的运行和管理,如是多国以平等地位参与的国际大科学项目,一般会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国际组织来实施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根据法国《科技了望台》公布的“科学与技术1992年指南”和研究与技术部1991年7月公布的“公共科研三年(1986—1988)统计报告”编写而成的。《科技了望台》是由法国研究技术部倡导、由国家科研中心等九个大型科研机构组成的共同利益集团,它使用“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的统计方法,对法国科研状况作了全面调查,获得的最新数据准确可靠,具有较大的权威性。文章从科研队伍、经费来源和研究与发展工作的执行情况等方面对法国科研力量状况作一介绍,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韩国持续增加大型国家科研项目的预算投入.提高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扩大产出率以及提高科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成为韩国科技部在制定政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国家大型科研项目的事前可行性分析评估受到关注.2007年,韩国出台了"国家研发项目事前可行性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8.
2011年西班牙前任政府深化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政策动向,包括颁布《科学、技术与创新法》,推进《国家创新战略》,实施《国家科研、开发与创新计划(2008-2011)》和确立卓越研究中心评价激励机制等.部署落实了科学创新型城市建设蓝图,马德里大区等47座城市荣获“科学创新型城市”的称号;开展塞韦罗·奥乔亚卓越研究中心评选活动,以彰显西班牙科研机构的国际品牌,展示本土科研竞争力,从而振奋国家精神.  相似文献   

19.
卢勇 《江南论坛》2021,(3):39-41
学术诚信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2021年1月21日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组成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在科技部网站上发布《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引发热议,学术诚信问题再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某种意义上已超越学术本身,成为事关国家创新能力导向、社会道德水准建设、教育科学发展信誉,甚至事关国家形象和国际声誉的大问题.因此,加强学术诚信制度建设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始于1977年韩国科学财团的设立。韩国科学财团作为国家基础研究支援机构,科研经费主要从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和科学财团基金获得。经费主要分配在基础设施建设、对一般性研究的支援、对新兴科技研究的支援、参与国际共同研究等。1978年开始每年制订“基础科学研究实施计划”。为使基础科学研究走上法制轨道,1989年12月制定出台了《基础科学研究振兴法》,1990年11月颁布了总统令《基础科学研究振兴法施行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