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被实施风险警示企业的同城企业样本,考察城市新增风险警示信息对同城非警示企业大股东掏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发现,风险警示信息对于同城企业的大股东掏空行为具有治理效应,即城市新增风险警示公告会显著抑制同城非警示企业的大股东掏空程度。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工具变量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渠道分析表明,风险警示信息一方面通过城市内企业之间的基本面关联产生传染效应,另一方面,本地散户投资者群体内部的消极情绪进一步增加了其对同城非警示企业的风险预期,从而对非警示企业大股东掏空形成威慑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风险警示信息对同城非警示企业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在非警示企业基本面状况较差和本地偏好程度较高时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7—2011年大股东减持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静态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股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进行分组以后发现,对于私人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当年的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而对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内部人控制模式异质性视角出发实证检验大股东掏空与高管薪酬粘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强式股东控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掏空与薪酬粘性不存在显著关系,非强式股东控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掏空显著加剧薪酬粘性,大股东掏空程度越严重,薪酬粘性越强。在非强式股东控制模式下,进一步按照市场竞争程度高低分组,发现与低市场竞争压力相比,高市场竞争压力下大股东掏空更能加剧薪酬粘性。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完善企业薪酬契约制度,以制度增强对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制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沪深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重要政策,以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年报问询函数据为样本,考察问询函监管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式问询函监管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进一步将问询函区分为包含“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和未包含“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发现问询函监管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包含“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上。从大股东实施“掏空”行为动机看,“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内部控制治理水平较差的公司中更强。从大股东“掏空”行为实现的客观条件来看,“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在法治水平较低地区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琦 《会计之友》2021,(11):93-98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风险、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起到明确权力、责任以及制衡的作用.企业在采取避税行为的同时也面临较大的税务成本与风险,需内部控制制度对风险进行管理.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讨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避税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对其避税程度有约束作用,且该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抑制作用更大,而股权集中度会削弱这种抑制作用.文章丰富了现有关于企业避税程度或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内容,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避税降低会计信息质量,这可能引发审计师的关注。以2011—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对避税天堂直接投资的企业是否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研究发现:(1)对避税天堂直接投资的企业有更高的概率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2)在企业国际避税动机更强、控股股东掏空可能性更大、利润转移能力更强的情况下,对避税天堂直接投资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企业当年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后,下一年度与避税天堂地区发生关联交易的规模显著减小,表明外部审计有助于抑制企业避税。以上研究丰富了对避税天堂投资的经济后果的文献,有助于理解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审计师是否关注避税天堂投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7—2017年上市中央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影响作用以及国家审计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具有抑制国企避税的治理功能,国家审计监督会显著增强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抑制作用,说明内部控制和国家审计是深入理解国有企业税负水平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避税的治理效应在地区税收征管强度小、社会审计质量低和避税激进的国企中更为显著;通过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后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避税的抑制效应集中体现在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两大要素上。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达到抑制企业避税的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管兼任作为大股东加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手段,在经济转型期是广泛存在的现象。通过对已有兼任高管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研究仅仅局限于独立企业横向层面的兼任,而忽视了大股东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纵向兼任高管的经济后果研究。文章基于纵向兼任高管视角,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掏空理论,对我国纵向兼任高管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从大股东监管还是大股东掏空方面,纵向兼任高管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对此,提出了在纵向兼任高管下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企业财务管理为研究对象,从内部风险管控的角度,探讨了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内部风险管控相关措施。首先,对内部风险管控的内涵以及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结合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管理现状,对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内部风险影响因素以及其所导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企业融资内部风险管控措施。希望能够借助如下研究,可以从理论研究角度对进一步促进企业融资过程中内部风险的有效管控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以此来确保企业融资活动的有序、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战略实现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诉求,不同的战略选择对内部控制具有怎样的影响?特别是在关系型交易成为中国企业间主要交易模式的现实环境下,如何考察和分析这种影响?根据资产专用性和企业战略风险理论,研究发现:相对稳健型战略而言,激进的企业战略降低了内部控制的风险管控作用,而且企业间盛行的关系型交易环境,更是加剧了激进型战略对内部控制效用的降低后果。研究表明:激进型战略与关系型交易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控的消减作用存在叠加效应,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过程中,既要全面分析企业战略风险并合理匹配企业战略模式,又要高度关注关系型交易的现实环境,在充分发挥内部控制风险免疫机制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战略与关系型交易的有效均衡。  相似文献   

11.
营商环境对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8~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营商环境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承担;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优化营商环境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内外部信心、加剧产品市场竞争三条路径促进企业风险承担;拓展性检验表明,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经济后果研究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促使企业风险承担转化为较高的创新绩效水平。本文结论充分验证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论断,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并为政府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企业管理者科学制定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13—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CEO薪酬溢价在企业财务乱象中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检验大股东掏空在CEO薪酬溢价与财务乱象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CEO薪酬抑制能对企业财务乱象起到较好的治理效应,即CEO薪酬溢价能显著抑制企业财务乱象;大股东掏空在CEO薪酬溢价与企业财务乱象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即CEO薪酬溢价能通过降低大股东掏空的方式抑制企业财务乱象.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5—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国家队”持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队”持股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在内部控制不太完善的上市公司中其相关关系更为显著。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国家队”持股可以通过降低企业风险来降低审计收费。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和工具变量等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研究表明,“国家队”持股在审计收费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不仅将“国家队”持股的经济后果延伸到审计收费领域,还为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4.
李莉  武航佳  张明英 《财会月刊》2023,(12):137-144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发展,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基于风险决策视角,本文以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微观层面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风险承受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风险承受水平;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风险承受水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缓解代理冲突和融资约束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风险承受水平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管理层薪酬激励水平较低、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显著,且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受水平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该研究结论丰富了微观层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和企业风险承受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以715家上海证券交易所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造了中介模型,探讨大股东资金占用对内部控制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在大股东资金占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同时也验证了大股东资金占用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支持了“掏空论”。本文还分析了模型解释能力的变化,指出了在后续研究中寻找中介变量的必要性。该研究结论为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监管趋向和追责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宏欣 《财会通讯》2022,(3):61-64,78
本文以2014—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掏空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掏空动机增强,其掏空行为使公司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本文解释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通过掏空影响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机制,丰富了股权质押经济后果及财务困境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可为政府部门制定防范股权质押风险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我国金融类之外的A股上市公司2006-2009年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研发投资、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掏空"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公司披露了研发投资情况的比未披露研发投资情况的公司"掏空"程度要大。另外通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公司其研发强度与该上市公司"掏空"程度显著正相关,而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公司股权制衡与大股东"掏空"程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院我国定向增发折价水平整体比较高,大股东掏空动机是影响折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利用定向增发实施以来较大样本数据,把市场行情分为牛市、熊市和震荡市,对大股东掏空动机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按市场行情分组进行回归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动机越强烈,定向增发折价水平越高;上市公司大股东在牛市行情下,其掏空动机对折价有显著影响,在熊市和震荡市环境下对折价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在牛市下更容易实现,非牛市行情下掏空动机不强.另外,也发现大股东的掏空动机与发行价的溢价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不受市场行情的影响,说明大股东在定向增发定价环节上具有充分的控制权,掏空动机强烈.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控中占据特殊地位,不仅有助于企业发现并客观评估企业风险,而且还有助于企业有效解决风险管控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本文基于内部审计对风险管控的作用,在新经济形势下探究风险管控中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如内部审计范围较小、审计队伍不合理等,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水平和质量的对策,以促使企业内部审计能够在风险管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企业风险管控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立足于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当代价值观,实证检验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这种正向影响在家族企业中显著,而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无影响,并且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影响晋升激励和公司声誉这两种路径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在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法治化水平较低、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或是有经营危机的企业,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更为明显的提升作用。在经济后果方面,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可以增强内部控制对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并减弱内部控制对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