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各级监管部门在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过程中发现,私设"小金库"违纪违法案件明显上升,其危害也日趋严重。笔者认为,治理"小金库",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私设"小金库"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从源头治理上下功夫,抓好具体的收支监督。一、强化对收入的监督收入是形成"小金库"的源头,各单位的收入构成是由单位的性质所决定  相似文献   

2.
刘建阳 《会计师》2010,(12):97-98
<正>中央和国务院三令五申严禁各单位私设"小金库",历年开展了10多次专项整治工作,但"小金库"问题仍然屡禁屡犯。1998年~2006年上半年,全国审计机关共查出"小金库"金额1406亿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730亿元,占52%,已成为私设"小金库"的重灾区。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是如何形成的,怎样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本文对此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单位私设"小金库",主要为了谋取小团体或个人利益,逃避财务监督和群众监督,从事违规、违法活动,在高校当中也存在这种现象。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治理"小金库"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通过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清理,各单位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得到了一定遏制,但在现实中,仍然发现个别单位禁而不止,变换形式私设"小金库"。2014年,陕西省靖边县以中央提出的今年重点抓好七个问题中关于"继续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从源头上斩断不良作风资金链"工作内容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第一,多部门联合行动,提高治理  相似文献   

5.
2000年财政部驻广西专员办,查处了三起金额巨大的私设"小金库"违纪行为。一是在对国税进行交叉检查中,查出北京市某区国税局私设"小金库"3,561万元;二是根据群众举报查出广西自治区某市建行私设"小金库"503万元;三是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发现广西金噪子有限责任公司私设"小金库"6,315万元。自专员办成立以来,我办已查处了23个单位私设"小金库"的违法违纪行为,合计"小金库"金额2.29亿元。从以上被查处情况看,"小金库"违纪有以下特点:一是"小金库"不小。在已查处的23起"小金库"中,200万元以上的16起,其中超过3000万元以上5起;二是普遍性。不但企事业单位有"小金库",行政机关也有,不但一般单位有,工商、国税、人民银行等经济执法部门也有;三是"小金库"多户头化。我办查处的私设"小金库"的单位,最少的有"小金库"户头3个,多的达13个;四是"小金库"资金来源多样化。包括截留主营业务收入、副营业务收入、利差收入、变卖财产收入、咨询服务收入、各种提成和返还收入、购物回扣、虚列成本费用、下级单位上交的各种款项费用、有关单位的捐赠等等;五是"小金库"资金主要用于违纪违法支出。如购建帐外资产、滥发钱物、出国旅游开支、请客送礼、过年送红包、行贿等。  相似文献   

6.
马瑜庆 《财政监督》2011,(13):57-58
关于财务管理,笔者乃半路出家,至今仍是"门外汉"。但在协管、分管财务工作的10年中,一直坚信"小金库"是一个"炸药库",坚持不设"小金库"。一个单位设有"小金库",就等于给这个单位埋下了"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安全隐患:一个领导私设"小金库"之日,就是这个领导走向腐败之时。针对"小金库"的成因与特点,在工作中应该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长效的机制,有效地治理"小金库"呢?一、科学分析"小金库"成因"小金库"危害多、危险性大,为何  相似文献   

7.
<正>自2009年6月以来,安徽省临泉县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通过自查和重点抽查,查出了11个单位私设"小金库"和财政违法行为问题。按照"自查从宽、宽严相济、依法处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小金库"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使得国家和单位资金脱离监管,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由于"小金库"的隐蔽性,审计人员需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制定高效的审计方案,了解被审计单位私设"小金库"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识别出私设"小金库"的手法,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获取关于私设"小金库"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相似文献   

9.
查出单位私设"小金库",现行的处理政策仍是国办发[1995]29号文的有关规定,即查出的"小金库"资金,除调账补交各税金并全额上交财政外,还要按照1992年底"小金库"资金所存余额和1993年以来"小金库"资金发生数之和处以一至二倍的罚款。从几年来的实践看,按这一规定处理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个人得利,害了集体和国家。单位私设"小金库",目的在于私分私用(包括请客、送礼、行贿等),一般快进快出,往往检查发现时,已所剩无几,甚至已分光用光。对企业来说,补税和罚款的资金只能从经营资金中挤出来上交。查出的"小金库"发生额少,补税和罚款对企业经营影响不大。如补税加罚款数额巨大,上交后就会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影响。许多单位私设"小金库",只归少数人私分和享用,结果重罚企业给经营带来严重影响,使广大职工深受其害,从长远看也害了国  相似文献   

10.
罗国锋 《财政监督》2011,(10):56-57
2009年,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和审计署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如何预防"小金库"并形成长效机制成为我们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一、"小金库"治理取得的成果(一)认识程度普遍提高一方面,对"小金库"的界定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以前对"小金库"的认识普遍比较模糊,一般认为账外私设账户或账外私存现金才是"小金库"。通过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大家明确了"小金库"是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  相似文献   

11.
《财政监督》2011,(7):58
"小金库"是指个别单位和部门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不仅助长了奢侈浪费,而且腐蚀干部,滋生腐败,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小金库"的普遍存在、设置分散、手段隐蔽等特点加剧了治理"小金库"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彻底根除私设"小金库"的违  相似文献   

12.
从近两年开展的"小金库"大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笔者发现"小金库"的设置越来越隐蔽,手段也越来越高明。部分单位利用财经法规的漏洞,通过法律程序把以前私设的"小金库"合理化。本文结合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事业单位办企业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小金库"问题由来已久,我国历来就非常重视"小金库"的治理,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私设"小金库"的清查力度.2009年以来,根据中央"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部署,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本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积极部署、贯彻落实,顺利完成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小金库是违反党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侵占、截留、挪用国家和单位收入,化公为私,未在单位财务部收入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小金库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失,滋生贪污腐败,危害很大,治理小金库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私设小金库的危害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并提出了治理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构建“小金库”综合治理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金库"屡禁不止原因探究中央早已三令五申要严厉打击私设"小金库"的行为,但"小金库"为何仍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为了用钱方便私设"小金库是为了用钱方便",这是一个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被查处的领导毫不避讳的回答。当下官场存在着请客送礼、上下疏通等陋习,这些活动不便在基本账户上开支。于是某些领导便在单位开设一个可以避开检查、审计、调查等监督并自由支配资金  相似文献   

16.
顾学增  郑道全  陈欣 《理财》2013,(1):92-93
小金库是否等同于账外账,审计部门人员纷纷都有说辞。经过这些年的审计实践工作,我们认为,私设"小金库"与私设账外账都是属于违规违法行为,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二者的区别,对具体的审计实践有指导意义。一、含义不同"小金库"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法制建设的长足进步,我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整体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但仍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对私设“小金库”情有独钟,而且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如私设“小金库”的金额也越来越大,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小金库似乎已不足为奇;隐蔽性也越来越强,一般由领导授意,相互串通一气,为了小团体受益,只要不被告发或查处,大家都相安无事;危害性也越来越大,现如今被查处的若干大案要案、窝案串案,大都与私设“小金库”密切相关。私设“小金库”问题不仅严重扰乱了本应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严重…  相似文献   

18.
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随着财政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力度加大,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等得到加强,从实践情况看,总的效果较好。但是,在某些部门和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笔者认为,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发挥好舆论和群众监督的作用。本文试就"小金库"治理工作如何与舆论和群众监督"联手"的问题谈些看法。一、加强思想宣传教育,积极营  相似文献   

19.
夏红文 《时代金融》2012,(32):31-32
<正>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先后开展了三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但由于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法制观念淡薄、管理不到位,私设"小金库"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流失,而且违背了科学发展观要求,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影响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甚至诱发和滋生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因此,应充分认识"小金库"治理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分析"小金库"存在形式、形成原因及其危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工作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根治"小金库"。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全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小金库"专项集中治理工作,但目前私设"小金库"的问题仍十分严重。2009年4月以来,全国再次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这是党中央针对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解决"小金库"的问题,只有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综合治理方针,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杜绝这一集体腐败现象的发生。本文拟从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