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理财务报表舞弊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应当从民事法律责任制度上考虑如何有效遏制会计造假动机的实现,还应当从信息披露机制角度设计消除会计造假行为出现的机制。我们不仅要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健全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制,尤为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投资者鉴别、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伪造的财务报告具有的特征以及如何尽快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报告舞弊等。  相似文献   

2.
李景波 《经济论坛》2006,(15):137-138
针对会计舞弊的财务报表审计是指为防止、识别和发现会计舞弊行为而进行的审计活动。在针对会计舞弊的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人员应作为信息的收集者,寻找与具体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关的证据,确定舞弊的具体细节,确定损失的金额、影响范围,以及时间、方式和犯罪者,是一种带有风险性的发现活动。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舞弊审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会计造假舞弊行为时有发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发生了质颖,这对于整个会计行业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造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层舞弊,即在银行管理层的授意下,利用银行会计规范给予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甚至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国家审计署曾对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审计结果表明,违规操作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银行还存在截留收入和违规购建固定资产形成账外资产以及违规经营造成损失等问题,面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批上市的严峻挑战,治理银行的会计舞弊行为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李晓凤  申霞 《经济论坛》2004,(14):133-133
我国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普遍严重失真,以及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所诱发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的信用危机,引起人们对“诚信”的广泛讨论。国内外的会计失真现象,使审计工作面临会计作弊多样化、诡秘化、复杂化的挑战,如何发现、鉴别和揭穿会计舞弊,是现代社会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根据历年审计工作中发现的一些舞弊手段,试图探讨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林明  王勇 《生产率系统》2002,(4):14-17,13
在财务、会计、税收等经济基础活动中,历来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会计舞弊行为。近年来,会计舞弊又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征,手段多样,形式复杂,不仅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扭曲,会计信息失真,而且扰知己市场经济秩序。本文通过对会计舞弊行为主体及其产生原因等方面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进行了讨论。从行为特征来看,会计舞弊主要包括虚构业务内容、虚列凭证、制造虚假余额,用往来账户偷逃税款.隐瞒收入,虚报损失以及调节费用和利润等手段。本文在研究会计舞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财务报表是依据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或公认的会计原则,根据企业的会计记录,运用清晰的、规范的、统一的语言来反映企业在某个时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内的经营成果和财务变动情况。它们集中概括地反映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总面貌,反映了企业财务活动的情况以及财务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变化的原因。财务报表具有客观性,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想预测生产经营的前景、参与决策的规划未来。要想分析过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控制当前和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要想不断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节约资金,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必须懂得财务报表,并且学会利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研究。下面,本人结合长期财会实践,就此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为基础,采用专门的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将财务数据转化为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供报表使用人使用。但是随着新准则的实施,财务报表中使用的概念越来越专业化,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许多报表使用人感到从报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日益困难。因此笔者就新准则下财务报表分析的创新谈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我国的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正在日趋完善,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些报表项目不能准确地计量而只能加以估计,会计估计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会计核算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探究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作用机理和形成机制,基于一定的经济环境下行为主体的认知偏差、框架效应和锚定心理等行为特质,分析行为主体的会计舞弊决策过程,并从行为主体心理视角探讨会计舞弊行为的管控策略,基于行为主体自身、企业制度安排和会计监管机构的监督等方面构建会计舞弊监管的理论框架,通过构建“硬”机制和“软”约束,更好地发挥会计舞弊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谨慎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时.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以谨慎的态度去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尽可能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所以我国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保守主义。该原则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张玉敏 《经济论坛》2005,(18):128-129
1.少纳税的需要。目前,对民营企业会计报表是否经过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尚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加之长期以来一些税收征管部门重征收、轻监管,导致众多民营企业存在偷逃税款现象,非法避税成为民营企业会计造假的主要目的之一。其一般表现为少列或不列收入,多列或重复计算成本费用,私设“小金库”,使应税收入外流等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必要性 1.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会计信息不对称,指会计信息的披露者披露的信息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所获取的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信息使用者观察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真实情况以及管理当局的责任履行和其行为导向。这种因利益驱使和不完善的代理关系导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往往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蒙受经济损失,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良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4.
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一些公司在会计核算中滥用谨慎性原则,造成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影响了债权人的投资决策。例如,会计计提体现的本是谨慎性原则,然而在上市公司里,由于计提比例和方法由会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来确定,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却变成了随意性,甚至演变成了部分上市公司调节利润韵手段。  相似文献   

15.
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一些公司在会计核算中滥用谨慎性原则,造成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影响了债权人的投资决策。例如,会计计提体现的本是谨慎性原则,然而在上市公司里,由于计提比例和方法由会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来确定,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却变成了随意性,甚至演变成了部分上市公司调节利润韵手段。各上市公司出于自身的考虑,确定的比例也各不相同,随意生较强,其对损益的影响可想而知。增强对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可监督性,防止执行过程中的扭曲行为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一些公司在会计核算中滥用谨慎性原则,造成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影响了债权人的投资决策。例如,会计计提体现的本是谨慎性原则,然而在上市公司里,由于计提比例和方法由会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来确定,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却变成了随意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运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一些公司在会计核算中滥用谨嗅性原则,造成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影响了债权人的投资决策。例如,会计计提体现的本是谨慎性原则,然而在上市公司里,由于计提比例和方法由会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来确定,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却变成了随意性,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纳税筹划中存货计价方法的运用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存货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包括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外购商品、协作件、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计价方式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期末存货价值和销货成本,从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及所得税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企业管理的最终绩效,都将落实并反映到具体的财务指标上来。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又与财务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活动应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实现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书面文件,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机构都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利润操纵。本文就试图对企业常见的利润操纵方法予以简单的会计分析,从而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有一个更加清醒、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