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年来,中国个人理财市场的繁荣景象有目共睹,本刊编委巴曙松在《2007中国金融理财报告》中更是提出了"理财市场黄金10年"的判断.旺盛的需求催生了理财师这个黄金职业,大众对专业、诚信理财师的渴求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投资理财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且势头一浪高过一浪,然一路走来,有不少投资者已经亲身经历或见证了资本市场的风险,一部分未雨绸缪的投资者开始将投资方向定位在长期投资和保值,他们开始寻求新的金融理财产品。这说明随着市场日益发展和完善,投资者的需求会越来越广泛,金融产品也会越来越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市场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银行个人理财服务拓展中的整体营销环境 1.1 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环境 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生于20世纪末,2001年以来得到迅速发展.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率先挂出"个人理财中心"牌子.短短几年里,各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认识不断加深,也先后投资开拓个人理财业务,建立个人理财中心,个人理财业务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之后,个人理财有了更多的选择,理财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 借助专家理财.近年来一些银行纷纷推出"理财工作室",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个人理财服务.这与普通投资者相比,专家理财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大品种选择范围上大大高于个人投资者.在专业投资机构内有专人从事信息收集,对国内外金融形势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能合理利用各种金融手段进行组织投资,有利于资产的较大增值.个人借助专家理财是一种理想和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又到岁末年初时。2013年的投资理财市场,创业板惊艳、互联网金融引爆、钱荒来袭、乌龙指再现江湖、P2P借贷野蛮生长、黄金套牢中国大妈、比特币演绎过山车闹剧……这一年给资本市场带来很多机会,也诞生了许多新的理财渠道。A股市场除了延续2010年以来的弱市行情,还经受了一系列"惊吓"。年初以来,被市场津津乐道的"明星"创业板,也在IPO重启靴子落地的第一个工作日大跌8.26%,创史上最大单日跌幅。2013年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元年,余额宝的出现,将天弘基金这家"丝"公司直接摇身变成了"高富帅"。互联网金融火了低风  相似文献   

6.
2006年新年伊始.投资者除了盘点过去一年的投资得失.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在新的一年里想办法多赚钱.广开财源.努力让很有限的财富保值增值。那么.2006年究竟有哪些商机?哪些财路72006年各方面的商机财路“财情”如何?《科学投资》2006年第1期推出封面文章《最佳投资-2006年26条财富快行线》,通过调查.对26个方面的投资理财机会进行了剖析.包括目前中国中小投资者和创业者聚集程度晟高的14个行业及12大项资本市场和金融理财产品的机会分析。相信按照《科学投资》的指引.投资者在2006年的投资理财活动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一般储蓄转向组合投资 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入也达到了数万元.富裕的人们不再满足于存钱拿利息这一单一的生财手段,而是开始探讨存款、贷款、股票、债券、投资、信托、租赁、保险等各种金融投资理财工具.而面对众多的投资机会,个人能否把资金投入投资组合的"海洋",则是当今个人理财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杜娟 《中国信用卡》2009,(11):28-31
伴随着中国金融理财市场的蓬勃发展,居民的理财意识逐步提高,投资理财需求不断高涨。在为自己理财的同时,不少家长也萌发了为下一代理财的愿望,儿童理财市场随之升温。目前市场上的儿童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既有儿童商业保险、教育储蓄、以孩子名义开设的储蓄账户等直接投资方式,又有通过炒股、基金定投等为孩子储备资金的间接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后,中国内地理财市场迅速发展,各大金融机构迫切要求培养高水准、专业化的金融理财服务人才。在此背景下,2001年,受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大金融机构的委托,我开始研究引进CFP资格认证制度;2004年9月1日,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正式成立;2005年7月,国际CFP组织批准中国理财标准委员会加入;2006年4月,中国理财标准委员会成为国际CFP组织正式会员。  相似文献   

10.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正式运营;1998年3月27日,"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序幕;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2002年6月3日,国债正式启动银行柜台交易市场;保险市场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进入21世纪,"个人理财"概念在中国日益升温,一般认为,中国已经走过"短缺时代","消费时代",一大批人已步入投资时代。投资者的理财方式越来越朝着多元化,市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投资者对选择理财产品的盲目化及投资时的从众心里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导致的后果也较为严重。本文简要分析了2006年来北京市个人(家庭)理财观点出现的新特点,并运用市场调查和统计知识深入探讨北京市民对个人(家庭)理财的新观点及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备份保无忧     
作为投资者,要想在投资市场上屹立不倒,充分享受投资理财所带来的乐趣,那么,就要善于做好投资前的"备份". 备份保障 金融理财的最终目的,是最终实现人生在财务上自由、自主和自在的生活境界.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就是为人生其他理财规划筑起一道防火墙,不至于其他理财规划出现投资风险以后丧失理财的"本钱".  相似文献   

12.
李涛  曹磊 《新疆金融》2007,(5):53-54
经国务院批准,200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允许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委托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进行金融产品投资,这项改革举措可以说是中国金融界代客外汇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各商业银行推出更多代客理财产品拓宽了思路.外汇理财产品是银行的高科技产品,是专为中、高端客户提供的贴身业务、核心业务,对提升银行经营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与人民币传统业务不同,拓展外汇理财业务必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金融市场,只有在对两个市场的金融形势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才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本文将根据一个成功营销的案例,浅析代客外汇理财业务在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以来,在我国财富市场高通胀、高增长、高分化的"三高"形势下,伴随着二级市场等主要投资"战场"的持续不景气,财富人群的"理财"意识更加强烈,他们对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要代表的高门槛、高收益的金融理财产品尤为关注。受2010年和2011年中国资本市场波动和银行业信贷紧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引发了国民投资理财的热情。一方面,收入不断增加的中国消费者在金融领域寻觅着更多的投资机会,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中国的消费者涉足金融领域面临着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消费与理财手段单一等问题。这无疑给金融营销工作带来挑战。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产品与服务同质化的现实,也迫使商业银行必须要通过金融营销的理念和手段来寻求差异,  相似文献   

15.
百万资金起步、服务流程烦琐、服务费居高不下、不能随时随地咨询、投资顾问水平良莠不齐……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在国内理财投资中经常碰见的问题,已不再是顽疾,而是存在更多解决的可能性.在目光可及的未来,智能投顾作为智能金融领域的新业态备受市场关注,如何凭借智能投顾掘金理财投资?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金融在线有限公司智能金融总经理何剑波.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2007年投资市场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06年中国的理财市场。这一年可谓热点多,利好多,赚到钱的投资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是国内投资理财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得益于互联网在金融市场的空前延展,互联网金融无异于被投入传统金融市场的一条鲶鱼。面对季末考评时惨淡的存款数,曾经呼风唤雨的银行业大佬们,如今也只能望洋兴叹。虽然和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体量远未达到"洋"的级别,但是其所带来的头脑风暴却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理财习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6年4月18日共同发布了《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允许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委托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进行金融产品投资.截止到2006年11月末,已经有17家内外资银行取得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家庭,要经营好生活,需要了解一点金融理财知识,接受一些金融理财信息,使细胞时刻保持财富敏感度从本刊创刊时的中国理财元年——2004年算起,中国理财市场已走过8个春秋。8年来,中国理财市场可谓跌宕起伏,展现给金融消费者一本鲜活的理财教材。在新年画卷徐  相似文献   

20.
《2006中国个人金融理财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概述了中国个人金融理财行业市场的最新发展及瓶颈,其中关于金融理财市场的供需调查目前在国内内容最新、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报告》预计将于今年8月正式推出。在其即将面世之际,本刊特邀课题组成员李朝晖女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撰写本文,首次披露《报告》中关于个人理财市场的最新调查数据,以飨读者。详细数据及资料的索取可与本刊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