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老基金的国外投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近年来纷纷放松对养老基金投资组合的限制,养老基金国外证券投资的比重有增大的趋势。目前我国养老基金还不可能大规模进入国外证券市场,但在保证投资安全性的同时,也不能消极等待。  相似文献   

2.
社保基金进入证券市场已是大势所趋。在发达国家,养老基金(相当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是证券市场最主要的长期投资和最重要资金来源。例如,美国和英国养老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比例超过30%,1999年底,美国养老金市场规模达12.7万亿美元,超过了GDP。从国际经验看,我国社保基金长期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亟待拓宽,也需要市场为其提供专业化投资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袁鲲 《中国外资》2010,(6):183-184
本文考察了海外养老基金投资决策中资产配置理念的发展趋势,从战略目标、策略选择、政府监管及舒生产品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养老基金投资政策的制约因素,对我国养老金投资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运作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其意义在于取得两者的互动和双赢,目前,我国实现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的顺利对接必须解决诸多难点和约束因素。本文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典型发展中国家养老基金制度改革经验作为借鉴,围绕我国养老基金和资本市场现存问题和解决对策责任要线索,分别论证了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前提是改革养老基金行政化管理体制,实行基金市场化运作,促进基金投向的多元化以及运作管理的民营化;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市场运作,建立养老基金投资监管体制,发展基金管理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海外养老基金投资决策中资产配置理念的发展趋势,从战略目标、策略选择、政府监管及衍生产品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养老基金投资政策的制约因素,对我国养老金投资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养老金投资监管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社保法》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实际上,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已成为当前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  相似文献   

7.
养老基金投资涉及投资风险、代理风险以及系统风险等诸多风险。为了有效防范与规避以上风险,政府必须构建养老基金投资的科学监管框架,以维持养老基金受益人和公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时,如何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海富通基金投资总监戴德舜指出,养老的本源是在年老时享有保障,通过投资来养老的投资者切勿过于关注收益,同时也需警惕投资风险。我国养老型基金发展较为迟缓,截至目前,市场上仅有2只以"养老"命名的基金,其中包括正在发行的首只绝对收益养老基金——海富通养老收益基金。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社会各界对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十分关注。一定比例的股权投资是提高养老基金长期收益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养老基金资产配置和投资基准,并对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提出建议。养老基金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资金具有长期性,在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内获得最好的长期回报是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唯一目标。二是多元化投资。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与监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基金来源的刚性及基金管理上的漏洞等方面彰显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迫切需要投资.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风险分为法律政策风险、战略管理风险、操作风险及资本市场风险.构建风险监管体系,可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进行,宏观上以社保部门为监管核心,中观层次上成立专门的养老基金投资监管司,微观主体强化内部风险控制,以达到专业监管、权利制衡.  相似文献   

11.
养老基金的社会责任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责任投资(SR I)作为一种全新的投资理念,将社会、环境、人权等因素纳入融资标准。在倡导可持续性发展的今天,面对金融市场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将这一理念引入到养老基金的投资决策中,无论从理论或实践的角度,都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基本概念入手,考察了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轨迹,并从理论角度对其先进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进而分析了将SR I引入到养老基金投资中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现实,提出了中国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证券导刊》2013,(17):15-15
在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时,如何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海富通基金投资总监戴德舜指出,养老的本源是在年老时享有保障,通过投资来养老的投资者切勿过于关注收益,同时也需警惕投资风险。在此背景下,针对养老人群的养老基金将有较大发展。相对国外已十分成熟的养老基金,我国养老型基金发展较为迟缓,截止最新目前市场上仅有2只以“养老”命名的基金,其中包括正在发行的首只绝对收益养老基金——海富通养老收益基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对养老基金国际投资的必要性、养老基金国际投资适用的监管规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我国养老基金国际投资的有效监管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刘荣 《金融纵横》2012,(6):41-45
目前,我国养老基金缺口不断扩大,收益率持续低于通胀率,支付压力越来越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制度设计,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和可持续运转。本文总结世界各国养老基金投资的实际操作经验,以期为我国养老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提供顶层制度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峰  王道鹏 《海南金融》2021,(10):47-55
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高效运用是缓解社会保障压力、实现长期稳定的必然选择.在养老基金不断加大市场投资步伐与强度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实现投资收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成为关注焦点.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先进主权养老基金的新型ESG投资理念,并结合我国特点,提出养老基金进行ESG投资的相关镜鉴,为养老基金高质量运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新经济模式的提出,以及近几年高科技项目股权投资平均高达41.2%的投资回报率,都刺激美国及全球范围内的高科技投资开始了新一轮快速增长。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投入决定着R&D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并且极大程度影响了经济的均衡增长率。经济稳定健康的增长决定着职工收入总额的稳步增长,进而促进养老基金持续性增长。本文通过建立关系模型进一步推导出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投入的增加及R&D部门的生产率的提高对养老基金的增长有显著影响,并提出我国养老基金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以高科技产业作为养老基金投资的长期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凌雪  周梧栋 《上海保险》2007,(11):29-31,24
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上海则是中国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截至2005年年底,上海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03.67万人,占总人口14.97%。人口老龄化给养老基金带来了巨大的缺口压力。上海一直致力于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能否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和增值,是决定其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要真正能够实现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目的,在拓宽养老基金投资渠道的同时,还应该选用适当的投资策略。笔者认为,我国的养老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展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我国养老基金投资需求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有极高的匹配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基金给付压力不断加大,基金财务可持续性受到严峻挑战,保值增值压力突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当前以政府融资建设为主的项目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需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部署加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特别是注重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汇聚全社会力量扩大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拓展以养老基金为代表的长期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渠道,既能够满足我国庞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又可以同时满足养老基金长期稳定收益及保值增值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国外养老基金投资规则与绩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政治和人口老龄化对传统的现收现付体制带来的财政压力,养老基金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课题。在一些国家,由于对部分或全部基金型养老基金投资限制的改革,不仅使养老基金行业受益,而且对资本市场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投资监管制度下养老基金投资绩效差异和对资本市场不同影响的分析,探讨中国养老基金投资监管制度的改革方向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高赫 《中国外资》2010,(8):42-42
对养老基金投资的制度分析表明,生物回报率是养老基金投资的理论收益,而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的来源最终取决于经济增长。短期看,养老基金投资是零和游戏,但是长期看,只有整体经济增长,养老基金从制度层面上才会取得收益,为此,养老基金投资应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从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