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注册制的实行,新《证券法》在信息披露要求、证券违法违规成本、退市机制等方面做了补充和修改,但针对信息披露的监管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主要分析了核准制与注册制下信息披露监管的不足,提出形成交易所、投资者多主体监管机制、简明披露信息以及提升违规信息披露的监管效率等建议,以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上市公司必须制定和实施自愿性信息披露战略;二是证券监管部门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应实行鼓励与规范并举的政策;三是建立完善的证券市场中介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3.
殷枫 《财会月刊》2006,(5):19-20
要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上市公司必须制定和实施自愿性信息披露战略:二是证券监管部门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应实行鼓励与规范并举的政策;三是建立完善的证券市场中介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4.
胡慧娟 《财会月刊》2022,(S1):13-17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本市场是筹集并分配资源的基本手段,为了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公,需要对信息披露进行监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信息披露质量控制的最重要一道关卡。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有助于提高信息透明度、审计工作质量和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为投资者带来更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在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聚焦于创业板注册制实施首年IPO企业关键审计事项及其相关信息披的露情况,归纳其现阶段所呈现的特征和问题。为进一步证实注册制下IPO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质量,本文还将其与证券交易所非行政处罚性监管中的审核问询问题进行比对,以深入分析注册制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从报表使用者、被审计单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三个角度提出规范协调三者关系、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质量和价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在证券市场上,信息造假、内幕交易、损害投资者利益等行为时有发生。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监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2013年11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股票发行从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鉴于注册制下信息披露监管的重点向事中事后转移,监管部门的工作定位也需顺势而变。那么,在注册制下,如何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事中和事后监管、及时遏制违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霁 《东方企业文化》2007,(3):31,20-121
<正>本文从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及发展角度对信息披露制度在证券市场的重要性方面作一阐述,并针对我国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提出逐步完善现行证券法规中对于违反证券披露制度的民事赔偿法律体系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显  相似文献   

7.
虚假陈述是指证券市场上有关主体所披露的与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有关的信息存在虚假、误导及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参与证券投资或交易活动。虚假陈述违反了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的实质性标准,侵害了投资者的权利。作为独立的第三者,注册会计师必须独立、客观地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意见,并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但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案中,会计师事务所也深涉其中。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公信力备受质疑,注册会计师行业也陷入诉讼漩涡。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王翠琳  朱焕焕 《会计之友》2021,(14):127-133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打开了财务报表审计黑箱,旨在通过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向市场提供客观公允的财务信息.基于2016—2019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A+H股企业面板数据,从审计和证券两个市场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反应,进一步检验产权性质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随着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增多,审计和证券两个市场均表现出显著正向反应,证券市场更为敏感;国有性质企业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多,审计和证券市场反应越强,证券市场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效市场理论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要求证券的价格能正确地反映各类信息。目前,信息披露是我国证券市场的薄弱环节,为了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利用有效市场理论,对如何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有效市场理论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要求证券的价格能正确地反映各类信息、目前,信息披露是我国证券市场的薄弱环节,为了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利用有效市场理论,对如何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虚假陈述是指证券市场上有关主体所披露的与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有关的信息存在虚假、误导及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参与证券投资或交易活动。虚假陈述违反了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的实质性标准,侵害了投资者的权利。作为独立的第三者,注册会计师必须独立、客观地对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12.
动态     
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报告出炉 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不久前发布《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案例研究与评估报告(2014年度)》.该报告对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规则、现实情况等进行了梳理,包括四方面内容:证券市场一些基础数据与监管规则处分措施概要;2014年信息披露制度、规则建设与完善;2014年信息披露行政处罚、自律监管措施;总体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证券市场严格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促成美国证券市场成为世界上最为发达、规范和充满活力的证券市场。而我国证券市场正在完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文章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质量三者的两两关系,阐述了三者如何相互作用达到财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三者统一,其中注册会计师审计发挥经济警察职能是保证证券市场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证券市场审计活动中,财务报表审计是最为普遍的。对证券发行上市公司而言,从公司改组成立.股票发行上市到年度报告和借资配股等,均需要由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通常情况下,财务报表所审计的期限都是以年度划分的,但由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特殊性,世界各国的证券监管部门纷纷要求披露期中财务报表信息。90年代初中国证券委和证监会也公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并在其后发布的7个《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与格式准则》中对期中财务信息的披露予以细化规定。一、期中财务报表审计的类型在股份公…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披露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证券产品的特性、信息经济学、有效市场假说等角度对信息披露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现存的问题,如信息披露的非主动性、不严肃性、滞后性、虚假性、不充分性等.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可从企业制度、证券监管体制、法律制度、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证券发行、上市交易等一系列环节中依照法律法规、证券主管机关的管理规定及证券交易所的有关制度要求,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投资者、证券主管机关、自律机构提交申报与证券有关信息的行为。我国证券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比较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程博 《财会月刊》2012,(8):91-92
本文在分析我国证券市场指定报刊信息披露制度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建议,对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报刊媒体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注册制改革的核心在于放松准入管制而强化信息披露,作为企业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保证充分的信息披露尤为重要。基于注册制改革背景,本文分别从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两个视角研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提出了若干建议,为注册制改革下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坤 《价值工程》2012,31(7):112-113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基石。证券信息动态披露制度的建立,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由于证券信息动态披露制度具有强制性、单向性和程式性等法律特征,因此借鉴美国证券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我国证券信息动态披露制度既要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又要完善证券信息动态披露的监管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最终建立。此外还要健全证券信息动态披露的有关法规制度和强化违反信息动态披露的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在推动证券信息披露制度发展,从而推动资本市场和整个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证券信息披露的管制难度,给证券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加强采取完善我国互联网信息披露制度,已经成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