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主要数据2005年,苏北5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17.14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2.5%,高于“九五”时期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人均GDP跨上1380美元新台阶,年均增长11.8%;实现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4.5%,比“九五”时期增幅高出10.8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97元,年均增长6.5%。其中,16个经济薄弱县人均GDP年均增长10%;人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2元。●基本做法大力推进“五方挂钩”帮扶,形成扶贫开发强大合力;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  相似文献   

2.
关于陕西省农民收入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0年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九五”期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396元,较“八五”末增长64.4%,年递增10.4%。同一时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60元增加到2229元,较“八五”末增长52.7%,年递增8.8%。与全国相比,“九五”期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但由于基数太低,2000年陕西省农民收入在全国排名仍然居后,连续3年排名为第27位。据省农调队统计,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70元,较1995年的963元增长52.6%。同期,全国农民…  相似文献   

3.
200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436.2亿元,占全省GDP的22.3%,10年农业生产平均发展速度达3.9%。其中“九五”年均增幅为4.7%,比“八五”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农业的平均发展水平,为我省GDP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的农业人口60%以上,耕地面积近60%分布在盆地丘陵地区。丘陵区农村经济发展好坏,对全省“富民”、升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1981年以前丘陵地区的浮面潜力发挥得快和好,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就高,反之,1982年以后丘陵区发展速度减慢下来,全省农民人均纯增收也就慢了,在全国的位次也直线下降。如1981年,丘陵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00元,我省  相似文献   

5.
从人均GDP看,2005年全市人均GDP为9723元人民币,总量低于全省(9899元)和全国(14040元)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2006年提高到13312元,已经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1762元),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930元),迈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相似文献   

6.
彭春玲  许德祥 《中国改革》2002,(1):64-64,63
昔日的杭州以“西湖”美誉天下,如今杭州市的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九五”期间该市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82亿元,是1995年762.01亿元的1.75倍,“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1.9%,高于全国平均增幅3.8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美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倍以上,比全省平均高1000美元左右,为了对杭州市改革进程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全面了解,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杭州市市长仇保兴博士。  相似文献   

7.
社会     
《中国改革》2004,(7):4-4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从人均GDP看,东部地区人均GDP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幅度进一步提高,由1980年的高34%提高到2002年的53%左右,而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由1980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和70%下降为2002年的70%和59%。二三产业失衡推  相似文献   

8.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济问题》1996,17(1):3-1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在“九五”期间,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侵和转化率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百色地区地处广西西部,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的农业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实施“八七”攻坚计划,全地区农村经济虽然有一定发展,但速度比全国、全区还是慢的。1998年全地区人均GDP2933元,占全区人均4076元的71.96%,占全国人均6404元的45.80%;特别是科技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更低,1998年只有28.25%,比全国平均低14.75个百分点。造成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一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慢和政府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些领…  相似文献   

10.
沧源是一个“边、山、老、少、穷”的全国特困县,87.3%人口在农村,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1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8.5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2.5%。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一、“十五”期间结构调整的主要成效 一是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预测“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将达到1375亿元,比“九五”期间的838.86亿元增长1.16倍,增速高出“九五”45.11个百分点,比全省“十五”增长速度高39.89个百分点。尤其是2003—2005年全市GDP名义增长速度以接近或高于20%的速度增长,实际增长速度2004年达到14.5%,增速居关中六地市之首。一二三产业结构的比例总量为12.22:51.90:35.88,与“九五”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其它非农经济发展的结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苏北地区农村城镇化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已成为苏北大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十强县市龙头 全省渔业夺丰收湖北省统计局张琳,盛少华湖北是一个渔业大省,1995年谈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占有量占全国第一位。为了推动全省渔业在“九五”期间持续高效发展,将水产业建设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湖北省统计局会同省水产局,按照国...  相似文献   

14.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口49.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以上。2005年全州生产总值24亿元,人均GDP为6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全省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贫困人口25.4万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亿元,财政自给率仅为12%。全州的贫困面非常广,贫困程度较深,四县都被国家列为贫困县,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很重。另外,怒江州属于跨越了几个社会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受历史、自然的影响,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特别重。  相似文献   

15.
一、山区农村奔小康的难点、重点和着力点 遵义地区620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9%。1993年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仅64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约300元。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富不起来,小康也就无从谈起。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区人民的小康。因此,推进小康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本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九五”期间,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任务胜利完成,提前实现了小康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17.
锦西市是一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区。1991年全市人均纯收入50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0%,是辽宁省农村贫困地区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到2000年能否实现小康水平?最近,我们组织市、县农经部门的同志对1991年已实现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的22个村逐个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到了加快致富的路子,看到了农村奔小康的希望,也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启示。一1991年已经实现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的22个村,分布在全市5个县(市)、区,15个乡(镇),共11020户;纯收入人均1131元,是全市1991年平均水平505  相似文献   

18.
一、率先建立发达农业,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浙江农业跨世纪发展的目标任务“九五”和2010年期间,是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关键的一个时期。浙江省到2010年奋斗目标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争取多数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提前实现邓...  相似文献   

19.
广西“九五”和2010年社会经济发展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努力把广西建设成“农业强省”。建设“农业强省”的总体要求是:在全区形成产出总量大、效益好、质量高、结构优以及生产技术较为先进、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生态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农民人均农业增加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产品商品率。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主要农业技术装备都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亚热带农业特色的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及人均拥有量居全国前列;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到50%;森林覆盖率50%以上;农村非农业…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桂红  张艳 《农业经济》2005,(12):35-36
从经济总量上看,全省77.6%的人口和97.9%的土地都在县域,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8.1%,全省的经济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2003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4.5%,县域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33.8%,县域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此外,在一、二、三产业中,全省几乎全部的第一产业、一半以上的二、三产业增加值是由县域提供。从人均指标来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2003年,县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2个百分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出口额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31.6%、35.8和37.4%,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只是全省人均水平的57%。因此,县域的整体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