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老年人的长期健康护理逐渐成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已迫在眉睫。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从长远来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应从商业保险为主、社会保险为辅的近期模式逐渐过渡到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远期模式。  相似文献   

2.
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为那些因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丧失日常生活能力而需要长期照顾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保险。根据实施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商业保险公司作为经营主体,采用自愿保险的方式,属于商业保险范畴;另一类由政府作为管理主体,采用强制保险,属于社会保险范畴。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护理保险产品目前存在的风险,并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丽 《西部财会》2022,(11):65-68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人们对长期护理保险需求日益迫切。选取我国广州、南通、成都、湘潭为研究对象,对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情况进行调研,比较试点地区的现行政策,分析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存在的不足,并借鉴试点城市经验,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优化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照顾,而在我国的城市中绝大多数老人依靠自我养老,如果长期护理保险能够普及,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就有了保障。同时,面对高额的医疗护理费用,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些长期慢性病患者不愿到医院去诊治。而长期护理保险可以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推动我国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甚至可以推动我国服务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使长期护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体系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次调查,我们以开封市某单位退休职工为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等各种方法,深度分析被调查对象对长期护理保险的了解程度和购买意愿.文章探讨了长期护理保险对某单位退休职工的适用性,调查发现,这些退休职工有着不尽相同的养老需求,这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具体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加强长期护理保险的顶层设计,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老年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长期护理保险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应对措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对缓解人口老龄化带给家庭、社会的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需求方(投保人)、供给方(保险人)、和社会制度三个方面分析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长期护理保险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应对措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对缓解人口老龄化带给家庭、社会的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需求方(投保人)、供给方(保险人)、和社会制度三个方面分析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互助保障中职工互助保险则是最基本的形式。互助保险作为社会基本保硷的补充,过去一在纳人商业保险范畴,是由于其运行机油多增注商业保险的做法。现在更把它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保险形式,是因为其基本特征与商业保险不同。因此,我国现有的保险组织形式大体可归纳为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和互助…  相似文献   

9.
长期护理保险是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的保险产品,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人身保险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本文在分析德、日两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浙江省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未富先老"的局面日益凸显在人们面前。长期护理保险的出台将极大缓解这一局面。本文在对我国实施护理保险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护理保险的观点及具体制度设计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长期护理保险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保险产品,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适合不同收入人群的长期护理保险对缓解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十分必要。特别是构建适合低收入人口的长期护理保险,对维护社会稳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社会保险立法,对生育职工给予经济、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目前,我国的生育保险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很多HR管理者对生育保险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容易在女性员工生育前后造成不必要的法律困扰.本文试图通过两个案例的解析,为您介绍生育保险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如今这一宏伟目标已经实现,脱贫攻坚任务也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胜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另一重要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严峻问题就是社会上大量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要求得不到保障,很难做到“老有所依”。而长期护理保险对于分散长期护理风险来说,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但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有效供给依然不足。因此,就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而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长悦  华黎 《价值工程》2021,40(1):68-69
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的失能风险加剧,老年群体的长期照护需求不断地增加.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不容小觑.对于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失能照护问题变得非常迫切.为完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本文分析了安徽省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安庆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现状,认为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参保覆盖范围、完善相关的标准体系、促进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7~2014年我国31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农业保险排斥,且整体呈现两极分化;各地区农业保险排斥程度波动较为明显,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补贴、农业风险水平和农业种植面积等因素能够缓解农业保险排斥,而市场集中度、第一产业增加值、自然灾害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和农村金融资源等因素会加重农业保险排斥。  相似文献   

16.
生育保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职工生育保险制度的实施对平衡企业负担、保障女职工的平等就业权、促进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纵观目前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实施现状,可以看出仍存在诸多困境与不足。本文就我国目前企业生育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苗静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0):18-19,44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了确保需要老年护理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专业的护理,减轻家庭的负担和有效利用医疗护理资源,中国应尽快发展老年护理保险。本文以我国的老年护理保险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建立老年护理保险作出了必要性分析,指出了我国开办老年护理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老年护理保险产品的发展战略:应首先开发限制性老年护理保险产品,在积累经验和数据的基础上再在5~10年内逐步发展开发开放型老年护理保险产品,成立专业化的保险公司,建立与老年护理保险相适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同时还需要政府、保险企业、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建立起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在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建立长期护理计划迫在眉睫。实现老有所养需要养老保障制度安排,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和护理服务。其中长期护理是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服务。但是中国目前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中国处于"未富先老"状态,筹资能力有限。二是老龄化速度快,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流动性强、积累期限较短。  相似文献   

19.
<正> 当前,我国劳动制度的改革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化程度高的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社会稳定机制的形成和高效运转,使人类社会生活向保险系统化方向发展。一、社会历史的进程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促使人类社会生活向保险系统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的农民工等群体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养老供需不平衡等问题较普遍,也因此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对于如何扩大社会保险参保率,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险,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指出,当前我国女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保护尤其是生育保险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她建议,政府要充分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