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杜佳翼  张奎 《浙江金融》2022,(12):66-73
非银支付行业利用灵活、便捷、廉价、可扩展且资源透明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对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挖掘和运营。但非银支付机构大量的数据滥用、泄露、窃取、篡改和隐私侵权,已严重侵害数据主体合法权益。上述问题亟须在数据标准化建设、数据隐私保护技术、金融者消费者数据权益保护和破除非银支付平台数据垄断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据安全保护要求日益严格和数据高效流通需求快速增加,隐私计算技术以“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不动价值动”的特性,成为破解税收大数据共享共治中安全应用难题的可行技术方案。隐私计算技术在税务内部应用、政务部门联合建模、税务与金融部门联合建模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不仅能够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大数据共享共治中的深度应用,更有助于提升税收大数据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基于隐私计算的税收大数据开放共享的先行先试,将进一步促进政务数据的安全共享应用,助力打造政务数据的数据开放标准、数据应用标准、数据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3.
陈萌 《新金融》2020,(5):33-37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商业银行的数字化变革和创新,开放银行在市场和监管双驱动下应运而生,重构了金融生态模式。本文紧扣数据共享这一开放银行的本质特征,从生产要素、业务模式和技术平台三个方面阐述了数据共享给开放银行注入的蓬勃生机,从平台化转型、业务生态圈、金融科技创新和自上而下统一平台四种模式讨论了开放银行的实践。结合理论与实践,本文从数据和平台标准化、数据确权、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道德风险以及金融风险弥散与监管不确定性等方面分析了开放银行在数据共享方面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明确数据确权和法律保障、科技助力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等监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闫夏秋  孙瑜 《西南金融》2023,(3):96-108
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在合法获取用户数据的多种方式中,开放平台数据共享模式是企业之间共享数据的重要方式,对建构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价值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面临着数据权益保护不足、数据安全受到威胁、数据垄断等诸多风险。现存风险的背后是我国开放平台数据共享存在法律制度困境。数据要素市场建构需要高效便利的数据共享流通规则,这就需要在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平衡信息保护和数据流通,重视提高数据共享效率兼顾数据权益公平配置。开放平台数据共享法律制度完善需区分场景,明确多方参与形成数据权属划分规则,分类适用数据授权规则以平衡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的冲突,分层规范参与数据共享的平台主体资质,以及优化反垄断中滥用行为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胡浩 《银行家》2023,(3):108-110
<正>隐私计算的产业图谱目前,隐私计算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期。从服务对象来看,在国内,隐私计算市场目前主要是一个面向企业的市场;但在美国,已经出现了通过为企业提供隐私计算服务从而间接为个人提供隐私保护服务的模式,未来很有可能出现直接为个人提供隐私保护服务的应用。隐私计算产业生态隐私计算的产业生态中主要包含数据需求方、数据供应方、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方、数据交易服务方、政策规则制定方和市场监管方六方。  相似文献   

6.
近日,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作为其中的入局者,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与腾讯征信有限公司因具备互联网金融企业背景备受瞩目。
  一方面,互联网公司拥有的海量数据与分析技术,成为个人征信市场民间力量的一大亮点,有助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风险管控,加强线上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互通互联;另一方面,个人征信系统的市场化,意味着商业机构在该领域的业务开展均以利润为目的,数据共享、隐私保护如何破解成为了难题。  相似文献   

7.
贺新宇 《征信》2023,(1):26-33
借助威廉姆森对治理机制和交易类型的划分,分析替代数据的共享机制。研究表明,对标中国的征信市场环境、制度环境及技术条件,金融账户数据适合通过层级治理推动数据共享,公用事业、电信等特定债务的非信贷支付数据适合通过混合治理或层级治理推动数据共享,P2P网贷交易数据适合通过市场治理推动数据共享,社交媒体、互联网留痕等数据在短期内最好通过混合治理或层级治理推动数据共享。最后,提出坚定“政府+市场”的征信业发展路径、推进不同类型替代数据的共享工作、科学论证不同类型替代数据对信用评估的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本课题从金融科技的视角,审视当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问题的架构设计缺陷,构建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框架,架构以个体授权为中心,以个人金融信息使用方为主体,应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建立一个数据使用需授权、可审计、可跟踪的个人金融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提供了一种通过技术手段保护隐私信息不被非法使用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框架实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摘要:随着支付数据价值的进一步凸显,支付数据治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支付数据治理的目的是在数据价值利用与数据安全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其治理方式对于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释放数据价值红利、保护个人数据权益、维护国家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数据治理研究现状进行述评,从数据治理的理论依据出发,深入分析支付领域数据治理的现状、主要问题及相关法律规制,指出支付数据治理受制度、管理、技术和市场四个因素的影响,围绕支付数据治理的原则、方式、责任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支付数据治理的有效路径框架。完善支付数据治理体系,一是增强支付数据治理制度供给能力,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二是提升支付数据质量,做好支付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三是推动支付数据融合与协同治理能力建设;四是强化跨境数据流动管理,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企业间数据自由流通水平较低,不仅未能充分释放数据价值,甚至还引发数据垄断问题,导致新型产业发展受阻。故此,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焦点,但鲜有研究关注应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有效激励企业积极共享数据。利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构建政府不同介入策略对企业数据共享行为影响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仿真模拟求得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和企业的策略选择与双方的相对净支付密切相关,当双方选择不同策略的相对净支付不断变化时,出现多种演化稳定均衡。政府选择直接激励策略、数据共享所需的技术成本减少和法律风险降低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积极共享数据的意愿。促进企业积极共享数据的有效办法是,出台直接激励数据共享的政策、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数据分级分类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