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大力发展闲暇消费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促进个人身心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著名消费经济专家尹世杰教授的<闲暇消费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依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略,广泛借鉴古今中外有关闲暇消费的精华,同时对一系列有害观点进行了严肃的剖析与批评,倡导张扬先进文化的大旗,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闲暇消费方式,这无疑对深入探析我国居民闲暇消费具有重要启示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4.
闲暇作为一种重要的广义消费品,对人类福利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我国研究闲暇的文献却不多。文章基于中西方在闲暇消费方面的重大差异,应用简单的经济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对中西闲暇消费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造成中西闲暇消费差异的原因很多。文章对大部分的原因只做了简单的定性分析。关于中西方在税收政策和中西方的消费文化对闲暇消费的影响。文章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并结合数据做了较为详尽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杨志红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5,20(2):127-128
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闲暇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对大学生的闲暇教育要从引导其正确认识闲暇价值和方式,培训闲暇技能等方面入手,通过闲暇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闲暇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消费质量与生态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然环境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质量的重要因素,消费质量是指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三者的结合中所产生的持贩规定性,它反映消费者需要的满足程度。消费环境是构成消费质量的重要内容。消费环境包括消费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湖南农村居民闲暇旅游活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旅游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闲暇生活由单调正逐渐趋于多样化,出外参观、游览、学习等旅游消费行为增加了。同时,旅游的经历也在影响着农村居民的闲暇生活,使他们对闲暇时间的安排更积极,对旅游的认识不断加深。为此,当地政府和社区应该正确引导区内居民的闲暇生活,建设居民和游客共用的文化活动设施、组建乡村俱乐部负责居民出游管理、建立居民活动基金,丰富和繁荣居民的闲暇生活,使农村居民的闲暇生活“不闲着”。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校高职生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这些大量的、尚未被有效利用的闲暇时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等.理解闲暇教育的意义,使闲暇时间更富有价值,更新教育观念,对教育工作和高职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闲暇时间—效用函数的居民消费研究——对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将闲暇时间引入消费函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闲暇时间—效用函数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证明,由于闲暇时间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效果不同,闲暇时间对居民的总体消费同时存在正、负两个方向的作用。通过对我国的实际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后发现,与新古典的观点不同,闲暇时间的增加对我国的消费有明显拉动作用。最后,根据理论模型的命题,本文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休闲经济所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对闲暇学的研究逐步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闲暇学的研究起步晚、研究对象狭窄、研究成果分散等问题。在我国闲暇生活方面,应该减少差异性,对民众不断进行闲暇教育,强化对闲暇生活的专业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微观家庭的消费升级中,时间和金钱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两者均与工作忙碌程度相关.工作忙碌既可减少闲暇时间,使得工作对消费产生替代效应,制约消费升级;又可能增加收入,产生消费的经济基础优势,表现为互补效应,促进消费升级.但受制于加总谬误等相关因素,以往研究尚未对上述净效应给出经验证据.本文以文体休闲为消费升级的代表,分析现阶段中国家庭工作忙碌程度对消费升级的净效应.研究发现:替代效应占据主导作用,经济基础优势弱于时间分配冲突,工作忙碌程度制约了消费升级.原因一是宏观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变高,使得工作忙碌对闲暇时间的替代效应增强;二是微观上,家庭年龄结构老龄化增加,消费受阻.由此建议,制定消费升级政策时,应考虑工作忙碌程度,尤其要增加中高收入人群的闲暇时间并关注家庭老龄化的消费约束. 相似文献
14.
15.
今天,人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闲暇教育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闲暇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紧张的生活节奏,在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实现自我。因此,有益的闲暇活动是拥有健康心理的前提,在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也就是说,时间的有效利用,是经济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文内涵和协调改进,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强调入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7.
闲暇、休闲、游憩、旅游之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和归纳西方研究中针对闲暇、休闲、游憩、旅游的观点,用来廊清国内研究中对四者之间关系的不明认识。分别对闲暇与休闲、休闲与游憩、游憩与旅游的两两关系进行比较,再从中探索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探讨了四个术语在中英文互译方面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文内涵和协阔改进,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强调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自然陶和谐共生。而闲暇时间和闲暇活动以及孕育其中的闲暇经济是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活质量、人文质量与经济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此,我们想到,为了更好地研究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科学规律,有效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有必要发展、研究闲暇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闲暇促进效用(幸福感)的提升为线索、以闲暇对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为基础,建立内生增长模型.模型分析显示,长期经济增长率可以由闲暇的跨期替代弹性和边际效率增长率决定,如果闲暇能强化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经济体就可能保持稳定持续增长.因此,我国在制定和指导国民休息、休闲和休假等政策时,一是要努力促使国民的闲暇活动具有积极健康的内涵,发挥出闲暇对生产的积极互补效应,二是要保证这些政策具有连续有效性、政策效果被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20.
现代消费视野与提高生活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活质量是个内涵更丰富、更科学的概念。现代化与人们的生活质量休戚相关,它虽然对生活质量产生大量积极的影响,但其同时发生的副作用也在损害生活质量。各级政府都应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