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及生物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况很多人认为,2000年是生物技术产业投资年。人类基因测序的完成和公布,是科学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它令很多投资者为之神魂颠倒。2000年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股票市场新增300亿美元,这一数值大大超过前5年该产业股市投资的总和,生物技术的股票与其它科技行业股票异常高涨。很多迹象表明,生物技术产业虽然历史不到30年,但正步入成熟期。美国经济处于衰退中的2001年,生物技术产业仍吸收了150亿美元的投资,这是该产业历史上第二大的投资年。投资者认为,生物技术公司,特别是那些专攻新药的生物技术公司和其合作…  相似文献   

2.
创新集群的产生和发展是自发的还是政策驱动的?对这个问题的判断直接决定了政府行为。论文对美国圣地亚哥生物技术创新集群进行案例分析,在回顾其产生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地政府政策驱动和自发两方面因素在其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认为,圣地亚哥生物技术创新集群经历了混合型成长过程。最后,论文讨论了研究结果的政策和战略涵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物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产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愈加显著。进入 2000年后,美国又掀起投资生物技术的热潮,新上市的企业中,生物技术企业越来越多,近 400家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今年 6月其市场股值达到 1800亿美元。美国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生产经营的企业约 1300家,生物技术在美国已形成新的产业,该产业正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把生物技术产业定义为:利用细胞和生物分子进行药品、农产品生产开发和环境治理的产业,该产业技术由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之一。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展现了许多以科技为支撑的产业集群特征,同时又具有围绕知识源地区集聚的特点。从生物技术产业特性角度出发,以美国波士顿地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为例,对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以及开发与运用两个子系统进行分析,探究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机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世界第一大陶瓷生产国。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和江西省景德镇市均是中国陶瓷发祥地之一,陶瓷生产有一千多年历史,一直是全国重要的瓷器烧造中心。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德化县陶瓷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以传统产业技术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陶瓷产业区。而景德镇陶瓷产业却始终徘徊不前,发展十分缓慢,甚至丢掉了历史赋予其“中国瓷都”的名号。比较研究德化和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路子,有助于揭示传统技术型产业集群成长与地区竞争力提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制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易训华 《现代财经》2004,24(12):17-19
产业集群作为新经济形式下一种极具活力的产业组织形式,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创新所需的组织架构、产业文化基础、知识积累和扩散的内在机制,并形成了技术创新的系统优势。探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产生的根源,阐明产业集群应作为企业获取创新资源进行区位决策的参考,及政府为培育区域创新中心而进行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规则的重要战略要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地区竞争优势已不再是主要依靠较低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所形成的低层次竞争优势,地区竞争优势形成的核心动力不再是来自区域资源禀赋和物质资本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研究表明,由于产业集群能够对企业创新产生许多有利影响,能够产生出强于其他形式的集群式创新动力,因此,可以通过加强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推动地区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借助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传导过程、知识整合的过程、知识整合对知识溢出的调节过程、创新机制对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过程、网络化程度对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过程,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影响要素的作用机理,明确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聚集机制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所在。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各种聚集机制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各不相同。技术创新群集现象下的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规律作用的结果。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与网络结构是企业采取合作创新的重要促成因素,以合作创新为主要形式的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集群式创新形式和集群创新网络。它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业集群创新效能的形成机理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来自于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知识溢出、接近性、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同时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发挥又有其自身的路径依赖。根据我国的实际,当前需要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要素进行整合,以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使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发挥出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1.
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产业集群系指一些相关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通过集聚成群而不断提升企业及产业整体竞争力的现象及其过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加快的趋势下,国家以及区域之间竞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产业和大型企业群之间展开的竞争。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通过区域治理,取得了培育地方企业群的成功。结合我们的国情和不同地区的优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组织模式与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彦 《经济经纬》2006,3(1):35-37
产业集群内的合作创新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下构成的组织模式中进行的,它涉及到复杂的知识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对静态的组织模式研究发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集群中既存在分工对集群合作创新施加影响,也同时存在集群合作创新促进分工深化的反馈并改变原有组织模式的过程。通过对其组织模式与合作创新所处阶段进行动态研究,则得出”少数龙头企业 众多中小企业”的集群组织模式是形成完善的集群合作创新网络的前提的结论,这也是我国众多传统产业内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及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创新,而产业集群的集群创新效应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贡献日渐突出。以区域创新系统内知识、技术等创新成果的产生和扩散为主线,将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建立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包括两大子系统、五个主体系以及两个支撑体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各主体要素的功能及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的创新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讨论了产业集群的几种基本定义,分析了成功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提出了隐含知识的扩散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集群化是创新绩效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美国得克萨斯州(简称得州)无论从人口和土地面积上都被列为美国的第二大州。根据最新的统计,得州的经济又刚刚超过了纽约州,成为仅次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第二经济强州。得州除了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以及农业等主要产业外,生物技术也逐渐成为一个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得州吸引了众多的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和企业,得州的休斯顿市和达拉斯市是美国南部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和公司最集中的两个城市。位于休斯顿的得州医学中心由44家生物医学院、医院和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组成,是全美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共有雇员5500余人。得州生命科…  相似文献   

16.
作者根据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创新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六种战略思路选择。  相似文献   

17.
李天柱  银路  程跃  邱杉 《技术经济》2009,28(12):4-11
在产业集群理论的总体框架下,本文以国外五个典型集群为研究对象,归纳了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的关键动力要素,即科学研究、风险投资、传统大企业介入、政府支持、中介机构、市场需求、创新文化、相关产业支撑、龙头企业以及"龙头企业-专家型公司-科研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要素的演进和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基于政府的视角得出若干促进我国生物园区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来说,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是很重要的驱动器,创新能力、知识的分布与挖掘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政府希望在这些变化中受益,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撑。探讨了在新经济形势下科学、技术和创新的作用,同时讨论了技术预见在高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新中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苏浙沪3种典型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的对比分析,归纳了不同类型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的特征及适用条件,为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集群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创新集群的本质涵义及其与产业集群的区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集群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和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目标已取得高度共识。然而对创新集群的本质涵义是什么,其独特的理论内涵是什么,其与产业集群有何区分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基于研究维度、地理接近、知识创造三方面的研究认为,新知识和新产品大量生成是凸显创新集群本质涵义的指标。然后从分析焦点、创新过程、学习过程、产出特征及必要条件等多方面研究了创新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