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的盈余质量效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价直接决定了股东的财富,持有大量非流通股的控股股东有动机操纵盈余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国有股权转让的限制,导致国有控股股东盈余操纵动机弱于其他股东。本文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盈余质量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非国有上市公司向上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盈余持续性显著降低;而国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和盈余持续性都没有显著变化。本文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研究结论可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1994-2007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盈余稳健性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研究得出,扣除操控性应计利润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同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的运用程度仍紧密相关。并且,强化稳健性原则和限制公允价值的运用显著降低了公司高估盈余的水平,而弱化稳健性原则和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则导致了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总体而言,没有证据表明盈余稳健性的提高导致了上市公司的大清洗行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经济逐步融合,国内外会计准则的趋同成为必然,中国于2006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以适应新经济形式下的发展。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会计准则既能约束盈余管理,又为盈余管理提供基础。文章从存货、资产减值、企业合并三个会计准则出发探讨了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对盈余管理的不同影响,认为新会计准则更大程度上缩小盈余管理的空间,并从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外部监督以及内部控制三方面对盈余管理的规范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俊伟 《云南金融》2012,(5X):11-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经济逐步融合,国内外会计准则的趋同成为必然,中国于2006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以适应新经济形式下的发展。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会计准则既能约束盈余管理,又为盈余管理提供基础。文章从存货、资产减值、企业合并三个会计准则出发探讨了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对盈余管理的不同影响,认为新会计准则更大程度上缩小盈余管理的空间,并从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外部监督以及内部控制三方面对盈余管理的规范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知识管理在金融控股公司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国际金融业实施混业经营的主体形式,也是未来我国金融业改革的必然选择。最近几年金融控股公司在国内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中信、光大、平安等诸多金融集团已羽翼丰满并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实力。在新世纪国际金融业的改革浪潮中,主流趋势就是智力资本成为金融业发展的灵魂,金融业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因此,中国金融业也在不断地提高管理的知识含量与内容,加强知识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将介绍知识管理在金融控股公司中的应用背景,提出知识管理在金融控股公司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既发行A股又发行B股的公司(以下简称AB股公司)2001年会计准则改革前后的经验数据,分别从国际化的结果和过程的角度,就会计盈余质量进行定量研究,从而对改革效果做出实证性分析,籍此评价改革的合理性。研究表明:从国际化结果来看,AB股公司分别在中国会计准则与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盈余质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了在我国目前的现实环境条件下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不能显著地提高会计盈余质量;从国际化过程来看,两种准则体系下盈余质量差异的绝对值变化显著且逐年减少,说明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改革形式上协调促进了实质上的协调,提高了会计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的数据,研究境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应计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当东道国采用趋同IFRS的会计准则时,境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当东道国未采用趋同IFRS的会计准则时上述关系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出于市场与效率寻求动因的境外直接投资对应计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更显著;东道国会计准则趋同从内部代理冲突和外部信息环境两个角度缓解了境外直接投资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投资于会计准则趋同东道国降低正向应计盈余管理的效果比降低负向应计盈余管理的效果更强;投资于会计准则趋同的东道国对企业总体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与通过销售操纵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负向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鼓励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支持上市公司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合理开展境外直接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国际趋同。本文详细分析了新准则的变化及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但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和空白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仍然普遍存在。会计准则需要尽快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也要进一步健全。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国际趋同。本文详细分析了新准则的变化及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但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和空白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仍然普遍存在。会计准则需要尽快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也要进一步健全。  相似文献   

10.
会计制度的制定与变迁是各相关利益集团寻租的博弈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盈余管理,但又无法完全消除盈余管理。会计政策选择、会计准则成了盈余管理的工具。会计制度与盈余管理两者相互交替,循环发展。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盈余管理都有相对应的空间和手段。因此,如何进行科学制度安排,正确引导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并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国企并购的有效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并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使之呈现出若干新的趋势:国企之间并购将推陈出新,大量外资、民营企业将参与到国企并购中来,作为国有企业各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将成为并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国有独资公司作为我国现行公司法确认的一种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形式,在运行过程中面临诸多理论困惑和实践难题。解决这些难题的正确选择就是面对现实,对其进行利弊分析,寻找不断完善的进路,使其真正成为找到国有企业改制最佳途径前的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的制度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有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等多种途径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同样对国有企业效率有着重要影响的制度成本却久高不下。产权模糊、机制不健全以及过高的代理成本等,是国有企业制度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西方企业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企业能根据市场机制所反应的信息,调整生产和经营方向,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消费者需求,并能根据市场的繁荣和萧条,决定企业的规模大小。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却受到国家制度刚性的约束,不能根据市场机制所反应的信息调节企业的规模大小,其改革往往滞后,渐渐失去竞争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应该以此为鉴。  相似文献   

15.
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造,国家曾经制定和实施过一系列的变革措施,然而却没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与传统体制及观念彻底决裂,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may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nd earnings quality. We find that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CSR and earnings qua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CSR and earnings quality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 privately owned enterprises but no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amo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relationship is weaker at enterprises controll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an at those controlled by local governments. Our article highlights the differential impacts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SR and earnings quality.  相似文献   

17.
以2008~2014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转型经济环境下终极控制人性质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与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越大,企业风险越高,但缺陷修复能显著降低企业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的风险程度显著更小,但相对央企而言,地方国有企业更容易出现风险,尤其在治理环境差的地区,地方国企的风险程度显著更高。研究表明,不同的终极控制人性质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风险的不同影响,这既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经验证据,也进一步昭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免疫功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study, we use a sample of Chinese companies to examine the monitoring role of foreign directors in deterring earnings management. Our findings show that earnings management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and ratio of foreign directors on corporate boards. We further find that, under these conditions, earnings management is less pronounced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s compared to others. These findings are robust to various specification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s well as to the approach used in matching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samples. Interestingly, the negative impact of board membership of foreign directors on earnings management varies with audit quality, IFRS convergence,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the similarity or difference of the time zones of the foreign directors and China.  相似文献   

19.
We examine whether and how political embeddedness influenc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in China by investigating how government ownership and political connections affect Chinese listed firms’ choice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and in particular, central SOEs, are more likely to substitute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strategies with costlier but less detectable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n non-SOEs.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politically connected enterprises (PCEs) are more likely to employ less detectable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n non-PCEs, so much so that PCEs’ total earnings management leve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PCEs.  相似文献   

20.
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刻画社会信用,并以此作为准自然实验,从盈余管理角度分析社会信用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社会信用显著降低了企业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强化声誉机制的激励和约束效应是其发挥治理作用的重要路径;且社会信用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在地区法治水平较高、代理成本较高和地区互联网普及程度较高的企业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