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盼过年     
小时候,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奶奶就总要把我拉到身边,对我说“奶奶年纪大了,就盼过年。我盼过年呀,不图吃,不图穿,就盼到了过年的时候你伯伯、姑姑就该回来看我了。”奶奶每次说着说着就眼睛湿了,鼻子酸了。每当这时,我总是一边给奶奶捶着背,一边认真地对奶奶说:“奶奶,我也帮你盼过年吧,两个人盼呀过年就来得快。”奶奶一听,乐了。奶奶一乐,我也就笑了。  相似文献   

2.
杨飞 《金融博览》2007,(8):64-64
我的老家在偏僻的乡下,记得小时候奶奶最疼我.那时候奶奶还年轻.是家里绝对的掌权人物,家里所有的开销都是由奶奶统一支配。  相似文献   

3.
上小学的时候,正值全国上下掀起学雷锋高潮。老师号召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多做好人好事,谁做的好事多,谁得的红旗就多。为了争得班级的第一名,好胜的我每天都到我家附近的一个军属徐奶奶家里。徐奶奶是个孤寡老人,丈夫很早就过世了,只留下一个儿子,在内蒙古当志愿兵,家里所有的活都靠她一个人来做。我每天帮她打水、扫院子。这样一天下来,我就做两件好事,屈指一算,一个星期就是14件,我暗自窃喜,这下子,我肯定是第一名,没有人会比我多。又一想,忧虑不免产生了:我做的这些老师不知道怎么办呢?得让徐奶奶去说。我把我的想法跟她说了,徐奶奶真的找到了老师,如实地反映了我的情况。结果呢,自然是我的骄人成绩拿了全班第一,在老师的赞美和同学的青睐中,我真的有些飘飘然。后来,班里的好人好事流动小红旗撤了,又搞起了作业评比。在那之后。我再没到徐奶奶那儿。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我是为荣誉而做。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税收征纳》2014,(2):12-12
◇妈妈从市场上给三岁的小竹儿买了两只蜗牛,小竹儿很好奇的盯着它们看了一整天。小竹儿:"妈妈,为什么它们要背着房子走呢?""你说呢?"妈妈笑着问女儿。小竹儿低头若有所思,突然双目一转叫道:"因为房子里有空调!"◇家里有个7岁的小堂妹,某天全家人在吃早饭,堂妹不肯自己吃,要她妈妈喂。她妈妈便说"你都这么大了还要妈妈喂饭啊,羞不羞的"。妹妹立马接一句"那你都那么大还用小孩的尿不湿呢"。  相似文献   

5.
填表     
记得很小的时候,奶奶曾问我长大以后想干什么,我随口答道“像舅舅一样当解放军。”奶奶长叹了一口气:“只要填上家庭成分,人家就不要你了。”那时年少不懂事,还不知这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当熊奶奶接过农行员工为她换发的新存折时,感动得语无伦次:“真没想到湄潭农行的员工这么用心,不但帮我换了新存折,还麻烦两位行长从湄潭赶到贵阳为我送存折,真是辛苦你们了,谢谢你们了……”  相似文献   

7.
王珺 《金融博览》2010,(1):67-67
我的奶奶是“老人行”了。1949年,奶奶随渡江大军解放了长江之滨的当涂县。尔后,她怎么也想不到.党组织派20来岁的她去当涂县人民银行担任行长之职。她更没想到,从此后她就辈子和人民银行难舍难分了。  相似文献   

8.
1972年10月的一天,我出生的小山村突然来了一伙不速之客,一个女孩子和她一家10多人来到了我叔爷爷家。原来,她奶奶8岁时正逢1925年农历乙丑年大旱,她奶奶同我叔爷爷兄妹三人随无数的人背井离乡外去讨米,流落他乡近50年杏无音信,如今寻回故里。  相似文献   

9.
童年的记忆     
我特别相信,一个人儿时的生长背景会印记在他(她)的心底、潜化于他(她)的性格,进而会影响或决定着他(她)的人生。幼时的小妹和抚养自己长大的奶奶别离时的场景竟然深深地烙印于我的身心。记忆中。那时刚满5岁的她被一男一女两个不熟识的人牵着,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云南金融》2011,(5):34-35
掌勺 甲:“我走进你们家闻到了一股煳味,请问你们家谁在掌勺。” 乙:“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掌勺。”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投资》2006,(8):51-51
因为自小不幸,胡国龙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胡国龙对爷爷、奶奶总是带着一种感恩心理,极度孝顺。尤其是在爷爷去世以后,对于已经90多岁的奶奶,胡国龙是言听计从,奶奶说什么是什么,惟恐有一星半点杵逆着老人家,让老人家不高兴。每年总有那么几次,胡国龙要往返新疆乌鲁木齐与江苏常州之间,因为老人家有时候想孙子了,就希望呆在乌鲁木齐;有时候又想老家了,就要胡国龙将她送回常州。胡国龙一年到头就这样在新疆和江苏之间跑来跑去,一点也不感到厌烦。他常说人要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2.
清晨,我从朦胧中酲来,耳边传来的是一阵阵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抬起头来,木格窗外是湛蓝的天空,霞光抹在了老屋门前的洋槐上,更是满树的青翠。今天是端午节,又赶了个好天气,奶奶已经早早起床了,她一定又在后屋的厨房里忙碌了。  相似文献   

13.
余鸿 《中国税务》2011,(4):28-29
我曾有个梦想,希望像一名记者那样以笔当犁,用文字来讴歌美好、鞭答丑恶、反映民意和唤起良知,在税收宣传苑地默默地耕耘和收获。老天眷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税制改革催生了《湖北国税》杂志,我有幸从县局选调到湖北省国税局创办这本刊物,随后专事对外宣传工作,从此开始了我近20年的税收宣传“梦之旅”。尤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金融博览》2010,(14):54-54
甲:“我走进你们家闻到了一股煳味,请问你们家谁在掌勺。” 乙:“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掌勺。” 甲:“他们都在炒菜吗?” 乙:“不,他们都在炒股,并且一炒就煳。”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刻     
《税收征纳》2012,(5):21+35
◇女孩带新认识的男朋友去见奶奶,老太太问,小伙子你是干什么工作的?男孩很自豪地说:奶奶,我是干IT的。老太太听完自语道,怎么还有这么倒霉的行业啊,挨骂的都比这强!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个不幸的人,从小父母早亡,跟着年迈的奶奶长大。在他刚迈入婚姻殿堂的时候,一场车祸又夺去了他的双腿,奶奶含悲离开了人世,未过门的媳妇跺脚走了。  相似文献   

17.
只要我看到洁白的槐花开满枝头,闻到厨房里飘出槐花饭的清香,就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奶奶给我做的榆钱饭。三十多年过去了,儿时的很多事情已被淡忘,但榆钱饭的清香仍然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怎么也挥不去。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投资》2008,(12):74-75
1、选定生活方式马克记得50年前的一段经历。当时,他和奶奶到了一片海滩。他迫不及待地扑进大海,奶奶则一点一点地向水中迈进。她撩起水,先撩向胳臂.又撩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奶奶在适应水温的变化。马克瞬间就做成的事情.奶奶却似乎用了整整一生。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一朋友发来一则短信,内容是:“驴拉车不前;鞭之,仍不前;再鞭,乃卧地!一学者路过此地,附驴耳道:再不好好拉车就让你去‘吊桶’!驴即起,狂奔……”看罢,哈哈一笑之余,又不妨让我遐思。  相似文献   

20.
农行是我家     
我经常对人说:我是农行的儿子.农行是我家。 我为什么会如此恋“家”,缘于两个细节.它让我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