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鲁粮食》2003,(4):42-42
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1023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8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298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34533亿元,增长7.3%。  相似文献   

2.
农垦公报     
一、综合 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1649.49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1.47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2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461.60亿元,增长14.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农垦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8.3%、33.7%、28.0%。人均农垦生产总值13035元,同比增长11.9%。人均纯收入4835元,同比增长10.5%。  相似文献   

3.
一、峨山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势在必行 峨山县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了11911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950万元,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46714万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45455万元,增长7.1%。农业总产值5.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比上年增加417元,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10045万元,比上年增长42.2%。  相似文献   

4.
一、文山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1、农林牧渔业收入情况(总值及人均):2006年文山州国内生产总值达173.15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0.9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6.48亿元,第三产业增值为65.72亿元;人均GDP为5121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8.94亿元,  相似文献   

5.
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总体效益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全兵团实现生产总值87.71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06.7%,完成全年计划300亿元的2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91亿元,增长8.5%,增速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5.87亿元,增长13.5%,增速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垦区宏观经济发展呈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4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和7.8%,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1.5、6和10.3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7.
《齐鲁粮食》2002,(5):32-33
2001年,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计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43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9.5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654.5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3424.3亿元,增长10.7%。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9:49.6:35.5变化为14.4:49.3:36.3。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10465元,比上年增加91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  相似文献   

8.
《齐鲁粮食》2003,(4):42-43
2002年,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测算,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10552.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这标志着我省综合经济实力跃升到新的台阶。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90.00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09.54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52.52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4.4:49.3:36.3变化为13.2:50.3:36.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0和0.2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64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预计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60亿元,同比增长16.7%;服务业增加值220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注册外资5.23亿美元、注册民资36亿元,  相似文献   

10.
《齐鲁粮食》2010,(8):36-37
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增长9.6%。  相似文献   

11.
一、现状特点 1、工业快速发展,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2005年,宝鸡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95.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8户,产品销售过亿元的企业76户,过10亿元的企业11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6.9亿元,增长25.1%,增加值147亿元,增长21.7%。工业增加值与2000年相比净增145.9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7%提高到57.8%。  相似文献   

12.
1.在全市工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2003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52009万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4.84亿元的35.1%,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8亿元的3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359万元,占全市33.4%;规模以下实现工业增加值19650万元,占全市4亿元的49.2%。在全市十县区中率先实现了县域经济由农业向工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1、第三产业实力明显增强,人均服务占有量和人均劳动生产率(增加值/就业人员)均实现翻番。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5.57亿元,较2000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2.5%;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4256.2元,居全省第三位,年均增长13.1%;第三产业人均劳动生产率29786.4元,年均增长10.8%。  相似文献   

14.
1993年有关粮食物价、人口等统计资料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3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6245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8485亿元,增长9.3%。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油料产量创历史最好纪...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高举“改革、发展、提高”的大旗,在宏观紧缩、微观困难的坎坷征途上艰辛跋涉,奋力拚搏,成为“九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领域的劲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老乡”:农村经济的生力军据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共完成增加值1.69万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分别比“八五”期末增长16%和18.5%;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分别为6.8万亿元、4550亿元和1500亿元,分别增长18.7%、12.5%和17.2%;全年实现外贸供货额6200亿元,增长15%。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姜堰市始终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势头。2004年全市粮食、油料总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1%、21.8%;完成农业现价产值27.7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农业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46元。同比净增486元,增长12.3%。今年,姜堰市将在保持“三农”工作良好的发展势头基础上。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关于石河子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喻明惠汤小田自改革开放以来,石河子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济总量和实力有较大提高。199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14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2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7.82亿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石屏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35亿元,同比增长10.5%,比2000年的8.88亿元增长50.3%,年均增长8.5%。财政总收入完成13044万元,增长3.9%;地方财政收入8189万元,增长4.7%,比2000年4823万元增长69.4%,年均增长11.1%。一般预算收主完成7742万元,增长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08亿元,增长70.8%,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亿元,增长8%,比2000年2.96亿元增长52_8%,年均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为44:25: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37元,增长10%,年均增长5.1%。  相似文献   

19.
曲靖市乡镇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大企业结构调整,使全市乡镇企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1至3月份,全市乡镇企业完成营业收入5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41%;实现工业总产值17.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96%;实现增加值12.1亿元,实现税金1.2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67%和15.33%。  相似文献   

20.
“十五”以来,龙陵县围绕“调优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调快第三产业”的产业调整思路和目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支柱产业建设。截止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0.61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年均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6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38亿元,增长2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