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谦 《新西部(上)》2007,(7X):143-144
该文主要从人文理论的角度出发,从杀戮弱小生命、助纣残害百姓、复仇累及无辜、处置淫妇残忍四个方面对梁山人物残害生命的行径进行暴露、分析,进而以李逵为典型,揭露其行为本质,从而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探讨、关怀与尊崇。  相似文献   

2.
1932年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孙吴大地,万物生灵遭劫难,锦绣河山在哭泣,孙吴人民在黑暗中挣扎。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为了将孙吴人民从国民挺匪的骚扰残害下解放出来,中共中央派来了抗联队伍和开辟孙吴的干部。他们和日寇及挺匪进行了英勇殊死的斗争,不少同志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孙吴人民的解放事业,有的同志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给后人留下,就长眠在孙吴的土  相似文献   

3.
日寇统治黑河长达13年,败退时将大量档案资料毁灭殆尽,加之目击证人少且相继离世,日寇杀害黑河人民很难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从现在仅有的材料中,可以窥到日寇残害、屠杀黑河人民血淋淋的罪恶。  相似文献   

4.
蔡志清 《黑河学刊》2014,(10):90-92
当今,部分高职学生也存在对生命的意义和生命价值感到迷惘和困惑的现象。通过对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考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提出加强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与思考,具体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方面加强高职学生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所谓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指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我国高校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凸显生命教育是课程实效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地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需要。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与生命教育具有天然的融合性,责任意识的提升促使学生对生命不离不弃,理想信念的确立促成顽强的生命意志,人生问题的积极思考造就积极的生命体验,法律素质的提高使学生从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实现对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我和几个战友走近一看,真令人惊讶!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两眼失明的农奴泣不成声地在控诉农奴主对他挖眼的残害。在场农奴群情激昂,不断高呼打倒农奴主和坚决实行民主改革的口号。  相似文献   

8.
以儒道佛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是对生命学问的反思与诠释。从本质上说,尽管儒道佛三家对于人类生命和生死等问题的解读由于视野与侧重点的差异而呈现出各自的特质,但其道德意志和内在精神则具有一致性。其核心内涵都强调对生命的关怀和珍视、重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积极主动追求生命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赖琼 《黑河学刊》2014,(2):45-47,49
以儒道佛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是对生命学问的反思与诠释。从本质上说,尽管儒道佛三家对于人类生命和生死等问题的解读由于视野与侧重点的差异而呈现出各自的特质,但其道德意志和内在精神则具有一致性。其核心内涵都强调对生命的关怀和珍视、重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积极主动追求生命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一部残害与保护动物和生态的斗争史诗 记得十几年前,京夫先生的长篇小说《鹿鸣》刚动笔的时候,他就对我说他要写一部不同于以前题材的长篇小说.十几年来,京夫先生写了不少中短篇小说和散文,而他的长篇小说却"养在深闺人未识","千呼万唤不出来".  相似文献   

11.
周欣 《改革与开放》2015,(6):103-104
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生命价值观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代重要的教育主题,本文从职业生涯的角度出发,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几个层面探究了大学生命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交融与同一.旨在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来践行丰富的大学生生命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12.
"孤岛"这个奇怪的名字特指"八一三"抗日烽火后未被日军占领的上海租界地区。这个时期自1937年11月起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共持续四年左右。期间,日伪不断残害孤岛进步爱国人士,企图消灭租界的抗日精神。然而孤岛电影工作者在恐怖血腥下依然英勇斗争,他们从抗日电影题材﹑抗日斗争形式以及抗日斗争渠道出发,不屈不挠地宣扬抗日精神,并与孤岛报界、戏剧界、出版界通力合作,粉碎了日伪企图毒化、控制孤岛电影界的阴谋。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近年医患纠纷频发的状况,从公众生命意识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医疗纠纷与公众生命意识淡薄的关联性,分析了公众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从人性完善、法制建设、新闻媒体规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代学者的伦理-政治研究,如泰勒的"本真性伦理"和关于"自身"的历史研究、李尔的"灵魂动态交通"理论等均表明,对生命的理解已经成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研究的必要维度。从尼采和福柯奠基于生命哲学的伦理-政治观点出发,把握从希腊思想、基督教到当代自由主义中的生命概念及其伦理-政治转换,思考个人主义和个体生命/社会生命的双重性,既清晰体现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创新过程与生命哲学发展的根本联系,又充分展示了生命研究对于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思维的突出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青少年自杀现象中"生"与"死"意义的思考,探讨开展青少年生命意义教育的三个途径,激发生命意义情绪体验,充实生命意义认知内容和转化生命意义价值取向,为从思想层面探求干预青少年自杀提出相关作证。  相似文献   

16.
长度与宽度原本就是函数关系,没有了生命的长度,生命的宽度、厚度又从何谈起  相似文献   

17.
地方快报     
《中国经济快讯》2009,(26):28-28
吉林通化市公安副局长涉黑被拘 今年年初以来,全国打黑办、公安部、省纪委相继接到举报,反映通化市公安局副局长王禹帆涉嫌利用职权徇私枉法、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等违法犯罪问题,引起全国打黑办、公安部和省纪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地方快报     
《中国经济周刊》2009,(26):28-28
吉林通化市公安副局长涉黑被拘 今年年初以来,全国打黑办、公安部、省纪委相继接到举报,反映通化市公安局副局长王禹帆涉嫌利用职权徇私枉法、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等违法犯罪问题,引起全国打黑办、公安部和省纪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功名 《黑河学刊》2012,(10):130-131
当今社会大学生轻视以及伤害生命现象,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在高校教育中需要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对生命的价值以及意义的全面理解,那么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热爱与尊重生命的生命教育尤其显得重要且迫切。我们应努力从生命教育产生的缘由和基本内涵,以及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生活具有的积极意义出发,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  相似文献   

20.
基于布鲁贝克传统的高等教育哲学,阐述了高等教育本位价值的实然与应然状态;并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为出发点,从生命论哲学的视角分析了哲学对高等教育本位价值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