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未动,定位先行。长期以来,笔者每到一个农业龙头企业,企业老总经常开口闭口谈定位,有些夸夸其谈,有些束手无策,无论哪种现象都可以表明:企业已经开始非常重视定位了。企业应该重视定位。在一个供过于求的时代,不重视定位也就意味着企业营销行为的盲动,盲动的企业是不能取得胜利的。但仍然有个现象值得注意,那些夸夸其谈定位建设的企业,并没有因为定位在市场上红火起来。有些在当地市场有点销量;有些是不断开发新品,不断有产品退出名单。从这个角度说,老总们满意自己的定位也就显得不切实际。其实,定位不是一种时髦,而是开拓市场的利器,而很多老总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或是团队兄弟的建议,就为自己的产品确定下了"定位"。这种定位可能让老板兴奋不已,但拿到市场上却不能被老百姓接受,方圆谓之"假定位"。往往"假定位"因为是亲生孩子,所以最容易迷惑企业的心智。所以,在某品牌营销机构看来:假定位,是阻碍企业健康发展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2.
在NBA联盟中,科比·布莱恩特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因为他球技出众,所以受球迷们不断关注;因为他特立独行,故而被广告主热烈追捧。他的"奇迹"或许不能超越乔丹,但是他的"魅力"可以改变商家。因为,他的名字就意味着是财富和成功。  相似文献   

3.
第一大策略:不按常规出牌常规就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观点和看法。企业的失败很多就是因为"常规"造成的。因为"常规"所以缺少创新;因为"常规",所以不能"超常规的发展"。每一次经典战役大都是因为"非常规"的思路和手段造就的;每一个经典案例大都是因为"出奇"而"制胜"的。人只有到了悬崖边上,才能够看到新的、更广阔的天地。中小葡萄酒企业本来就"小",但如果按照常规的做法,肯定无法和强势品牌抗衡,这是"小"还是"小"。但如果不循规蹈矩,不按常规出牌,就很可能出奇制胜,此时的"小"就可能是"大",企业也才更有可能冲出重围,奠定自己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我在研究企业时,像是网上冲浪—样,在无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冲进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域。因为我的研究目标是怎样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现代企业,所以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先弄清楚哪些是可以引入的,哪些是不能引入的。我的定位是:从偏于实用的视角去考察传统文化。下面我们就从王安电脑公司的成败说起。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08,(5)
<正>权力指数:精彩语录:"我是一个要求很高的人,我希望做任何事情都能很完美,当然我知道任何事情都不能百分之百地做到完美。但是我现在知道,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忍耐"的机会。因为",忍耐"是帮助我在思考任何事情时,不易犯错的最好老师。"媒体评价: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01,(11)
<正> 我觉得这"陀螺式"的游戏和企业经营管理越来越相似,经营一个企业就如同一个小孩经营一个陀螺般一个道理。 "抽打的艺术"也即经营的艺术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位度,二是力度,三是速度,四是平衡度。位度则是指天时地理的度量,就是企业必须掌握的时机和企业所处的环境,信息就是资源,利用好了就变成资本,成为自己的资产。所以每一个企业家都必须首先审时度势,多方研究,集中优势兵力。力度是指抽打陀螺需要几分力的,刚开始时不能用力过猛,而要顺陀螺之势加力,慢慢增加力度。力度在企  相似文献   

7.
柯达不是狼     
叶莺 《企业文化》2005,(3):79-80
待人以礼,人必以礼待之。 乔冶伊斯曼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可 以享受到摄影的乐趣,不管贫富贵贱,不 管宗教、地域、国家、年龄。这就又讲回到 了企业文化,讲回到了价值观,因为我们 以人为重。 我执著地认为,你待人以礼,人必 以礼待之。我摊开了心,敞开怀与你做 朋友,你会算计我吗?会?所以柯达的 价值观有一句"信者无悔"。我信你, 我就不能后悔。有没有对方把你的心吃 掉又吐出来的时候?有。可你不能后 悔。因为,他并没有拿着枪,逼在你的 头上叫你这么做啊。所以,这就是我们 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经济界》2014,(1)
正压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一个人能不能正确的定位和评价自己。我们要善待别人,而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把别人否定了,很多时候往往就是因为我们的"不否定",最后给别人带来了很正面的教育。在与人相处,尤其是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与人为善是非常重要的。周总您好!通过这几年的连续访谈,发现您虽然肩上担子越来越重,但感觉人却越来越快乐,想知道您做企业的动力来自哪里?周厚健:正确估价自己,宁可偏低,不要偏高。也许因为我不是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所以才会这样。实际上,因为一些特殊的机会,我们遇到了一些特殊的人和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但如果因此就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有时候反而会造成压力感。  相似文献   

9.
<正> 在某企业,听到一些对改制的反映。有的人发牢骚说:现在,国有改私有,国营改民营,厂长改老板,主人改雇工。这和过去给资本家干活没两样。过去叫受剥削,现在不是剥削是什么?一些担心下岗的人说:一下岗就失业,所以只要不下岗,我欢迎剥削。关于"剥削"二字,既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是不是剥削,核心问题在于:民有或私有资产如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应该不应该参与收益的分配。改制前,作为国有资产,它不是以参与分配的形式出现的。改制后,作为民有或私有资产它是维持正常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对企业的一种贡献,按贡献参与分配,既合法,又合理,所以,不能看作是剥削。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0.
"我所有著作当中所提出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企业战略所以成功,因为符合了行业本质;所以失败,是因为违反了行业本质"——郎咸平  相似文献   

11.
面对本可以轻松坐拥千百万的家族财富,顶瓜瓜集团董事长顼同保的"二公子"顼世栋却连连摆手:"我不要,我不要,如果可以把父亲的企业从几千万做到十几亿,我还可以考虑。要是不能,我就做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的互动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营销应时而生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原始产品阶段,企业的核心是产品,因为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中,商家是不用为销售问题发愁的,所以在那个时代的小学生作文中经常会出现织着毛衣满脸冷漠的供销社女营业员形象.那时侯,企业和消费者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就是:酒好不怕巷子深.这种模式的优势也许就在于,企业不需要投入诸如广告宣传之类的成本,因而可以把精力集中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能力上.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不存在企业文化。也许有人说不对,我们有鞍钢宪法,有大庆精神,这都是企业文化。我说不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前名字叫"企业"的有,实际上存在的只是工程,可以说全国就是一个大企业,因此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鞍钢宪法创造出来之后,就认为是全国通用的;大庆精神创造出来,就被赋予了全民的意义,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4.
曾到一家著名中外合资企业与那里的管理人员谈话,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无论是男是女、职位高低,举止言谈都极有礼貌和修养.说话一律音调很低,仅限于双方能够听见;谈话中接到手机,必先对我们说一声"对不起",然后低声对对方说:"我正有事,待会再联系",便迅速结束通话.这是我在很多企业和机关见不到的现象,所以印象特别的深刻.  相似文献   

15.
<正>没有人会怀疑,真正能够让企业文化产生衰退现象的最大"硬伤"是勾心斗角。勾心斗角一旦出现,如果负责人不能及时"掐灭于未萌,避危于无形",它就会像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样传染到每一个企业成员身上,并不断滋生蔓延,进而影响整个企业文化的健康肌体。可以说,一些曾经辉煌过的巨子企业倒闭或者破产,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给了对手摧毁自己的机会,而是因为自己的企业文化不再成为企业成员的信仰,自己否定了自己  相似文献   

16.
胡成中 《经营者》2002,(10):21-21
<正> 一件产品,在同一个工厂里生产,由同一批工人采用同样质料生产,如果贴上不同的商标,所产生的价值就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同工同质不同价"。如广州熊猫衬衫厂生产的衬衣一般卖到60-70元,但是在该厂同工同质加工的"金利来"衬衣市场上却可以卖到300元,品牌价值远远超出了产品本身。品牌的价值发现,让人们不得不刮目正视品牌的魅力。"可口可乐"总裁曾经说过:假如有一天我的生产企业被一把火全部烧光,我仅用这几个字母就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贷款。可见,品牌的价值之大,作用之大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品牌是创造附加价值最主要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意思是比喻:"一定大小的力可以移动任何重量。"你可能认为阿基米德在吹牛。其实,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力通过机械,可以"放大"。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世间最可宝贵的是人,有了人,什么人间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不存在企业文化.也许有人说不对,我们有鞍钢宪法,有大庆精神,这都是企业文化.我说不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前名字叫"企业"的有,实际上存在的只是工程,可以说全国就是一个大企业,因此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鞍钢宪法创造出来之后,就认为是全国通用的;大庆精神创造出来,就被赋予了全民的意义,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9.
虽然已经成为亿万富豪,低调的张近东现在仍可以一个人在南京新街口逛街,甚至跟很多人聊天,“因为我没钱,财富都是企业的,所以不需要保镖。”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2008,(5)
<正>权力指数:精彩语录:"生活就像爬山,今天我爬到了一半,但我并不满足,我并不认为我成功了,因为我的前面还有人,一个企业家永远不可以封顶。"媒体评论:从一个流落到香港衣食无着却必须养育两个孩子的弱女子,到名震亚洲的"水饺皇后",臧健和的经历充满了传奇。——网易新闻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