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外汇报表折算方法选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出台38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来的会计准则。作为新增准则之一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在企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的信息披露方面,都作了较系统的规定。这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外币交易会计确认、计量及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但是,在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上,国际会计界历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直到现在也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进一步接轨,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新会计准则对外币交易的处理、外币交易财务报表折算进行了相应的规范,能够为银行间的国际合作和往来提供质量保证,本文就商业银行实行新准则下的外币折算实务进行相应分析,表明新准则的实施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加准确、科学的进行外币折算。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范了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中规定,“企业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相似文献   

4.
关于企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及2008版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解释。本文立足于新准则,并通过与原制度的对比,从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相似文献   

5.
尹明 《中国外汇》2007,(2):94-95
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旗帜鲜明地体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思路。就《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整体而言,新准则对于外币概念的定义、外币交易和外币核算的基本内容的规范以及外币记账方法——外币统账制或者外币分账制的区分等,与原来的政策规范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但新准则在考虑国策国情的前提下,更倾向于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尤其表现在对于外币核算中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的考虑以及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新增加的要求披露相关信息的内容。本文就新准则外币折算方面的规定与原有的相关会计政策规范的差异,谈谈新准则对会计核算实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了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本文就该准则对上市银行产生的若干方面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上市银行规范外币折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了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本文就该准则对上市银行产生的若干方面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上市银行规范外币折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常规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中有效地分析了与"外币折算"有关的规定,从内容可以看出内部的思路和原始的会计制度始终保持一致,但是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还是会存在不少的差异。本文重点分析外币折算准则对企业会计实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於道东 《会计师》2008,(10):8-9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第19号规定《外币折算》相比较于旧的企业会计准则而言是完全新增加的内容。我们知道新准则与旧的准则在记账本位币的定义以及关于交易中会计处理的变化都作了较大的改进,慢慢地和国际会计中关于外币折算的处理方法相接近。然而,自2007年1月1日实施以来,有些情况可能还不是很完善,存在相关问题,因此,本文对于新准则在实施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之首--外币报表折算,因其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在实务操作中的各种利益权衡,一直以来广受争议。实行浮动汇率制的西方国家受其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的平衡状况和利息率变动的影响,汇率波动的幅度难以预计。不断扩大的外汇风险对于跨国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生产、经营、筹资乃至企业的价值形成和信誉的确立等诸多方面。立足于会计视角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政策选择无疑是跨国公司在控制和弱化其境外经营风险时一个强有力的手段,这使得外币报表折算方面的规范成为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中,我国所选用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已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  相似文献   

11.
尹明 《中国外汇》2007,(4):60-61
上期我们谈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外币折算方面的规定与原有的相关会计政策规范在外币兑换、外币购销和外币借款三类业务处理上的差异,本期我们继续对投资与接受外币投资业务加以探讨。新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准则与旧准则对外币投资业务的规范有着较大的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作出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企业的外币报表业务日益增多,我国于2006年2月首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在实务工作中,关于如何选择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围绕这一论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企业的外币报表业务日益增多,我国于2006年2月首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在实务工作中,关于如何选择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围绕这一论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其艳 《投资与合作》2010,(10):112-112
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一外币折算〉对企业的外币业务的核算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定,外币业务中产生的汇兑差额对企业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本文简要讨论一下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颖 《会计师》2009,(7):23-24
<正>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对企业的外币业务的核算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定,随着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固定不变,而是根据外汇市场供求和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自主浮动,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会财会》2006,(7):58-6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外币长期股权投资的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二)本准则未予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二章初始计量第三条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大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建立海外子公司,外币报表折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以外币折算方法中的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对现行西方国家的选择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于2005年6月份印发的具体会计准则《外币折算》(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外币报表折算是当今国际会计问题中令人最伤脑筋和争论最大的技术问题之一,就世界范围来看,其会计理论和实务还没能得到圆满的解决。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币报表折算业务已日趋频繁,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这方面具体的会计准则。本文试图对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的有关问题初步探讨,并提出我国企业目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现实选择。一、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中的矛盾从20世纪30年代起,对于外币报表折算,出现了流动与非流动性、货币与非货币性、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前两种方法都是依据对资产、负债的分类来决定选择何种折算汇率。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币可兑换进程的推进,外币业务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也愈来愈大,变更记账本位币在一定程度上能削弱不利影响,甚至给企业带来利益。本文参考外币折算准则对记账本位币变更的相关规定,对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