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债权治理的相关理论,以我国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根据期限结构将银行债权细分为短期债权和长期债权,对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贷款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对借款公司治理效应都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即银行债权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结果进一步表明,长期债权对公司绩效的负面效应相对于短期债权较弱.  相似文献   

2.
采用2007-2012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资本结构和银行绩效做相关实证研究。首先将国内外与此理论相关的研究做了梳理。其次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影响因素。检验了公司治理、银行绩效对高管薪酬影响的程度,并对验证结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并展望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薪酬激励一直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本文围绕管理层权力理论,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剖析了管理层权力作用于薪酬契约的具体机理,并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股东的切身利益,而且对相关利益者特别是最大债权人银行利益影响颇巨。因此,在公司治理的参与过程中,银行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银行依赖其对上市公司的债权(即贷款等)对上市公司发挥债务监督约束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我国银行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其中心债权人的监督约束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如何加强银行依赖债权对上市公司的监督约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中的债权治理效应的相关理论,以银行债权治理效应为视角,对我国银行债权与自由现金流效应进行研究。全文以2004―2008年度我国广东省上市公司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银行债权未能从自由现金流途径发挥正效应,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董事网络是同时在两家及以上公司担任职务的连锁董事形成的集合,董事在董事网络中的位置能够影响其治理效果。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董事的网络位置与管理层薪酬及其激励有效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董事网络中心度会显著增强管理层薪酬及其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公司控制权背景会对董事网络的治理效果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7.
8.
9.
股权激励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要的部分,可以有效的防止公司高管的短期行为,将公司的发展与高管薪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改进意见。为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股权激励提供方法,促进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发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利用2007~2013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数据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高管控制权,考察高管控制权对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即高管薪酬是诱发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考虑高管控制权的影响后,发现高管控制权越大,其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近5年的高管薪酬与财务数据为样本,从企业技术创新中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角度出发,分别从高管总薪酬、股权与货币薪酬、持股所占比和薪酬结构来分析其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评价我国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能否起到整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在保证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与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俊刚 《沿海经贸》2003,(12):83-84
我们知道,对企业而言,一切经营成果都是由人创造的,银行的工作绩效也是靠每位员工不懈的努力而获得的,可以这样讲,银行的每一项工作最终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控制,无论自动化程度多高,看上去似乎不需要人,但一旦失去人的操作、控制和维护,业务终将会停止运转.  相似文献   

13.
14.
高旭 《现代商业》2021,(1):105-107
近些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与推动之下,加快了企业改革工作的开展速度.从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角度而言,为了帮助企业快速完成资产重组、债务重整的工作任务,银行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在此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注重中小型企业、集体企业的改制,约束银行债权重组操作行为,达到降低金融风险的目的,对于银行部门来说可谓一项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薪酬制度是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工具,已有多项实证研究表明高管以及独立董事的薪酬严重影响着公司治理水平,那么,寻求高管以及独立董事的薪酬设计之路就显得迫切而有意义。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薪酬制度,以有效地约束和激励公司高管及其监督者——独立董事,进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紧密结合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选取了我国沪深股市2006~2014年间的5710个样本,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了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EVA)业绩考核前后高管薪酬激励的变化。研究发现:(1)央企高管薪酬显著高于地方国企高管薪酬,进一步按照市场竞争程度将央企样本分为垄断行业央企和完全竞争行业央企两组,可以看出垄断行业央企高管薪酬显著高于完全竞争行业央企,并且这种现象在EVA业绩考核前后均存在。(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央企高管薪酬与EVA显著正相关。(3)EVA业绩考核指标实施后,央企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在逐渐加强,这表明EVA业绩考核指标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研究结论支持了EVA评价机制应用的有效性,肯定了国资委以EVA进行业绩评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18.
以债务期限结构为权衡指标,以我国深沪两市2003-2011年上市的588家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存在着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延长债务期限的同时提高自身薪酬的管理层防御行为;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层防御效应可能更严重;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的企业管理层防御效应较不兼任的更严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2007~2011年中国13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与银行绩效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倒U型关系,即薪酬差距对银行绩效存在正向关系,而当这一差距达到一定值后会对银行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一翔 《中国市场》2010,(16):97-99
近代中国的银行与企业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双方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银行对工矿企业贷放了大量资金,并对一些经营较为成功、或与本行有某种历史渊源关系的企业做过少量投资。不过,这种投资行为并没有成为银行资金运用的重点,尚不构成该时期银企关系的主流。然而,从1932年开始,在国内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条件下,从棉纺织业起步,中国银行业走上了大规模直接经营工业的道路。通过这一途径,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大为加强,银行资本逐渐渗入产业资本之中。而这种变化又是通过银行放款性质的异变(即债权变股权)才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