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体制的完善,上市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通过并购活动提升经营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实现规模效应,已被广大上市公司所接受,并积极投身其中。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完善度与并购活动能否提升企业绩效有着密切关系。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之一,股权结构合理与否将会对并购交易的绩效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以我国2009年上市公司发生并购事件的主并企业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望借此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并购绩效的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并购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争议颇多,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并购绩效的相关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现状、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快速增长的物流市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整合物流资源,完善物流服务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并购环境、并购动因及并购形式进行分析,并就不同资本背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并购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笑  许敏 《现代商业》2023,(2):57-6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行之路,企业并购重组则是优化企业资源、提升产业集中度的重要方式。本文以率先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宝钢武钢为研究对象,分析宝钢武钢并购内部和外部动因,并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对宝钢武钢并购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并购重组提高了宝钢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有利于成本削减,但偿债能力有待提高,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升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伟 《商业会计》2012,(7):58-60
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活动越来越多,并购竞争也日益激烈,并购融资方式的创新已凸显重要。随着并购所涉及的交易额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通过换股方式来进行并购。本文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采用换股并购这一融资方式的原因,分析了换股并购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应注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优化换股并购的相关建议,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2002—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成功进行跨国并购的39家公司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第一年以及并购后第二年绩效进行差值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并购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文化差异、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并购规模和并购绩效呈显著负相关,行业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开展跨国并购提出对组合方式进行结构设计;整合人力资源,降低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慎重选择目标企业,控制并购规模;学习跨国并购相关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我国2008—2011年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对产业周期和并购绩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成长型的上市公司使用横向并购所产生的并购绩效最好;成熟型的上市公司运用纵向并购将带来最好的并购绩效;然而处于衰退型的企业则适合选择混合型并购。提出政策建议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局势,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我国上市公司在长期经营方面也面临着诸多考验。在“走出去”的政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跨国并购以实现资本和资源的积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打开国际市场等目的,最终推动企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然而,跨国并购过程中也充斥着各种潜在风险,影响着企业并购的结果。本文以H公司跨国并购S公司为例,分析其选择跨国并购的动因以及并购过程存在的风险,为上市公司在跨国并购的风险防范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并购重组为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及上市公司升级或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实际上,在并购重组活动过程中会面临可能导致失败和影响经营的诸多风险,本文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较为主要的财务风险如融资、被并购公司估值及对价支付、并购后整合这三种风险予以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如采取灵活的融资手段,完善投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沟通途径,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及关键岗位人员委派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3-2019年发生的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业绩补偿承诺及具体条款与长、短期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交易双方签订业绩补偿承诺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约定的具体条款中,业绩增长率与并购绩效间为倒U型关系,即激励效果随着业绩增长率的提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业绩不达标时,约定以股份进行补偿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明显好于采用现金补偿方式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1.
张罄月 《商》2013,(22):120-120
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并购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以上海汽车集团为例,通过对上汽国际化并购动因及成效的分析,提出了关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华  马海鹰 《商业研究》2005,(21):81-83
企业对资本市场进行并购可为资源的有效配置搭建一个产业平台,使企业集团的内部重组产生并购协同效应和提高资产运营效率,重组要把握好产业定位、流程再造和实现整体上市等动因,具体可采用内部购并、股权转让、业务流程重组、内部资产置换及债务重组等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国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企业间并购重组案例逐年增加。但据相关并购研究显示,约60%的企业间并购活动不但没有给企业带来业绩增长,利润增加,竞争力加大等各种正效应,反而使得企业业绩在并购之后呈下滑趋势。本文从2010年中国A股市场发生并购案例中,筛选出其中的53起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预期持有的自由现金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证监会等部门取消了外资直接收购上市公司的政策限制,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成为我国企业引进外资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动因、特点和呈现出的趋势进行分析,对就如何引导外资并购在我国健康、有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2015,(23):213-214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增多,资本市场中的并购重组活动十分活跃。并购重组使得资本市场中的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对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产价值评估与交易定价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十分关键的内容,也是困扰实务界的一个难题。本文将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现状分析基础上,对资产价值评估与交易定价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资产价值评估与交易定价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奚宾 《财经论丛》2010,(5):88-92
本文选取沪深2004-2007年间上市公司股权并购样本,研究并购中导致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主要因素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股比重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有负的显著影响,随着国有股比重下降,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行的并购活动不仅没有为股东创造财富,反而破坏了公司价值.因此,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改善市场环境才能实现企业管理者理性并购,提升并购活动的绩效.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的并购一直是我国企业并购活动中最受关注和重视的一部分.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上市公司并购,提供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并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关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推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展,国家政府部门推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扶持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创业板上市公司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所以其出现了并购重组的行为,目的在于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本文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及绩效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各国公司及海外资本也加速了进驻我国市场的步伐,国内企业正积极地参与市场化竞争。在此形势下,为了实现最优资本结构,确保企业保值增值,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并购重组逐渐成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并购重组的主要方式及注意事项,以为国内参与并购重组的企业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度,海外并购成为我国并购市场的主角。特别是几起大规模的海外并购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出于各种不同目的的海外并购活动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企业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但是从我国企业自身素质出发,走向海外并购的时机尚未成熟.本通过案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绩效,并针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政策建议。[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