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远方  彭二腾 《消费导刊》2013,(6):59-60,195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世界对银子银行的广泛关注,美国更是在危机过后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在近期状况频发,其中蕴藏的风险也在渐渐浮出水面。本文从影子银行的概念、现状出发,根据我国的特殊背景分析中国影子银行发展迅猛的原因及潜在的风险,进而对规范中国的影子银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2015,(28)
由于我国影子银行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和欧美国家影子银行体系相比,我国影子银行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子银行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对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引导或推动我国影子银行的健康发展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李靓  袁小舒  任梦嘉 《商》2015,(4):176
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子银行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重点研究了当前我国影子银行的表现形式和影子银行的风险,并提出了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梦涵 《商业科技》2014,(19):206-207
本文总结了我国现阶段的影子银行运行特征与发展现状,并从投资公司与信托者的角度全面拓展分析银信合作的环境下影子银行模型,从而讨论影子银行为金融市场领域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模型分析结果可知,在均衡化的市场条件下,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有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实现,而且可以在合理分配风险的基础上提高社会的福利,所以要鼓励影子银行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冲击,并针对中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京  刘婷婷 《现代商业》2013,(17):47-47
本文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热点问题一影子银行出发,切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着重分析了影子银行在中国经济中的实质形式一影子银行业务,分析了影子银行业务的内涵及其风险状况。并从量化考量的角度计算了截止2012年12月底影子银行业务在我国的规模,并进一步给出了防止其风险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2015,(12):212-213
目前我国已初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一般个体投资者欲提高家庭资产的收益率,而金融机构也想改善资产负债表,影子银行的发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2014年底,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已经高达到45.2万亿元。而随着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我国也逐步增强对影子银行最主要业务监管的力度和频率。而从美国经验表明,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即使利率市场化以后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我国较长时间对影子银行采取的是审慎的监管态度,但笔者认为随着影子银行增速持续高于传统银行,其规模最终超过传统银行。故规范化监管影子银行,让其在阳光下进行,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为影子银行的创始者,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联邦住宅贷款银行的建立,其影子银行问题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充分暴露且被认识,而我国影子银行刚刚起步,尚未规范成熟。本文基于金融和监管周期分析美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并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我国现阶段影子银行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性得提出建议措施,以期规范我国未来影子银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魏洁 《连锁与特许》2015,20(2):7-10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社会各界开始注意影子银行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国际社会也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近几年,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因影子银行的不透明性、高杠杆率和高期限错配,它会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文章对影子银行的概念、特征以及影子银行的表现形式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并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甘甜 《现代商业》2014,(15):198-201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可能对资产价格产生推动作用。理论上,影子银行通过信用创造机制影响实际货币供应量,进而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以我国股票市场为例,利用2003-2013年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形式为主的影子银行在短期内对上证综指的影响较为显著。对此,金融监管当局应密切关注影子银行创造的各类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状况,谨防资产泡沫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的一种重要的金融学概念,该种方式的核心是改变传统金融银行的信贷关系,并逐渐转变成为新型的信贷关系,其类似传统银行,但是行使了普通银行的业务,类似于影子而存在。本文详细介绍了影子银行的定义与特征,并根据道格拉斯函数建立影子银行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模型,最终分析了新常态下影子银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商》2015,(13):185-186
目前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引起了经济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国为大背景,通过对影子银行着重分析,阐述了影子银行的优势与弊端,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应对影子银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商》2016,(3)
近年来各种理财产品和信托计划到期无法正常兑付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我国影子银行快速增多带来的风险,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对银子银行进行监管极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近些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弱,使得影子银行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可见,探究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状况,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依据影子银行的发展状况采取措施予以监管,在保证我国金融不断创新的基础上防范金融风险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影子银行代替传统商业银行行使信用创造功能,为满足社会创造货币资金融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式影子银行与欧美国家的影子银行在银行业务与监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式影子银行帮助了大量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效力,容易造成金融风险累积。我国应建立健全影子银行监管机制,促进中国式影子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梅 《现代商业》2014,(11):101-102
近年来,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发展迅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在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运行机制、结构规模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进行剖析,并提出加强银行监管有效性等防范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是我国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影子银行资金流向对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都有明显的影响,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受到影子银行的影响应该会更大。文章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和交叉影响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子银行规模对房地产板块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增加会显著降低房地产板块股票价格,随着房地产价格和股票市场价格的上升,影子银行对房地产板块股票价格的负面影响变小。监管部门应该实时监控影子银行资金的流向,建立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防火墙,房地产板块股票价格可以作为监管部门监控影子银行的风向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8)
2013年年末至2014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一份规范影子银行的107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厘清了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并明确影子银行监管责任分工,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影子银行的研究,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比论证,找出我国影子银行在建立健全监督约束金融监管机制及完善各项管理体制的不足,并及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有着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基本功能,在本质上与商业银行发挥着类似的作用,难于受到监管,因为其缺乏资本充足率保证的硬性规定,具有较高的风险隐患。在对影子银行的由来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凭借资产证券化影子银行可以将信用风险传导至整个金融体系;由于逐利性的驱动,影子银行可能导致信用泛滥;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放大了金融风险。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一直游离于央行的监管之外,成为不受政策监管的灰色地带。它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央行宏观调控效果一再削弱。因此,结合国外对影子体系的分析,我国应培育影子银行健康成长的环境,引导其发展方向,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带来了高风险的杠杆操作和过度的金融创新,由此也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影子银行已成为我国目前继地方债问题以外的一个新威胁.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呼声空前高涨,最新的巴塞尔协议第三版从根本上加强了全球资本的标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影子银行运行情况、特点和监管体系进行对比,旨在探究我国在影子银行监管问题上的缺陷,对加强和改进影子银行的监管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4)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成为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仍以银行为核心,影子银行一定程度上就是银行的影子。影子银行加重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前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应重点加强风险分析和防范。本文以金融抑制和金融脆弱性理论为视角,对区域影子银行的现状、发展动因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