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债偿还能力分析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偿还其已利用外债或将利用外债的能力和水平的评价,是决定一国或地区外债适度规模的重要依据。外债偿还能力分析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充分、有效地利用外债,制定和调整有关政策,加强外债管理,促进外债借、用、还的良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外债偿还能力的分析指标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债偿还能力必须依据两个标准,即生产能力标准和资源转换能力标准。生产能力标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拿出一部分国民收入偿还债务本息后不会影响其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资源转换能力标准是指用于偿还外债的那部分国…  相似文献   

2.
合理利用外债能够有效地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缺口,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在利用外债的过程中,出现了投向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这其中有政府管理上的错位问题,还有对债务人的管理约束不够等问题,为了充分有效利用外债,外债管理应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3.
合理利用外债能够有效地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缺口,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在利用外债的过程中,出现了投向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这其中有政府管理上的错位问题,还有对债务人的管理约束不够等问题,为了充分有效利用外债,外债管理应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一、吉林省利用外债的适度规模及其意义1.外债适度规模的概念和特征。外债的适度规模,是指外债对国内资金只起补充作用而不起替代作用时,国内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具有偿还能力的外债规模。利用外部资金数量不到位,意味着可以通过使用外债获得经济效益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不能填补国内的资金缺口;利用外部资金过多,则因使用外债的边际收益递减而导致获益能力的降低,同时,会增加筹资成本和风险,甚至引发偿债危机。外债的适度规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适度规模是由外债的需求与偿还两个方面的回亲共同决定的,是利用外债的一种最佳状…  相似文献   

5.
杨俊松 《时代经贸》2013,(24):88-88
一、当前我国外债资金基本情况 外债作为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政府和货币管理当局关注的重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均衡压力较大,2012年欧债危机的持续存在导致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严重,资本加速回流。这些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致使我国利用外债资金也出现变化。我国外债资金从借贷途径来分,主要有直接外债和外债转贷款。直接外债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向境外机构借用的商业贷款和一些企业之间的融资;外债转贷款主要是中国政府借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外债转贷款具有贷款条件优惠,贷款期限长等特点,主要投向能源、环保、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外债转贷款已成为我国经济落后省份主要外债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6.
卢林平 《现代财经》2000,20(10):26-28
一国外债的过度不合理会导致政府偿债危机,这种财政危机继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危机乃至社会动荡。因而对外债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涉及到一国财政风险防范的成功与否。我国外债存在着多头对外、汇率风险高、外债投向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必须对其加以规范和改革,以防范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利用外国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外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在增加,加强和完善外债的宏观管理,日益提到议事日程。本文拟就我国的宏观债务管理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我国目前债务管理现状及其缺陷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利用国外资金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其中有些国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实绩,亚洲“四小”的兴起,巴西奇  相似文献   

8.
高帆 《时代经贸》2012,(12):122-122
目前人民币外债规模不断扩大,但无专门法规对其进行规范。本文对比外币外债的管理模式,从人民币外债管理目标入手,对人民币外债管理方式进行思考,对人民币外债的使用提出了建议,并针对人民币外债借用各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外债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发展战略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这种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借助国际资本获取了先进技术装备和资源,从而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也有些国家在举借外债之后陷入了国际债务危机的泥坑。我国从1979年后开始举借外债已达一定规模。如何借鉴国际上已有教训,正确地选择和有效地控制外债规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有专家学者提出,FDI是典型的准债务,应以外债对待并纳入国家外债监管范围。笔者针对将FDI纳入国家外债管理的做法谈些自己的看法。一、FDI的风险FDI与外债相比具有以下风险:在用资形式上外债引进的多为现汇,FDI引进的多维设备和技术;外债的负担期限确定,FDI的负担期限不确定,且易产生隐性外债;另外,外债由于政府控制而有计划有目的变动,不会给经济带来过大冲击,而FDI与东道国的经济景气状况有关,外资企业随经济涨落而建立或倒闭为迅速,易对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第一,FDI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国内的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能动员国内的储蓄间接增加投资。但是,利用FDI新建企业增加了对投资品的需求,尤其是可能增加对进口资本品的需求,从而对经常项目形成压力,甚至可能引起经常项目赤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俄罗斯银行业利用外债的历程,指出了外债的周期性波动,分析了俄罗斯金融深化不足、市场结构不平衡以及监管制度不完善等影响因素.同时,笔者结合利率平价理论和公司资本结构理论,考察了俄罗斯中央银行为管理资本流入而实施的外债准备金率政策影响,建立了俄罗斯银行业利用外债杠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外债准备金率确实降低了银行利用外债的杠杆率.  相似文献   

12.
刘杰 《经济前沿》2001,(10):8-10
中国“入世”后,政府部门如何改进对经济、尤其是开放式经济的管理,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增强管理经济的能力,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对各种资源进行于我发展有利的优化配置,这将是我国经济发展所要面对的一系列新课题。防范资本外逃,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自由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外资流入,然而同时发生的是一部分资本又重新流出中国,形成了资本外逃。1997年以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更大规模的资本外逃。由于资本外逃引起不必要的外债增加、国内税基的减少甚至会引起生产性资源的净流出,因此它已…  相似文献   

13.
方华 《经济论坛》2003,(19):19-20
从国内国际的经济实践可以看到,对外债的风险管理必须双管齐下,不仅政府要有相应的举措,作为真正的债务人的企业也必须有所作为。这样才能有机地协调外债的借入、使用和偿还,达到“成本最低、规模适度,风险最小、效益最佳,按期归还、保持信用”的外债风险管理目标。本文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来谈谈如何加强外债的风险管理。一、政府的举措1.建立外债管理统管机构,由多头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的管理。目前我国的外债宏观管理上仍然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病,因此必须从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加强宏观外债控制。建议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设立有权威的外债管理机…  相似文献   

14.
从韩国金融危机看我国外债管理中的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比中韩两国的外债管理,分析我国外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从外债管理政策体系和外债统计监测体系两个方面完善我国外债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郭慧明 《经济纵横》1997,(12):27-29,35
我国外债问题初探□郭慧明一、我国外债的现状70年代末,我国纠正“左”的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展开大规模的以“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经济建设。为了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我国开始重新举借外债。由此我国外债迅猛扩展。首先,外债规模急剧扩大。1978年我国...  相似文献   

16.
<正> 80年代以来.我国把举借外债作为筹措资金的一项重要经济方针,十几年的实践结果证明,举借外债对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部产生了积极意义。相应地在外债借、用、管还各环节已经初步形成了合理的运行机制。但由于我国利用外债的时间短经验少,在债务的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7.
论加强外债的总量管理刘军善,赵子贞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举借外债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利用外资确实是兴国利民的好事情。然而,如果对所借用的外债管理和使用不善,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甚至会酿成债务危机。为保...  相似文献   

18.
柳琳  钱慧 《经济论坛》2001,(6):24-25
外债作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重要形式,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截止到1999年12月底,我国登记外债余额1518.3亿美元(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对外负债),比上年末增加57.9亿美元,增长4%。在这些外债中,中长期外债余为1366.5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151.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允柱  张国强 《经济师》2006,(8):15-15,147
文章利用1985-2003年的数据对我国外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变量间的短期波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外债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的短期外债和长期外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外债变化是长期外债变化的Granger原因,短期外债变化对长期外债变化具有负效应.短期外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外债的主要来源,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比例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并且这一比例逐年递增.我国需要合理安排短期外债和长期外债的比例,优化外债结构,在外债管理模式、管理形式、管理重点和借款种类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