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曾国平  罗松林 《全国商情》2007,(10):13-14,26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变得严峻起来,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显得紧迫和重要.本文借鉴城乡统筹发展的国际经验,对照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市情,得出统筹重庆城乡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该文综合地介绍了2004年中国区域经济学术年会讨论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主要包括:关于统筹区域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关于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关于县域经济及市县关系调整;关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关于城市化与大都市经济区;关于区域经济前沿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3.
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被赋予了重要性和时代性的内涵,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阐述财政支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调节的内在机理,发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财政扶持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建立起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建立起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彻底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平昌县在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过程中,紧紧围绕“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对以工代赈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较好地助推了平昌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被赋予了重要性和时代性的内涵.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阐述财政支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调节的内在机理,发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通过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农民需求偏好的表达机制,有助于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并最终实现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过去的经验教训是,将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作为相互割裂的两个独立的系统,片面地通过城市导向和沿海地区导向的战略政策来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城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重视不够。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乡差距反而越来越大。"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这就要求在无法很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旧格局下,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蒋慧慧 《全国商情》2012,(14):13-14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贫富差距拉大,造成城乡基础教育存在差别显著。随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基础教育资源投入的差距问题亟待解决。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战略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我们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程度。本文从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性谈起,分析了目前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差异化的现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必然选择。黑龙江垦区在“抓城、强工、带农”统筹方针的指导下,实施了加快推进垦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垦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社会结构性矛盾突出、行政管理体制不顺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从提高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一个非径向的DEA模型框架,对中国工业增长与环境双赢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选择最优的节能减排路径对中国工业2012—2050年双赢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1年间,中国工业行业整体以及重工业实现了双赢发展,但其双赢状况在不断恶化;轻工业未实现双赢,经济与环境的矛盾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本文设计的未来39年最优节能减排路径下,中国工业不能实现双赢发展,大部分行业不仅无法实现双赢,其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制的矛盾还将进一步深化。为了促进双赢发展的出现,重工业应加速产业升级,提高环保技术研发力度;轻工业的环境规制力度要进一步增强;此外,环境规制应以渐近型和激励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计算2000-2010年我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城乡差距指标,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城乡差距演进历程扣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0年各省区面板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与城乡差距之间关系,发现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会扩大城乡差距,同时城乡差距的扩大也相应促进了经济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发展与城乡差距相互作用在三大地区间呈现不同特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却扩大了城乡差距;东部地区城乡差距抑制了经济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城乡差距扩大会刺激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探析与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具有较为显著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目前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在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题时,需要从国家宏观政策、制度创新、农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快城市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和社保体系,这些措施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形势下重庆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由单极带动转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实现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重庆市的产业布局与结构,并进一步对综合因子得分较高的工业产业内部各行业进行分析,为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找出了活动的空间,其核心观点是通过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实现三次产业协同带动重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国家"一五"计划的实施而不断深化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挖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国家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最大程度发挥区域经济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椭圆城市群"的成渝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发展条件和已有基础均较好的地区,应在国家层面关注和川渝合作中,共建成渝改革试验区的繁荣。应用“椭圆城市群”城乡统筹理论,对成渝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新的诠释后发现,对国家“十五”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地带”战略以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等要求在成渝地区的落实有了更具可操作性的界定和明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业绩。但是自2008年9月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给我国未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且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重读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笔者感触颇多的是该书中的个人行为选择、制度、人口、资源等几方面,该书对指导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成渝经济区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发展质量及速度必将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成渝两地不但要发挥各自工业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更要通过区域间的产业协同推动成渝经济区的集约发展:要利用成渝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相关性强的特点,重点发展“2+9+5”的产业集群;重点产业发展时要注意新产品的研发和区域内的互补;将产业布局和发展与城乡统筹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市场经济的自身规律,又要加强两省市各级政府的规划、引导、激励和协调,还要尽可能争取中央政府的支持、兄弟省市政府和企业的进入、媒体的造势和全民的自觉投入与参与。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而由此引发的产业转移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我国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产业升级转移给其周边区域经济产生辐射与带动效应。作为接近泛珠三角核心的湘南地区,应尽快依据自身基础与条件,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20.
以硝酸镧La(NO3)3和仲钼酸铵(NH4)6Mo7O24.4H2O为原料制备出纳米级的钼酸镧La2(MoO4)3。采用SEM、XRD及TEM等检测手段,考察了La2(MoO4)3在室温下的形貌及其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物相变化,并研究了La2(MoO4)3加入Mo粉后对Mo烧结坯的细化作用。结果表明:La2(MoO4)3颗粒达到纳米级,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物相发生了很大变化,La2(MoO4)3对Mo烧结坯的细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