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银行个人产品定价有明确定价和隐含定价两种方式,银行提供的服务、增加的便利、授信等均属于隐含定价范畴。产品隐含定价一经确定,短期内将保持稳定。银行大多采取隐含定价方式规避金融当局的利率管制,扩大金融市场占有率,增强盈利性。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质是市场竞争的倒逼机制付之阙如。目前中国实行的对商业银行准入管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冲动与业务创新。与国内屈指可数的银行数量相比,美国除去花旗等大型银行外,有上万家的社区小型银行。这些小型银行为了生存发展,努力寻找市场机会,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丰富的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3.
论商业银行产品定价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银行产品定价的因素主要有战略目标、金融管制、市场竞争、成本、风险度以及顾客贡献度等方面。商业银行产品定价实行灵活的定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本外币存贷款定价机制 ,并不断创新定价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银行产品定价既包括新产品的初次定价,也包括产品存续期间的价格调整。对中间业务产品来说,除部分实行政府指导定价外,绝大部分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正逐步市场化,银行定价自主权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兑现加入WTO的金融服务业承诺,外资商业银行在地域、经营业务范围限制已基本取消,银行中间业务竞争不断加剧。近期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的研究,如Drake和Liewellyn(1995),Weinberg(2002),Holthausen和Rochet(2006),Calomiris和Pornrojnangkool(2006),涂永红、李向科(2004),于凤芹(2005),陈培琛(2005)等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方法和策略等的研究尚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定价与中间业务产品定价分开来研究,忽略了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高交叉需求弹性;其次,对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研究缺乏对价格形成机制和决定商业银行价格调整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第三,在大多数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研究中,隐含了客户同质性假定,忽略了银行需求方的结构变化,把银行客户简单地作为定价的环境变量来处理。  相似文献   

5.
银行产品定价既包括新产品的初次定价,也包括产品存续期间的价格调整.对中间业务产品来说,除部分实行政府指导定价外,绝大部分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正逐步市场化,银行定价自主权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6.
赵苏豫 《现代金融》2012,(12):30-31
随着金融脱媒、政府宏观调控、同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银行的利差空间日趋收窄,利差收益占比逐步下降,各银行都在加强业务经营转型,纷纷争夺中同业务市场。支付结算业务与银行产品营销相关联,是连接银行与客户的桥梁纽带,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刚性需求,是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银行业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支付结算业务费用收取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客户购买银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合理确定支付结算业务定价,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尝试从四种常见的定价模式解读支付结算业务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我国加入WTO以后,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将逐步放松,利率将从管制逐步走向市场化,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国内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同时,客户对银行的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银行需要从传统的站立微笑服务、快速上门服务向代客理财服务转变。为应对国际竞争,适应客户需求,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需要满足以下需求:①要能适应业务发展的快速变化,快速推出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手段来满足客户;②要能提供差异化服务,对产品与服务进行智能化的定价,吸引客户,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此,大多数银行提出要重建核心业务系统。一…  相似文献   

8.
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国内银行的战略重点,个人消费贷款逐渐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的一个增长点。然而,个人消费贷款产品的自身特点.导致其面临客户识别、贷款定价等方面的多重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保证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就成为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观点,公共产品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征的产品。众多文献中,据此指出会计准则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会计准则也是公共产品,并将此观点作为实行会计管制的重要理论基础。笔者认为,这个理论基础存在严重缺陷,因为仅仅从技术性的角度理解公共产品的概念是不够的,不能充分反映其本质特征。而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同样仅仅从技术性的角度来理解,也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商业银行在为担保类业务和承诺类业务定价过程中由于成本难以量化以及银行和客户的信息不对称,难以制定准确的业务费率。本文通过考察银行担保业务和承诺业务与期权原理的相似性,提出运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为担保类业务和承诺类业务进行定价。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对独立审计产业实施管制,我国也不例外。当前,学术界鲜有对我国政府管制的微观领域———审计产品定价管制的相关研究。鉴于此,本文概括、提炼相关管制政策的现状,分析价格管制模型对于审计产业的适用性,并考察了相关具体管制政策的实施效应。本文认为,由于不存在适用于审计产品的价格管制模型,并且价格管制难以实现预期政策效果,因此,审计产品定价的政府管制不仅是低效率的,也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国家,银行业往往有动力通过产品创新在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间进行套利。在资金脱媒和竞争压力下,中国银行业进行了一系列以规避管制为特征的合作业务创新。业务创新的有两条主线,一是与以信托为代表的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理财业务及金融资产受益权合作;另一方面是与其他银行同业合作,进行同业资金代付及其他类型的同业信用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获得产品定价权利,商业银行将依据自身经营状况及发展战略,确定和灵活调整存贷款利率水平并对外自由报价,促使银行同业竞争逐渐趋于产品、服务和价格的综合实力竞争。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于严格的利率管制体制下。  相似文献   

14.
庄芳  徐洁 《中国外汇》2006,(4):35-3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外汇管理需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走不断放松管制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成就,保障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行非常重要。近年来,丹麦银行在应用信息技术拓展业务加强风险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其信息化管理经验值得外汇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RAROC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利率的管制限制了银行主动对其贷款进行科学定价。但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给予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空间。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RAROC的贷款定价,考虑了银行在大力发展业务的同时所面临的风险,符合了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理念,本文将就这一贷款定价方法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和汇率避险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中间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对市场和风险的把控能力也在逐步增强。但市场因素、政策管制、客户持币意愿不强、银行营销管理不完善等制约条件仍然存在,银行外汇理财和汇率避险业务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金融创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国银行业的创新步伐,本文在对美国银行业创新一般规律把握的基础上,从业务创新的主要表现、利率管理的影响、银行融资地位的变化及业务创新的结构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特点与问题,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缺陷、分业经营的限制、利率管制的阻碍和监管政策的不匹配等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并从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改善监管方式、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法律监督等方面提出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步伐和提升创新水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公共利益角度看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活动都逐渐以货币的名义和货币的形式进行。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功能在不断的扩大,银行现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支撑力量,但银行业的稳定与效率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银行业的监管。正如弗朗茨(1993)所说,“市场是脆弱的,如果放任自流就会趋向不公正和低效率,而公共管制正是对社会的公正和需求所做的无代价、有效的和仁慈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境外放款被银行视为中国即将放开境内商业银行直接对境外企业发放贷款的一项过渡性政策。为了在资本项目放宽管制后的国际业务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大部分银行认为在试点阶段就应该打好基础,积累客户和经验。许多银行在政策发布后马上了解政策细节、组织业务人员展开培训,将境外放款作为金融创新产品向企业推荐。但也有不少银行对此政蓑开始有了一些忧虑……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三季度以来,相关监管部门针对资产管理业务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政,旨在放松管制,鼓励创新,给予资产管理业务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资产管理业务新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银行与相关资产管理机构合作业务的管理水平与业务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如何准确把握新政出台后资产管理业务大发展的市场机遇,引领资产管理业务新趋势,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