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农民增收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或正在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安全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文章认为要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总体目标,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并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实依据,提出了我国在新形势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民增收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或正在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安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文章认为要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并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实依据,提出了我国在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依据中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经验事实,在农民理性人假设下,对农民进城务工和务农的两种选择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人微观决策问题,并据此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明贵 《农村经济》2006,(11):95-97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工商行业的平均工资也远远高于农业的人均收入,城市的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等,对农民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促使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然而,我国不断深化的城市经济改革造成一部分城市人口失业,大量农民工进城又加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给城市的交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农民进城并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途径,而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也应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必须合理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大限度挖掘农村人力资源潜力,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探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二元经济理论,说明只有将农民转移进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以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预期收益与成本作为分析手段,从影响农民进城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两个方面,说明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真正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时,有必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新思路.在秦皇岛市旅游市场趋热的今天,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旅游休闲场所,而且还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新的就业和增收机会.为促进秦皇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力度、注重乡村特色的统一规划,农民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建设工业化国家的一大重要课题,是解决农民增收,建设和平社会的重要途径.辽宁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非常严重,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李艳华 《农业经济》2004,(12):37-38
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进入21世纪,农民问题最突出的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困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仍然是构成经济增长基本要素的劳动力与资本、土地、技术等问题,因此,科学、合理配置经济增长基本要素,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已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淮安市楚州区南闸镇戴湾村建筑瓦工耿建,组织本村15名木瓦工组建建筑联合体队伍,常年在镇江、常州等地城市搞建筑。仅去年一年。就承接建设大型企业厂房10家,年人均收入在30000元以上。这种新型的、由能人领办的生产联合体,不仅推动了南闸农民增收。而且使全镇1500余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走出家门寻找到就业门路及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新的形势下,要树立“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观念,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通过加强有关制度建设,畅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证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3.
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实现是关键.当前,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消除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要运用法律引导创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拓宽农民增收思路,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经济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研究进行综述,并界定农业产业化与农民收入的内涵;分析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提出了构建利益分配机制与运转约束机制、运用农业科技降低农业成本、延长产业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增收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当前,全国有5800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省农村年均人平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还有86万户411.2万人。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党和政府的首要问题。要使这一问题更好地得到解决,在宏观的政策层面上和微观的操作上,主要应做到“两减两加两提高”。一、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加快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实行的是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农村人口占了约七…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政府定位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引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 目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共识。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一方面提高了我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潘文卿等,2000)。胡鞍钢等人(2002)的研究表明,每1%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将使GDP增加0.50-0.85%,每1%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将使全国居民消费额提高0.19-0.34%。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也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7.
该文作者通过农村收入满足度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就业方式与收入满足度关系.文章认为农民工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农民身份市民化转变受阻造成的、而农民身份市民化转变受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和现有城市接纳人口能力的狭小.当国家经济实力逐步提高后,现有城市接纳人口盼能力依然是农民身份转移的障碍.克服障碍盼根本出路是增加我国城市供给量,在中西部建设城市,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减轻现有城市的房价压力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农村劳务输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一般而言,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资金短缺,资源贫瘠,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不仅农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而且非农产业落后,就业岗位少,致使农民在当地发展的机会少和余地小,加之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没有什么专长,劳动力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在此情况下,农村劳动力不得不外出打工,靠劳务输出增加收入。西部地区农村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如何确保农民增产又增收张红宇从1998年年初的情况看,各种农产品普遍存在“卖难”,价格并无回升迹象,农民增收的希望渺茫;再叠加上目前国有企业经营普遍困难,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已使各级政府倍感力不从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日趋狭小。外部环境于农业并...  相似文献   

20.
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它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很多,但始终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人均占有资源过少,农产品商品化需求不足而限制农民收入的增长。很多研究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此带动农产品商品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同时,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但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缘何存在的一些理论性问题的研究却一直没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因此,综合分析研究国内外学者们研究总结的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理论,从理论上明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以及缘何存在的根源,有利于从理论上丰富发展经济学、农村经济学等学科的内容,实践上也会很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等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