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多边领域和国际组织能源合作的现状、特点、趋势与问题 (一)国际能源署与欧佩克在多边能源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际能源署是主要发达石油消费国的能源合作组织,欧佩克则是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卡特尔组织,其参与国的石油产量大约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60%左右。这两个组织的特点:一是政治色彩较浓,长期以来这两个组织之间的博弈成为保障全球石油市场运作与供应安全,并在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分配“石油租金”利润的主要机制。二是具有实质性的政策工具,可以有效干预石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操控国际石油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2.
《港澳价格信息》2014,(4):64-64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会超过预期。随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复苏,石油消费加速了。IEA称,尽管目前价格稳定,但石油市场的潜在趋势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新兴经济体现在推动着石油需求的增长。该机构在其石油市场月报中说,在34个经合组织成员中,白2010年来“需求在2013年首次重新出现了增长”。这是由“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推动的”。  相似文献   

3.
财富观点     
国际能源署表示:油价到头,明年回落至每桶30美元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石油价格已经见顶。全球最大的上市石油生产商之一,道达尔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埃里·德马雷则表示,明年油价可能会回落至每桶30美元。 国际能源署在其最新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表示,"库存更高、低硫原油供应得到改善,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测降低,暗示着(10月份)季节性的(价格)已经见顶"。该机构补充说:"排除任何重大的不可预见因素,在冬季前后,石油市场应会继续趋缓。"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财富》2004,(12):12-12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石油价格已经见顶。全球最大的上市石油生产商之一,道达尔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埃里’德马雷则表示,明年油价可能会回落至每桶30美元。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能源危机已经近在眼前: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GDP增长9.7%,但能源消耗增长高达17.4%:化石能源储采比仅有几十年。2/3的能源依靠煤炭,而石油、天然气储量不足全球的2%:石油进口量持续上升,预计201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0%.2020年将接近60%。[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资讯     
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占全球71%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报告,去年全世界石油消费仅为2010年的一半,能源消费量的净增长全部来自新兴经济体,而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则在过去四年中第三次下降,其中日本降幅巨大。中国能源消费再次引领全球,增长占到全球的71%。BP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鲁尔表示,2011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2.5%,但远低于2010年的5.1%的增长率。即60万  相似文献   

7.
车市语录     
《商业时代》2004,(10):8-8
中国越来越重要石油需求增长迅猛, 中国能源短缺对世界不是威胁。据国际能源署于去年岁末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石油需求增长迅猛,预计2004年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且随着中国石油消费对外依赖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能源消费已由过去主要依赖国内资源,  相似文献   

8.
World     
World石油全球减需进入4月,石油输出国组织、美国能源信息署等多家机构相继下调了201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尤其是欧洲疲软,环保压力加剧、生活方式改变和能源政策调整等都是这一趋势的推手。花旗集团此前发布报告称,鉴于用更便宜的天然气取代石油的努力以及能效的稳定改善,全球石油需求或将到2020年之前达到峰值。机构纷纷下调石油需求预期与美国近十年来加速开采、降低进口依赖的背景直接相关。一方面,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应用推高了本土的油气产能。另一方面,近十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石油业界一直流传着‘石油峰值论”。该理论认为,全球石油产量将在不久的将来达到一个顶峰,由于替代能源届时将无法完全替代石油所起的作用,石油产量的下降将使世界陷入空前的能源危机。对于顶峰何时到来,业界存在很大分歧:悲观派认为,顶峰将在2010年到来;乐观派则表示,顶峰来临将在2030年之后。但不管是5年、10年,还是20年、30年,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其绝对值只会不断减少,这一事实加剧了人们对于石油供应中断或严重紧缺的担忧和恐慌。  相似文献   

10.
油价在闹腾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消费量也屡创新高。国际能源署(IEA)在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中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消费量将达到每日8060万桶,毫无悬念地超过金融危机之前的最高消费水平——每日8650万桶。国际石油价格顺势呈现如了不断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石油供求关系中,在可预见的将来,石油需求不断上升将是一个大趋势.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 2010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达 9,000万桶,2030年将达 1.21亿桶,此间石油需求年增长率预计可达 1.6%.鉴于国际市场石油需求增长旺盛,石油输出国组织预测 200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约 2.2%.  相似文献   

12.
汪巍 《市场研究》2005,(9):28-29
在当今石油供求关系中。在可预见的将来,石油需求不断上升将是一个大趋势。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10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达9000万桶,2030年将达1.21亿桶,此间石油需求年增长率预计可达1。6%。鉴于国际市场石油需求增长旺盛,石油输出国组织预测200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约2.2%。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两阶段回归模型对石油价格的分析及模拟,定量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对石油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如果中国保持8%的经济增长,世界石油价格到2010年将升高1.70%-2.30%。到2030年世界石油价格将升高7.94%-10.48%。从长远来看,对世界石油价格确有一定影响。从石油使用效率来看,中国比美国低44.28%,假如中国提高到美国的石油使用效率水平,全世界就可节约成本160亿美元。面对未来国际能源发展的新形势和世界石油价格波动冲击,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重视石油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小舸 《市场周刊》2004,(14):35-36
通常全球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世界每日对石油的需求就要增加40万桶,甚至会更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由2002年的28%,增长到了2003年的37%;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更是由2002年的22%,增长到了2003年的6.1%预计到2010年全球每年将增加700万桶待运石油,需再增加载运量在4500万吨-6500万吨油轮的运力一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低迷了2年的油轮和油运市场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也给中国的石化产业带来很好的机遇。同时更对整个中国的能源战略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化工科技市场》2010,(7):51-52
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预测称,在较强的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助推之下,从现在起至2015年,国际原油需求将呈现更快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月23日国际能源署宣布.在未来一个月向市场投放6000万桶紧急石油储备.来缓解利比亚石油减产带来的潜在供应压力.这是西方国家决定动用自1991年以来最大数量的紧急战略储备。本月初布伦特原油现货价走势先扬后抑.  相似文献   

17.
加强我国与海湾地区石油经贸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按照中央“八·五”规划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战略方针,90年代我国的经济仍将保持稳定、高速的增长势头,但能源短缺,特别是石油供求矛盾的加剧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为缓解经济发展与石油供应滞后的矛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石油对外贸易分析(一)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现状我国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更是首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由于我国石油储量有限,同时国内大多油田产量下降,加上新的勘探局面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原油产量增幅有限,原油供求缺口越来越大,石油进口贸易也就逐渐扩大。1993年我国原油净进口达1,000万吨,到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达123万吨,12年间增长了12倍,对外依存度已接近40%。中国的石油供应已从基本依靠国内生产转向不断增长的全球供应。据国际能…  相似文献   

19.
《港澳价格信息》2010,(2):29-30
2010年,在全球经济缓慢增长,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复苏势头较为强劲的拉动下,全球石油需求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国际油价将呈现稳步上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石油投资体制改革的根本动力和目的是保障我国石油及替代能源的足量、市价供应;作为一个原油进口大国,只有一个促进石油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竞争体制,才可能满足国内规模不断增长、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的石油需求。建议放开石油领域准入,废除有关石油投资的行政性垄断规定,推进国家石油公司的混合所有制化及向国际石油公司转变,形成多元投资主体良性竞争的石油投资体制,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石油投资体制改革不能激进,必须在大方向和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