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个人创立新企业的法律形式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本文主要对个人创立新企业法律形式进行比较及如何选择合适的企业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2.
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是指登记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投资人的申请,依法受理,并进行审查,确立个人独资企业经营主体资格的行为。投资人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登记,应当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一)投资人签署的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申请书;(二)投资人身份证明;(三)企业住所证明;(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从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批的业务的,应当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委托代理人申请设立登记的,应当提交投资人的委托书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或者资格证明。登记机关应当在收到上述全部文件之日起15日内,…  相似文献   

3.
挑战     
我国《公司法》确立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确立之后,不少人发表议论说,个人独资企业会转而采取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使个人独资企业面临挑战。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个人独资企业的差异明显,对投资人各有利弊,不会影响我国现行企业法律体系中个人独资企业的地位。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将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4.
今天 ,我们在这里召开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会议 ,贯彻落实《个人独资企业法》和《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及其有关规定 ,部署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借此机会 ,我就如何贯彻《个人独资企业法》及其登记管理办法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管理的有关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个人独资企业法》是一部重要的市场主体立法 ,与《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共同构成了我国市场主体的基本法律框架。1992年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 ,并提出要…  相似文献   

5.
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是指个人独资企业依法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的下属机构,它可以根据个人独资企业的授权,在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分支机构的民事责任由设立该分支机构的个人独资企业承担。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向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提交下列文件:(1)分支机构设立登记申请书;(2)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的正本或副本;(3)经营场所证明;(4)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分支机构从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批的业务的,还应当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  相似文献   

6.
秦凤来 《商》2013,(6):13-13
来的个人独资企业法2000年1月1日生效,为个人投资提供基础和保证。2006年1月1日,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修订后的法案建立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制度,为创业提供了一个新的组织管理形式。"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有何区别?本文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两者做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1987年,中国银行与德国贴现和贷款公司签署了保理总协议,从此为我国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渠道。中国加入W TO以来,保理业务更是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与外资银行三场大战之一。我国目前基本上具备了从事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交易的条件,但我国应收款转让法律制度尚存缺陷。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债权让与法律制度建设起步较晚,1986年4月12日制定通过并公布的《民法通则》中关于债权转让的规定仅有一条。1999年3月15日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也只有寥寥数语,从第79条至第83条、第87条对债权转让中…  相似文献   

8.
《商》2015,(34)
面对商事活动日新月异的发展,各国都对本国企业在营业转让上的相关制度在立法层面予以完善,从而为商事活动提供更为坚实的持证。我国以往出台了一些关于企业改制的法律规定,但是具体到营业转让制度上则尚且缺乏,对此,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营业转让相关活动中,许多制度和规范都不够完善,在操作上问题重重,也会引发各种纠纷,本文对我国目前营业转让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从登机公示、债权债务转移、组织机构变更、劳动合同继受、竞业禁止义务等五个方面展开,从而对企业在营业转让过程中所碰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充分论述和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江苏商业会计》2008,(2):I0002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所称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第三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所称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包括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作出重大修订,其中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的突破创设,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密切的关注。由于《个人独资企业法》中规定了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许多有投资经营愿望的自然人纷纷到工商行政管  相似文献   

11.
《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已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局长王众孚二○○○年一月十三日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认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资格,规范个人独资企业登记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以下简称《个人独资企业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应当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和本办法的规定办理企业登记。第三条个人独资企业经登记机关依法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个人独资企业应当在登记机关核…  相似文献   

12.
个人独资企业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散:(一)投资人决定解散的;(二)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三)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应当由投资人或者清算人于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原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个人独资企业申请注销登记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一)投资人或者清算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二)投资人或者清算人签署的清算报告;(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登记机关应当在收到上述全部文…  相似文献   

13.
《商》2015,(41)
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的提出顺应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在法律上对家庭农场的组织形式缺乏规定,实践中地方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主要以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四种组织形式展开,对于家庭农场适宜采用何种组织形式,无论是理论界或实务界尚未达成统一的意见,各地做法参差不齐。本文结合家庭农场的特征试图探讨出最适合的组织形式,以解决目前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个人独资企业,简称独资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2条的规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从世界各国公司的诞生历史来看,个人独资企业是最为古老的,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从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占有比例来看,个人独资企业是最为活跃的微观经济体。它为各国的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论文首先论及了个人独资企业及投资人的基本概念,其次对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资格、投资人申报的出资、限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的"特别纳税调整"的适时出台,既是我国规制转让定价行为的税收法律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转让定价制度的一次新的突破.它不仅提高了转让定价制度的法律层级,增强了其权威性与拘束力,而且还补充、完善了原有转让定价制度的缺憾之处,使其更具系统化、规范化.有效地解决了原有的定价转让制度中存在的法律层级偏低,缺乏权威性;相关规定过于简单,不完整性问题等问题,使我国转让定价制度更加具有系统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财经速递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企业所得税法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分为8章,共计60条,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规定,在中毕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该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锐的税率为25%。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月1日,新的《公司法》开始实施,其最大“亮点”就是规定了一名自然人股东或一名法人股东可以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这一规定降低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门槛,更有利于个人投资创业。同时,与个人独资企业相比不必承担无限责任,相对降低了投资风险。一个自然人公司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与个人独资企业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除公司设立的法律依据、法律地位、承担的民事责任、内部组织机构与管理方式不同外,在税收负担上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多层次金融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完善,以新三板为代表的场外交易市场成为众多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扩大企业资本规模的有效途径。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通过股权转让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增资,不断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扩大企业资本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股权转让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对其中的法律、税收等环节存在模糊认识或者难以把握,导致股权定价、企业治理结构、股权结构优化等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企业资本扩张后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对企业股权转让的形式和必要性、股权转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股权转让中的关键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有全 《商》2013,(21):202-202,169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个人投资现象越来越普遍,个人股权转让行为也日渐增多。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的股权转让应按“财产转让所得”征税,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虽然国家对股权转让应缴的个人所得税的政策越来越健全和完善,但仍然存在节税空间,如何在国家税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降低股权转让中的个人所得税税负,就成为股权转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权暂不征收个税,所以本文仅从个人(含独资和合伙企业)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的角度阐述个税的筹划。本文首先阐述了股权转让设计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结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谈了股权转让环节个税筹划的一些个人见解并对目前国内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征管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在我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商事主体类型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以及非公司制企业,其中,《公司法》对公司企业进行了规范。该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为什么只规定了两种形式的公司?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卞耀武先生在《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草案)〉的意见的汇报》中这样说明:“对所有公司形式都加以规定,当前并无必要。法律对其他公司形式未作规定,并不意味着不能成立,可以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