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亚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多种文明和文化的结合部。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中亚地区由于内部政治、经济的不平衡,民族、宗教的复杂性和社会发展的落后,加之周边自然、地理环境较差.在安全上总是难以摆脱外部的影响。中亚比邻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的近邻,中亚的稳定和安全对中国西部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引人关注的吉尔吉斯斯坦动乱已造成2000多人死亡,几十万人逃离家园。吉国动乱的根源是什么?它对中亚地区特别是中国能产生什么样影响?这些都是令人困扰的疑问。  相似文献   

3.
苏联的解体和中亚国家的先后独立,使中亚地区成为冷战结束后新出现的一个地缘政治空间,世界各主要政治力量纷纷进入这一地区,利益和力量的交汇,碰撞和角逐使中亚地区的战略形势动荡而  相似文献   

4.
杨旗 《现代管理科学》2006,(9):70-71,110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成为美俄等大国外交角逐的舞台,其中既有冲突又有合作;而石油外交中交织着经济和政治、军事等因素,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解释非常必要。中国参与中亚石油博弈是保证石油安全和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改变了中亚力量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郁南县出现历史罕见的低温冷害过程,通过分析1~2月份大气环流特征,发现在1月,乌拉尔山地区威势高度场异常偏高、中亚至蒙古国西部直到俄罗斯远东地区位势高度场偏低的环流异常持续时间很长,有利于冷空气不断分裂南下;分析还表明,拉尼娜事件[1]、逆温层加强、南支槽活跃等也是造成此次低温冷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外学者分别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有关中亚区域合作的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鉴于此,从中国新疆和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的经济合作,基于某一独特视角的研究、中亚区域合作与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与大国影响因素,以及国外学者的研究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7.
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在安全、军事、经济政治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力地维护了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但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中亚地区的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改变,尤其是美国及其军事集团力量进入中亚,给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不稳定因素。本文试以中亚地区的三大力量即中美俄为视角,建构一个博奕论的平台,借此来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聚焦沙尘暴     
全球共有四大沙尘暴高发区: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我国北方地区是中亚沙尘暴的重要组成区域;而我国北方又有四大沙尘源区,其中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是最强的沙尘暴策源区。目前,沙尘暴已成为一种气象灾害,同时它也是沙漠化的突发事件和主要标志,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和卓”一词原本是波斯语“主人、显贵”的意思,汉文也译过“和加”、“火者”、“霍扎”。它是从14世纪中叶起,在中亚和新疆出现的一股和世俗统治者分享政治权力的宗教势力,也专指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圣裔”--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海合作组织从五国边界建立互信、裁军合作逐步发展到有两个常设机构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机构,合作范围扩大到经贸和人文领域,并且有宪章、有宣言、有国际法地位的国际组织,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区域化合作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苏联解体后的中亚地区形势变化,论述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合作机制在中亚地区格局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在中亚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指出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网规模逐步扩大,郑州地区与开商地区打开220千伏电磁环网,以及220千伏设备操作权下放,电网运行方式以及操作方式均发生新的变化,同时,系统内设备逐步增加,设备正常的预试、保校工作不断增大,另外,随着基建扩建、新投或技改更换任务增加,要求对运行设备的停电范围也在不断加大,设备停电后,造成系统出现特殊运行方式,对系统正常供电造成极大威胁:当电网出现特殊运行方式后,通过规范和指导事故处理工作,保证系统稳定、经济运行,避免特殊方式下,系统出现大面积停电,在特殊运行方式下出现重要设备故障后,正确、有效、快速地处理事故,避免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相似文献   

12.
谢洋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0):中插23-中插28,中插38
中亚地处四大文明的十字路口,是农耕和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丝路贸易的重要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造就了该地区城市独特的发展历程.以中亚花刺子模地区为例,简述希瓦从古代"卡拉"逐步演变成为近代"城市"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被越来越多的能源瓶颈所制约,如何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中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为了降低中国石油进口风险,提高能源安全水平,中国应该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石油合作,以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刘迎秋在《中国国情国力》上撰文分析了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不经济特征,他认为这主要源于现行体制的过渡性。这种过渡性造成经济成长既要依赖于市场,又要依赖于政府,因而难免出现下述一些不经济特征:一是产业结构雷同,由此造成基建投资总量增加,质量下降;乡镇工业的存在以挤占城市工业所需资源为前提;地区经济追求“大而全”和出现自我封闭。二是攀比增长速度,并且“诸侯经济”的存在使得这种囊比难以根绝,由此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也难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三是不正当充争加剧。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抬头、行业垄断和企业对体制漏洞的…  相似文献   

15.
连云港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可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面对金融危机对实体企业的影响。连云港港口集团以战略眼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应对国际金融风暴影响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指示精神,坚定信心,化危为机,加快建设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现代化的亿吨大港,力争将把连云港建成区域性国际枢纽大港、集装箱干线大港和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组合大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亚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一地区的经济正在逐步走向繁荣。中国企业想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国际市场,进军中亚地区,需要防范哪些跨国经营风险呢?回顾已进入该地区投资的中国公司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从那些成功或失败身上,不难发现跨入中亚国家经营的主要风险。面临这些风险,我们如何应对,这是我们跨国投资决策应积极对待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企业家》2010,(2):79-79
BW中文网讯,久拖未决的阿富汗冲突迫使美同希望(利用该地区)在军事行动上占得先机。俄罗斯则将该地区视为本国后院,其影响力可以追溯到数世纪前。然而分析家们表示,当今在具有战略意义的中亚展开的“大角逐”中,中国正在利用庞大的支票簿,悄无声息地将两个冷战时期的超级大国甩在身后。  相似文献   

18.
宁雪燕 《企业导报》2010,(8):150-150
主要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新疆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学区房是现如今购房热中常见词汇,也成为商品房买卖中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开发商夸大、虚假宣传学区房,造成买房者维权上访事件层出不穷,关于学区房问题的舆情越来越多。现就合肥地区学区房广告宣传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其出现的深层原因,以及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草原丝绸之路在契丹人的马蹄下全面铺开,从此,一条联结中原文明、草原文明、中亚文明、西亚文明的纽带出现,为嫩江流域送去了遥远的西方文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