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粮食安全是指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粮食及其转化食品在数量、质量、品种结构及储备上能够满足不断增长和提高的消费需求的稳定状态。纵观近些年粮食形势的变化我国粮食供给的状况集中表现在:一是基本解决了自给问题,但整体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供给形势不容乐观,还必须依靠调剂和储备;二是结构性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品种、质量矛盾加剧;  相似文献   

2.
王静  刘萍 《经济视角》2006,(12):41-42
为了深入了解山东省沂水县粮食生产情况,2006年11月17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沂水县粮食局局长王剑。王剑局长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富有朝气和活力,他始终以“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为座右铭,带领全局积极发展粮食产业。他上任以来,首先梳理整顿干群关系,在局内大刀阔斧地进行粮食体制改革,然后根据沂水县的优势,重点发展粮食深加工,壮大龙头企业,粮食生产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当记者谈到沂水县发展粮食生产业这个话题时,他娓娓道来……沂水县是农业大县,又是食品工业强县,享有“中国食品城”的美誉。全县人口111万人,常年粮食产量达1.5亿kg左…  相似文献   

3.
改革——粮食企业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毕有义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国家粮食库存暴满,粮食品种齐全,市场粮价稳中有降。正如大家所议论的:国家高兴,农民满意,居民放心,唯独是主渠道经营的粮食部门忧心。忧的是粮食成本高、费用大、调销难、挂帐多、包...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粮食主产区,是国家的粮仓。“仓廪实、知礼节”,做好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销平衡对全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几年来,由于粮食积压致使黑龙江省的财政包袱沉重,而农民收入也处于下滑状态,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的伤害。去年下半年以来,受世界粮食减产的影响,粮食价格大幅度攀升,粮食库存下降,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5.
论商品粮基地建设陈淑兰建立以生产粮食为中心任务的商品粮基地,是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商品率,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研究如何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粮基地,是十分必要的。一、建设商品粮基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解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迅速,基本...  相似文献   

6.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战略物资。因此,搞好大中城市的粮食总量平衡,对于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及社会的安定是至关重要的。一、当前大中城市粮食总量平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粮源缺口较大,供需矛盾突出从我国的地理环境来看,由于地域宽广,地形复杂,人口分布又不均匀,必然导致各地粮食的产量和品种的不均衡。从目前看,我国仅有9个省能调出粮食,4个省可以自求平衡,其余17个省(市、区)需要调入粮食。作为六中城市由于其人口高度集中,所属农业县粮食产量和品种有限,可以说多数大中城市的粮食总量…  相似文献   

7.
粮食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特别重要的商品,粮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既有利也有弊而且是弊大于利,因此,迫切需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一改革的思路应是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与支持为辅、政策性储备与市场化流通截然分开的新型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8.
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消费和食品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晶 《经济学》2003,2(3):701-710
本文以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缺粮地区的农民食品消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影响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农民粮食和食品安全保障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传统的扩大当地粮食种植比重、提高自给自足水平的政策选择不仅导致资源配置低效,而且不利于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研究提出,更有效地保障这部分弱势人群食品安全的政策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和健全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市场的流通机制。  相似文献   

9.
粮食储备制度应坚持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继新 《经济问题》2000,(11):17-20
粮食储备制度是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绕不过去的难点,必须打破传统的静态管理储备粮的思路,进行市场化改革。按照我们的设计,按合同价和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形成政府粮食储备,储备粮的储存和保和实行企业式仓储制度,储备粮的轮换、推陈出新等销售行为应在批发市场进行。同时,注重制度、法规建设,以此实现粮食储备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模式的探讨武振山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粮食问题上,明确提出要走“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路子。但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到底改革到什么程度,在现阶段应采取什么模式,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新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和商品流通体制正在逐步建立起来。粮食流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任务也面临着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挑战。在新形势下,除了流通组织形式、流通渠道、流通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之外,在我国的粮食生产流通体系中还必须建立健全新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同的储备系统。从粮食商品的生产流通特点看,这是一个关系到粮食商品市场能否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质。本文从研究粮食的本质属性入手,对粮食的弱质特征、市场特征、供求预测、安全预警及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的持续推进,黑龙江省内粮食生产、加工、销售及流通等业务蓬勃发展,一些民营、个体粮食经营队伍,也如雨后春笋,呈发展壮大之势。同时;由于粮食实现购销市场化,粮食企业实行改革、改制以后,政府的行政干预相对减少,省内粮食经销出现了各自为政、无序竞争、无序经营的局面,导致粮食市场内耗增加,优势减弱,竞争无力,效益低下。因此,组建区域粮食物流集团,  相似文献   

14.
对近期我国粮食供求形势的判断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甫宁 《经济纵横》1997,(10):10-12
对近期我国粮食供求形势的判断与政策建议□钟甫宁10多年以来,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大多预测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将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持续增加,特别是肉类等间接粮食消费,其数量将加速增长。因此,我国粮食的生产将长期面临巨大压力,短缺似乎是难以避免的。在这种背景下,...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些制约供求平衡、粮食安全和市场发育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强化农业科教投入和宏观调控,促进粮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提升市场开放度和市场组织建设力度等举措,加快推进粮食品种结构的优化和粮食经济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我省受国家保护的优势产业,2004年.国家对农业开始实施“一免两补”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实现了“两增加,一提高”。即:粮食总产增加,全省粮食总产627亿斤,比上年增加124.6亿斤.商品量增加,全省粮豆商品量达406亿斤.比上年增加122.6亿斤;粮食品质提高,各粮食品种质量是近几年来最好的。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下,我省的涉粮企业也积极抢占市场,努力把农业丰收。  相似文献   

17.
胡继亮 《经济前沿》2009,(10):49-57
在国际国内粮食、食品价格飙升,许多亚非拉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发生粮食危机的背景下,本文利用湖北农村入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农户商品粮种植决策。研究表明:农户劳动力成员的健康状况、农户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实际经营耕地面积、耕地地貌特征、非农收入、粮食生产成本、粮食种植补贴对农户商品粮生产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落实,粮食主产区粮食库存也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粮食市场不景气,顺价销售困难,粮食压库严重,粮食陈化变质,经营风险日益增大。笔者认为,要解决粮食生产区粮食陈化问题,加强监督管理,解决好企业亏损和财政挂帐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王伟,邓蓉农业生产最大的产品是粮食,粮食生产又是衡量农业生产状况的重要指标。粮食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几乎是没有弹性的。当一个国家粮食欠收时,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政府都必须设法进口粮食,以解决人们对食物的...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是全省和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年总产量分别可达到全省的25%和全国的2.5%左右。如何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体系,把原粮优势尽快地转变成为经济优势,真正实现"从土壤到餐桌"以及从粮食生产大市到食品加工强市的跨越,已日益成为哈尔滨市必须认真考虑和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粮食加工体系的分析,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粮食加工体系状况,客观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加快全市粮食加工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