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中国106家商业银行1998~2014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方法,本文分析了国有股权如何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周期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速与宏观经济波动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这种逆周期性与银行的国有持股比例高度正相关,而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银行信贷的逆周期性在经济紧缩期内表现更为明显,说明银行信贷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
面对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低水平扩张与竞争,本文比照西方先进银行的经验,指出国内人文法律等市场环境的不成熟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理念的滞后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既依法开展中间业务,又不断追求金融创新;既注意成本核算,又强化风险管理;既讲究竞争,又谋求合作,以提高国内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国家政策法律制度安排应从分业监管逐渐走向综合化和功能化监管,为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展开全能性业务竞争留出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从企业融资结果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看,融资方式可以分为表内融资和表外融资.顾名思义,表内融资是指企业融资行为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表外融资则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反映的融资行为.由于表外融资行为未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因此利用表外融资可以改善企业的负债比率,优化资产结构,同时还能开辟融资渠道,掩盖亏损,虚增利润,加大财务杠杆作用等.表外融资又可分为直接表外融资和间接表外融资,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阐述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从银行资产端、负债端、中间业务端入,手系统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再进一步采用实证方法,以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代理变量,分别以风险加权资产比和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风险承担的代理变量,以2011-2020年39家商业银行经营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建立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最终的结论为:一是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和优化服务模式吸引存款,影响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降低了客户存款,增加了银行的存款吸收成本,进而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二是数字普惠金融降低了长尾用户的贷款门槛,冲击了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降低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从而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也就是说,数字普惠金融在总体上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5.
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监管制度,旨在控制潜在的风险。其主要内容是提高资本充足率、拨备率、限制贷款规模和速度,增加超额资本等。分析这些新的监管规则时发现,监管新规虽然能够抑制商业银行亲周期效应,提高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但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压力,削弱了其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入银行体系,这必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冲击。文章首先介绍了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入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系统的背景,论述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通过案例就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鉴Jarrow 和Rudd (1982) 的方法, 利用对数正态密度函数的广义 Edgeworth 级数展式, 将高阶矩风险引入到CAA 模型中, 并收集我国14 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数据和股票市场数据, 计算出隐含资产价值波动率、 违约距离系列等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 系统性风险具有时变性, 监管部门要制定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监管机制, 定期对银行风险进行评估; 引入高阶矩的 CAA 模型具有高度的灵敏性, 能够准确地度量系统性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监管当局应加强宏观审慎政策, 注重金融机构之间和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制定监测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工具, 进一步增强银行体系风险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IRB模型基础上,通过违约相关性模型的推导,得出了降低信贷资产组合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一些有效途径;通过对同质类资产组合和异质类资产组合的风险集中度调整的方法,提出了风险分散的具体路径;通过由银行的资本总成本最小化约束模型和监管者破产银行数目最小化约束模型联合组成的激励相容模型,将银行出于内部风险管理目的而计算出来的风险价值,同监管当局出于监管目的而要求银行确定的监管资本有效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
史晨昱 《董事会》2011,(3):21-21
以2010年第三季度的数据为基础,假设监管要求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11%,中小型银行的达到10%,若风险加权资本扩张超过20%,16家上市银行的资本缺口将达到5000亿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同一集团控制下的矿山子企业,由于矿权资产计价基础问题,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产生不同程度的背离,运用利润指标、经济增加值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以及投资回报率指标对企业经营业绩与投资回报进行比较、评价时,难以公正评价、比较子企业经营业绩与投资回报的优劣。而在各矿山子企业资产统一按公允价值计价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评价时,则能够通过上述指标真实、客观、公允的反映各企业经营业绩的优劣情况,并进行比较,从而为采取经营管理措施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叠加新冠疫情、国际经济衰退风险、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企业面临危机,中国经济系统中不良资产增多。黑石集团在房地产投资上长袖善舞,通过“买入、修复、卖出”模式,提升物业资产价值,最终获得丰厚投资回报。分析学习并掌握国际著名投资机构的先进投资理念,以大资管为转型方向之一的银行类投资机构有机会逆势而行,提升资产价值并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2.
在对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该协议对国家电网公司金融资本运作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3点建议:国家电网公司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灵活运用多种融资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上市直接融资;金融产业发展要遵循“有进有退,滚动发展”的原则,不断优化银行类资产配置;下属财务公司要密切关注国内监管机构的政策走向,未雨绸缪,缓解严格的监管政策给公司业务造成的经营挑战。  相似文献   

13.
张羽 《工程经济》2021,31(5):64-66
为了防范化解银行系统性风险,选取2016年9月3日至2021年12月1日8家上市银行的共5920个股票市场日度数据,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行评估,希望为防范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商业银行通过控制自身业务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和主动为客户管理风险两个途径寻求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进而创造价值。由此产生四种基本的价值创造模式:预控制、对冲操作、价值创新和重组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华 《工程经济》2017,(4):63-64
对当前银行业发展中的业务创新问题提出鲜明的观点。实证表明稳定客户,关注客户特征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商业银行实施多元化战略在提高收益的同时分散了风险。  相似文献   

16.
以2006~2012年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特许权价值、资本监管、隐性保险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许权价值对银行风险存在自律效应,对银行绩效和银行流动性没有显著影响;资本监管能够降低银行风险,然而却降低了银行流动性,对银行盈利性没有显著影响;隐性保险制度对于稳健性差的银行保护较多;银行规模越大,银行稳健性越好,即存在“大而不倒”的情况;资本杠杆和经营杠杆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不大:次贷危机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不大,但金融危机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开办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商业银行面临着扩大营业领域的机会,但是也面临着这新的怕货方大所带来的业务风险,如何利用好机遇,同时时化解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中奖课题。商业银行必须进行金融创新我同银行商业化改证以来,金融创新成为商业银行一直关注的问题.我国的银行业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金融品种单一,服务较对。在资产业务中,生产信贷资金过于超前,而消费信贷业务过于滞后,这个问存在严重的矛盾和不平衡,严中限制f消费涟水a!生产‘的增K.*此,金融创新体D【I足我*现代商业银行的一坝币四l:休,发展汽个消彼I.”2…  相似文献   

18.
沈晗耀  郭艳 《董事会》2008,(5):63-63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西方国家的金融巨头逐步进入中国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和保险等金融领域。由于国内金融业分业经营的限制,国内商业银行所能参与的基金业务只包括基金托管和基金代销这种代理业务,并不能像外资银行一样分享基金业的红利。这种不平等待遇使得国内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严重的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机构,风险也随之诞生。近年来,作为商业银行风险之一的操作风险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日常的经营业务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越来越受到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有关监管部门的重视。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降低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也就是间接地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中小银行发展初期注重业务的快速发展,操作风险管理起步较晚,操作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谨慎适度地选用公允价值以及实际利率的普遍运用,变革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变革了合并报表理论和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综合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