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阐述共同富裕的富裕、共享、可持续逻辑,科学构建共同富裕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QSIS法测算2010—2020年中国共同富裕事实格局,分析其动态演进规律、区域差异来源及主要障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不断提升的演进趋势,区域间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格局。各省份之间共同富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领先省份占少数而落后省份占多数。东部地区呈现绝对差异扩大的趋势,中西部地区有绝对差异缩小的趋势。(2)中国共同富裕发展非均衡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存在小幅递减趋势,其中贡献率最高的为东-西部区域间差异,其次为东-中部。区域内差异对共同富裕发展非均衡的贡献仅次于区域间,其中贡献率最大的为东部区域内差异。(3)多数省份共同富裕进程的核心障碍因素是共享性不足,同时有近三分之二省份的富裕性障碍度趋于提升。本研究为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事实依据和路径启发。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要从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动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制造人才以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仙 《经济研究参考》2012,(55):63-70,82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格局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格局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部地区的科技财力投入和高新技术产出水平省际差距都比较大,几乎所有中、西部省份的科技财力投入和高新技术产出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财力投入水平与高新技术产出水平密切相关;科技人力投入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三大经济区域的科技人力投入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态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实施,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阶段。历史表明,既不能寄希望以人为手段短期内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让的差距,也不能置区域间发展差距于不顾,长期使政策和投资向东部沿海地区过度倾斜,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出发,既要重点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作用,又要加快中西地区开发,使其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把握金融科技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时空极差熵权法测算201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σ收敛和时空β收敛等方法分别对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及收敛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逐渐走低趋势;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全国及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绝对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省份呈自我强化态势;全国及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σ收敛特征;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时空β收敛存在明显差异,东北呈发散特征,西部、东部和中部的收敛速度高于全国收敛速度,随着时间推移,各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差异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6,(6)
选取区位商测度旅游产业聚集水平,使用2000~2014年31个省份旅游产业、旅行社、星级酒店的面板数据,建立PVAR模型,研究旅游产业聚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各省份旅游产业聚集水平逐年提高,区域间差距有缩小趋势。总体来看,旅游产业聚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其作用具有滞后特征。就不同区域而言,旅游产业聚集能在短期内较大程度地拉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微弱。  相似文献   

8.
刘勇 《发展研究》2012,(10):42-48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排序格局,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格局。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距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肖劲松 《经济》2024,(5):30-33
<正>“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两会热词,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加快新材料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和物质基础,也是新形势下构筑新优势的重要途径。新材料产业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新材料技术和新材料产业本身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材料产业特征与新质生产力内涵高度统一。主要体现在:一是都高度依赖创新驱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创造性论断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同样,新材料产业高度依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算法+算力”占据价值链高端,成为推动创新范式变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历史地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基础,从“生产要素—组织形态—产业体系—技术创新”四个维度揭示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在信息化、数智化生产条件下因科学技术持续突破创新和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所衍生的新形式和新质态,其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广泛的渗透性、高效的提质性、明显的动态性和显著的融合性。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提升生产要素质量,催生新型生产组织形态,实现核心主导产业、交叉融合产业、潜在关联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之间的互联互动,并赋能创新生态系统,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应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使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1.
以2009—2018年11个沿海省份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泰尔指数分别测算了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质量水平、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质量的协调性和区间差异指数。结果显示:(1)海洋环境质量水平呈显著上升态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差距大,南、北部差距小”的分布格局。(2)海洋经济质量水平呈波浪式上升态势,但海洋经济质量水平整体上较低。空间上呈现“南、北部差距大,东部差距小”的分布格局。(3)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质量的协调性稳步上升,在空间上呈现“南、北部差距大,东部差距小”的分布格局。(4)区域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质量协调性的差距明显,但差距在逐步缩小。区域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发展正由低质量、无序、非均衡向高质量、可持续、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中国1978年~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面板数据,使用非线性的面板门槛模型自回归模型(PTAR),对中国东部、西部及中部三大区域内价格水平的敛散性和区域间的价格水平差距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就区域内而言,东部、中部及西部三大区域内价格水平分别体现了收敛特征;就区域间而言,东部与西部区域的价格水平表现出收敛态势.这表明中国区域价格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3.
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创新要素配置潜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在构建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与熵权法,共同测度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并进一步从区域内视角出发分析各省份变化态势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四大区域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之势;四大区域内各省份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相对位次差异显著,且呈现不同变化态势。因此,应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模式、健全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增强存量配置合理性方式,加速推进中国创新要素配置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6年,各地区经济发展基本平稳,区域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但同时分化增长态势也更为明显.2017年,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加速,产业转移将进一步推进,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不同类型区域将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东部地区经济增幅可能稳中略降,中西部地区基本保持平稳,东北地区经济增幅依然最低,产业结构重型化的资源性省份仍将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建议:加快改革步伐,积极发挥区域规划、政策作用,更加注重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对遭遇断崖式下滑的地区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定量测算我国省域、城市群、城市等不同空间尺度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上,1978—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下降态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小于第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对东部省份经济总量变化的影响最大,中西部省份以第二产业变动为主,西部省份对第一产业的依赖度更高。22000—2012年,无论是城市群尺度还是城市尺度,产业结构动态变化对经济增长呈现相似的空间差异,总体上经济总量变化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引起的,且第二产业稍高于第三产业。在地区差异上,第一产业引起的GDP总量变化,中部大于东、西部,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区域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化(IE)评价指标体系,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005—2019年IE水平进行测度。用核密度函数分析2005—2019年我国IE分布位置、分布形态、分布延展性,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IE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及差异贡献和来源等,用分位数回归探究IE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从综合指标得分与动态排名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平稳提升,呈现东中西递减的空间梯度分异特征,但省际非均衡性特征显著;产业生态化水平绝对差异呈现扩大和两极分化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产业生态化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使用2011—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内部管理层与员工平均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企业内部管理层与员工平均薪酬的差距显著下降,员工能够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异质性分析发现,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降低国有企业和高管超额薪酬较高企业的内部薪酬差距作用更加明显,但是会扩大设立数字技术管理岗位企业的内部薪酬差距。潜在机制的讨论发现,新质生产力主要通过改善行业整体经营水平、提升员工权利、制约管理层权力,从而缩小企业内部管理层与员工的平均薪酬差距。本文为我国更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52-2009年间的GDP数据,采用最近发展起来的随机收敛和β收敛检验方法,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演进趋势。如果考虑结构突变,在断点之后的时期内有近半数省份呈现随机收敛和β收敛证据,并且当断点内生时β收敛的证据更为充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多数省份具有相同的增长路径,形成各自的"俱乐部"。幸运的是,东部省份近年来高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程度有所缓解;而中部不少省份也逐渐缩小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西部地区则有半数省份具有相同的增长路径,部分省份近年来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也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表明2000年以来的区域协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2007—2020年30个省区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转移概率矩阵从时间、空间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演变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与不同状态下的转移概率。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区域呈现由东部—中部—东北—西北地区降低的阶梯分布特征,存在空间集聚现象;经济发展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且差异表现为缩小态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存在极化现象,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统筹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在利用“VHSD-EM”模型评价2010—2021年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和QAP方法探究了生态文明发展差距的来源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均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差距均显著,粤港澳水平最高,黄河流域处于较低水平;(2)总体差距的主要空间来源是区域间差距,主要结构来源是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差距;(3)QAP回归显示,从内源视角看,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差距、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差距、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差距、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差距以及制度健全保障差距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差距的作用强度依次降低;从外源视角看,数字鸿沟、对外开放差距、市场化差距是影响地区生态文明发展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可为全面协同提升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