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装配式住宅作为绿色环保建筑,具有许多优势,它不仅可以缩短房屋建筑的建设周期,低碳节能、绿色环保,还能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住宅工程的质量。欧美的一些国家已经成功应用和推广装配式住宅,例如:法国、德国、瑞典等国家是较早推行建筑工业化的国家,装配式住宅的应用已经普及,美国的装配式住宅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装配式住宅技术发展也很成熟。我国装配式住宅虽然起源于50年代初,但是,几经周折到90年代才开始积极推进,目前存在着建造成本较高、行业技术不成熟、缺少专业人才、缺乏完善的装配式住宅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控制装配式住宅的经济成本、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装配式住宅产业链建设、完善管理体系和相关规范标准、多渠道培养装配式住宅设计和施工专业人才等途径促进我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装配式建筑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已成为发展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方向,尤其在住宅项目领域较广泛地采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但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相对传统建造方式优势不明显,亟待解决。本文以前滩04-02(住宅)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装配式建筑项目进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出装配式项目进度管理要点及改进措施,从而进一...  相似文献   

3.
装配式建筑在节约人力物力、保护生态环境、建造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利用风险地图法、层次分析法建立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成本影响因素体系,利用模糊数学法构建预制构件成本影响因素评价模型,直观显示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成本影响因素的权重与隶属度,计算确定预制构件成本影响等级,最后利用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验证,表明利用模糊数学构建装配式预制构件成本分析模型能有效预测其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琛琛 《工程经济》2021,31(9):47-49
装配式建筑的效益分享对产业链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有较大影响。全面阐述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及其主体情况,并围绕效益类型等三个维度对产业链效益进行全面展示。在此基础上从分配模式、分配原则和分享动力角度对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主体效益分享机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装配式建筑效益的合理分配以及提高相关主体参与积极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家对环保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高,装配式建筑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初步应用和示范,但其成本远高于传统建筑。分别以110千伏装配式建筑和传统式建筑为对比研究对象,基于帕累托分析方法对其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降低成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构建预制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对预制装配式和现浇混凝土结构两种住宅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估算对比,得出预制装配式住宅在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优越性,研究结果为推广预制装配式住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BIM技术作为当前建筑领域内的一项热门信息技术,将其应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能够让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精准,提升装配施工水平。基于此,论文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常用的BIM软件分析展开论述,介绍了施工管理用BIM软件的应用优势,详细分析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场地布置管理、碰撞风险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工艺管...  相似文献   

8.
目前钢结构已是发达国家的主导建筑结构,钢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和大空间建筑,中小型工业、商业、社区、文教卫生、高层超高层的民用住宅。钢结构住宅以其巨大的优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阐述了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组成及其相应的适应范围,并简易分析了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肖阳  胡国杰 《工程经济》2023,(12):38-46
在国家大力推进“智慧建设与建筑产业化协调发展”的大环境下,在工程建设施工中,装配式建筑花费的成本要比普通建筑的成本高得多,成本风险管理评价对成本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打分法,从环境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管理风险4个角度出发,建立具有4个准则层和12个标准层的指标体系。本文将COWA算子和G1法这两种方法结合,组合赋权确定最终指标权重值后,利用云模型,本文新颖之处在于采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码,利用云贴近度确定该项目的成本风险等级,对装配式建筑成本风险进行评价。以青岛某建筑工程项目为案例,分析发现经济风险处于低风险区域,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处于较低风险区域,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的侧重点,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背景下,装配式钢结构以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和理念,在社会各行业中被广泛应用,逐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显露出其重要价值。本文以某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工程的设计及优化为例,对结构方案的设计以及优化进行探讨,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深化设计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提高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工程的设计质量带来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建筑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装配式建筑凭借自身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等优势,成为当下建筑发展主趋。建筑电气作为建筑工程核心构成,直接决定整个项目质量,随着电气工程设计实际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困境难以解决。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其内部包含多个内容,需充分结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核电经济性分析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随着我国核电建设项目的增加,核电的经济性日益引起项目业主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核电的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和项目的经济指标,介绍了目前我国核电项目的经济性状况,提出了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核电经济性分析需要注意的平准化发电成本、项目计算期等4个问题,并就提高核电经济性的途径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司工业化住宅发展概况 预制装配式结构(Prefabricated concrete,简称PC)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该结构体系在境外已成熟并大量应用,而在国内则刚刚起步.上海城建(集团)公司结合自身产业链优势,转变企业发展思路,坚持科技创新,抓住预制装配式建筑新型产业作为企业转型发展方向之一,2010年成立上海预制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与台湾最大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企业——润泰集团建立技术合作,引进最先进的技术.2011年,分别建设了预制率50%的一号试验楼(保障房房型),预制率70%的二号试验楼(商品房房型).2011年11月,获得上海市唯——家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授牌.2012年初,上海城建在上海浦江大型居住社区全面推进预制装配式住宅建设,首期地块建筑面积5.15万平方米的5栋高层住宅同时开工,预制率50% 7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以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建筑为主,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开始看好并进入该领域;装配式建筑企业更加注重自身品牌、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项目推进方式以EPC模式为主;结构体系发展丰富多元,但仍以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结构住宅体系发展迅猛;智能化、数字化与装配式建筑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材料,而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应用日益广泛的建筑形式。采用预制混凝土可以有效保证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因此需要对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本文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基本内容入手,讨论预制装配式建筑优势,阐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原则,分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要施工工艺,最后提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  相似文献   

16.
当代住宅设计要具有生态性、耐久性、建筑时空的延续性和住宅建筑时空的全面性,因此“合作住宅”、“两段式参与”和“菜单选择”等设计模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系统分析当前BIM技术典型应用点及"BIM+"扩展应用方向,并基于某装配式项目案例阐述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期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等阶段的主要做法和具体应用,给出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延伸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风险分解结构法识别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结合系统动力学(SD)方法分析风险因素的逻辑关系,建立风险识别反馈图和风险流程图,对项目各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识别,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项目各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评价打分,识别项目各阶段的关键风险因素,并给出应对措施,为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健...  相似文献   

19.
合理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发展建筑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基于此,分析装配式建筑产业化中以业主为主导的项目管理模式,阐述该模式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对此提出管理模式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同传统住宅类型相比,低层装配式钢结构主材具有灵活性强以及自重轻等优势,同时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能够较好地满足现阶段工程施工要求.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效果,做好施工工艺的把握十分关键.在本文中,将就低层装配式钢砼结构建筑与施工方法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