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三峡库区应建成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峡工程的寿命关键取决于库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核心取决于库区水资源的质量,三峡库区水资源及环境质量越高,三峡工程的寿命就越长,反之,三峡工程的寿命就越短。三峡库区的核心任务在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不重视这个问题我们将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而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又与库区移民、扶贫、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密切相关。三峡库区不仅是三峡工程的生命线,而且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还是全国的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库区特有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十分有必要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2.
《重庆经济》2006,(5):7-1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着库区乃至重庆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功能发挥和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未来五年是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口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产业培育和城镇化进程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将带来更大的压力。如何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下保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已成为当前库区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夏智勇  王力 《改革》2012,(4):59-63
三峡库区的稳定繁荣和生态安全对于三峡工程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大影响。城市化是发展三峡库区经济、提高移民生活质量的战略举措。现阶段库区城市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建设生态城市是确保库区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应立足库区实际,从对环境影响最广泛、直接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着手,探索简单、实用的生态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唐时邹 《重庆经济》2006,(12):24-27
一、“十五”时期三峡库区工业经济发展 自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库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随着三峡库区移民投入高峰期已过,投资规模日趋下降,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库区经济产业支撑不足;部分移民缺乏生产技能,就业困难,人民生活仍处于较低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仍很繁重。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发展生态产业是库区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库区后续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库区发展生态产业的重要意义,并从微观视角采用博弈论方法,构建农村移民生态产业链稳定机制模型,分析了生态产业链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无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有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运作模式,最后提出了促进三峡库区生态产业链稳定机制发展的相关对策,推动和谐库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而生态环境安全是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基础和重要保障。目前长江三峡库区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为了实现生态涵养、绿色发展,文章分析了创新生态补偿机制,以突出生态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卢鹏飞 《今日重庆》2014,(13):26-29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战略决策.城口县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赋予我县建成全市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使命.城口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要板块,主要任务是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在生态涵养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强生态涵养.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基本原则,既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青山绿水,肩负起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责任,这是国家战略需要;又要因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受的特色产业,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实现人民脱贫致富,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要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强化生态文明观念,推进生态制度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要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强化生态文明观念,推进生态制度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三峡后续规划工作的开展,三峡库区的后续规划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为促进三峡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围绕三峡移民、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建设等规划项目,充分发挥三峡后续规划的作用,笔者根据三峡库区后续工作的新特点和库区内的发展现状,对三峡后续规划的专项资金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重庆是长江上游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区。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重庆,对重庆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期望:"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以生态文明为发展主题,重庆在2018年出台了《重庆市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2.
全伟  黄承锋 《特区经济》2009,(4):164-165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使农村公路的发展具有独特的重要性。论文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经济社会及农村公路现状的分析,提出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以适应并促进库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今日重庆》2020,(4):85-85
万里长江浩荡东去,过夔门出三峡,跨过大陆地势的第二台阶,就此从上游进入中游,奔向平坦广阔的平原。而重庆居于中上游之间要冲,辖域内长江流程679公里,是守住上游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强化"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使命。要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重,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力争上游、勇当表率。  相似文献   

14.
王进 《特区经济》2006,210(7):118-119
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库区必须要有和谐的生态,为了使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打好旅游牌和文化牌。  相似文献   

15.
三峡移民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世界级难题,而库区移民的安稳致富是难中之难。忠县作为重庆库区第二大移民县,其移民的稳定和致富情况关乎移民工作全局,对和谐三峡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三峡移民工作的重心已由搬迁安置逐步转向安稳致富与和谐发展,移民安置工作遗留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均在积极加强调查研究,探讨相关政策措施,以利移民稳定和库区长治久安。移民安稳致富与和谐发展是一项牵动全局、意义深远的伟大工程,对构建和谐三峡工作的研究是一个长期性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推进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树伟  李瑞鹏 《改革》2020,(1):76-86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生态优先、市场有效、动能转换、产业支撑、区域协调、以人为本六个方面。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把黄河流域打造为贯通东西的生态经济带,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严格生态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分工,形成三大特色区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区域联系,推进形成东西贯通的黄河生态经济带。为此,应加快培育建设五大都市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区域合作,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三峡黄金航道奠定了游船的主导地位,进入后三峡工程阶段,库区江面变宽,航行条件改善,三峡游船需要进行转型,谋求新的增长空间。文章探讨了长江三峡游船的地位和作用,回顾分析了三峡游船发展的历程,剖析了三峡游船现存的问题,认为后三峡工程阶段库区可重点开发豪华游船、普通游船、旅游快艇、高端游艇和滚装船等五大游船产品,最后就三峡游船公司经营、营销网路、线路编排、管理措施、岸线资源、品牌建设、游船活动、船岸联营和游船产品等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单一,存在交通瓶颈等,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完善产业结构,解决交通瓶颈等成为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关娟  李江风  李根  刘蕊 《特区经济》2009,(4):202-203
本文在全面考察三峡成库后孤岛各项实物指标的基础上,针对三峡库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分析了三峡成库后孤岛的时空分布规律和资源特色。以期充分利用三峡库区的岛屿资源,进一步推动三峡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岳阳区域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根据2005—2019年岳阳的相关数据,以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为研究背景,运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法研究岳阳区域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空间和产业双重分解。结果表明,岳阳市四大区域内产业发展不平衡是岳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而四大区域间产业发展差异是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